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壓鹹補淡”保珠三角供水安全

發布時間:2022-02-16 10:35:00來源: 經濟日報

  珠江流域旱情疊加鹹情——

  “壓鹹補淡”保珠三角供水安全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2月15日前後正值天文大潮,潮位偏高、潮差較大,疊加6級至7級東(dong) 北風的不利氣象條件,西北江三角洲鹹潮上溯最遠距離可能達到30公裏,東(dong) 江三角洲鹹潮上溯最遠距離可能達到35公裏。受此影響,廣東(dong) 省珠海、中山、東(dong) 莞、廣州等地部分地區供水安全麵臨(lin) 挑戰。

  在水利部國家水工程調度指揮中心召開的珠江壓鹹補淡保供水專(zhuan) 題視頻會(hui) 商會(hui) 上,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強調,要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調度好當地、近地、遠地供水保障的“三道防線”,全力保障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供水安全,將鹹潮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

  旱情鹹情形勢嚴(yan) 峻

  自去年入秋以來,珠江流域降雨持續偏少,主要江河來水偏少三成至七成。其中,東(dong) 江、韓江來水偏少七成,骨幹水庫蓄水不足。根據預測,今春枯水期珠江流域片降雨可能繼續偏少,來水可能持續偏枯,特別是東(dong) 江、韓江可能遭遇特枯水年,流域抗旱保供水形勢嚴(yan) 峻。

  受旱情和天文大潮等因素影響,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區鹹潮上溯、海水倒灌現象多次發生。根據預報,元宵節期間珠江口還將發生天文大潮,並遭遇6級至7級東(dong) 北風,鹹潮上溯強勁。同時,農(nong) 民工陸續返城返工,城市供水需求進一步增多。據預測,2月15日前後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用水量將增加30%。

  “‘一少一強一多’三個(ge) 因素耦合,珠江三角洲城市供水形勢十分嚴(yan) 峻。”李國英說。

  旱情、鹹情對珠三角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廣東(dong) 省副省長孫誌洋坦言,鹹潮上溯問題嚴(yan) 重威脅珠江三角洲地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正常生活生產(chan) 秩序,沿海及河網地區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造成巨大的社會(hui) 影響和經濟損失。

  “目前,全省東(dong) 江流域骨幹水庫來水少、蓄水少,鹹潮東(dong) 移、上溯動力趨強,新豐(feng) 江水庫已低於(yu) 死水位0.2米,係建庫以來首次為(wei) 保障供水低於(yu) 死水位調度;韓江及粵東(dong) 地區供水水量屬緊平衡,全省供水水量缺口約9億(yi) 立方米。”廣東(dong) 省水利廳廳長王立新介紹,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2022年入汛前,珠江流域主要江河降雨來水將持續偏少,特別是東(dong) 江流域後續仍有5次明顯鹹潮,壓鹹補淡壓力較大,供水保障形勢依然嚴(yan) 峻。

  李國英強調,要精準調度骨幹水庫為(wei) 下遊補水壓鹹,使有限的水源發揮最大抗旱效益。同時,督促西江、東(dong) 江流域水庫群嚴(yan) 格執行調度指令,確保調度水量按時、保量到達指定斷麵,確保抗旱壓鹹保供水效果。

  “三道防線”作用顯現

  鹹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種水文現象,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鹹淡水混合造成上遊河道水體(ti) 變鹹,即形成鹹潮。鹹潮會(hui) 使自來水變得鹹苦,含鹽量、含氯量上升,危害人體(ti) 健康。

  “春節前後,正值天文大潮,珠江河口潮汐動力增強,加之這段時間電網負荷降低,上遊來水減少,城鄉(xiang) 供水需求壓力增大。”珠江水利委員會(hui) 主任王寶恩介紹,按照水利部部署,珠江委會(hui) 同福建、廣西和廣東(dong) 省水利廳,統籌流域供水、發電和航運等多方需求,下達6道調度指令,實施西北江、東(dong) 江和韓江水量調度,向下遊集中補水、壓鹹。

  從(cong) 調度成效看,西北江三角洲的磨刀門水道,鹹潮上溯距離下移約23公裏,橫門水道下移約12公裏,向澳門、珠海供水的平崗泵站取水時間遠超過50%的目標,達到74%;保障中山市坦洲鎮供水的西灌渠馬角水閘,春節期間每天都可以置換優(you) 質淡水。東(dong) 江三角洲的南支流鹹潮上溯距離下移約6公裏,北幹流上溯距離下移約4.5公裏,廣州、東(dong) 莞等城鄉(xiang) 供水春節期間未受鹹潮影響;韓江三角洲的汕頭、潮州、揭陽等市取水不受影響。

  供水安全事關(guan) 民生福祉。去年10月份以來,水利部多次研究部署珠江流域枯水期抗旱壓鹹保供水工作,要求錨定“確保香港、澳門供水安全,確保珠江三角洲和粵東(dong) 地區城鄉(xiang) 居民生活安全”的目標,築牢當地、近地、遠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線”。

  可以說,“三道防線”已成為(wei) 珠江三角洲抗旱保供水的關(guan) 鍵“利劍”。今年以來,在河口地區防鹹保供水方麵,東(dong) 江、西江、北江、韓江骨幹水庫已累計向下遊補水1.6億(yi) 立方米、13億(yi) 立方米、5.3億(yi) 立方米和0.4億(yi) 立方米,有效緩解了珠江河口鹹潮影響,保障了主要江河沿線各地市取水供水需求。

  “按照水利部部署,珠江流域通過築牢‘三道防線’,抗旱保供水形勢已發生變化。”王寶恩分析說,當前,西江可調水量充足,局部地區階段性、短曆時受鹹潮影響,通過水量統一調度可以全麵保障;韓江流域供水緊平衡狀態有所緩解,通過水量統一調度可以基本保障;東(dong) 江流域形勢依然嚴(yan) 峻,廣州西部和東(dong) 莞東(dong) 部因受鹹潮影響,供水仍存在風險。

  應急補水全麵啟動

  為(wei) 減少鹹潮影響,同時為(wei) 第一道防線當地水庫搶抽淡水創造有利條件,水利部會(hui) 商決(jue) 定啟動珠江流域壓鹹補淡應急補水。

  據珠江委預測,此次西北江三角洲壓鹹補淡窗口期為(wei) 2月17日至2月19日前後,東(dong) 江三角洲壓鹹補淡窗口期為(wei) 2月15日至2月19日前後。而上遊來水長途奔襲至下遊取水口需要一定時間,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補水3天左右可到達下遊取水口,東(dong) 江水利樞紐補水12小時可到達下遊取水口。因此,精準判定壓鹹補淡調度啟動時機、精細實施水庫群聯合調度尤為(wei) 關(guan) 鍵。

  根據會(hui) 商意見,珠江防總辦公室13日下達調度指令,要求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13日17時起出庫流量按平均不低於(yu) 3500立方米每秒控製,北江飛來峽水利樞紐14日起出庫流量按日均不低於(yu) 300立方米每秒控製配合西江水庫群;東(dong) 江水利樞紐14日起出庫流量按日均28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製,全力壓製珠江口鹹潮,保障元宵節天文大潮期間珠江三角洲地區供水安全。

  2月13日17時,大藤峽水庫閘門徐徐打開,3500立方米每秒的西江水奔向珠江三角洲。“預計2月17日至2月19日中山市馬角水閘具備連續多日開閘換水條件,珠海市平崗泵站不受鹹潮影響,可進一步補充本地水源儲(chu) 備,全麵保障澳門、珠海、中山等地供水安全。”王寶恩說。

  “‘先頭部隊’(即應急補水水頭)要提前到達,釋放的流量要確保把鹹潮壓下去,對衝(chong) 力量要足夠。”李國英強調,在實施壓鹹補淡調度工作的同時,一方麵,要及時向有關(guan) 地方政府、部門通報補水調度情況,提醒航運、岸邊及水上作業(ye) 等相關(guan) 部門、人員注意安全,加強沿途取水口管理,保證壓鹹取得成效;另一方麵,各相關(guan) 取水口管理單位要加強應急水質監測,確保取水含氯度等指標達到國家標準,抓住時機搶蓄優(you) 質淡水。作為(wei) 第三道防線的西江、東(dong) 江流域遠端水庫要做好統籌調度,及時為(wei) 參與(yu) 此次壓鹹補淡應急補水的骨幹水利樞紐(第二道防線)補充水源,準備應對後續可能發生的鹹潮。

  目前,廣東(dong) 省各市已逐一明確重點補庫對象,已落實水庫32宗,各水庫蓄水能力均滿足壓鹹搶淡補庫要求。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