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智造”閃耀北京冬奧(新視點)

發布時間:2022-02-16 16:36:00來源: 人民日報

  國產(chan) 智能雪蠟車、智能機器人、便攜式智能翻譯設備紛紛亮相

  “中國智造”閃耀北京冬奧(新視點)

  實現能耗智能化管控的冰壺場地、讓溝通無障礙的便攜式智能翻譯設備、全程服務運動員的智能機器人……不少亮眼又酷炫的智能產(chan) 品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上大放異彩,不僅(jin) 成為(wei) 保障賽事進展的有力支撐,也映射出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堅定身影。

  頂尖賽事需要頂配裝備,在這場國際冰雪競技場上,首台完全自主生產(chan) 的智能雪蠟車成為(wei) 中國智造的一張金名片。

  “滑雪競速競爭(zheng) 激烈,0.01秒的差距都可能錯失獎牌,這就需要專(zhuan) 業(ye) 人員根據溫度、濕度、雪場情況有針對性地給雪板打蠟。”泰山體(ti) 育集團技術中心主任徐培明說。

  走近這台延展麵積可達92.5平方米的“大塊頭”,謎底揭開:車體(ti) 中央,一塊32寸大小的高清工業(ye) 觸摸屏是雪蠟車的智能控製中樞,依托遍布車身的傳(chuan) 感器,可實時監測車體(ti) 內(nei) 外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數據,為(wei) 打蠟師選擇蠟型提供重要參考。在徐培明看來,它不僅(jin) 是支撐國家隊滑雪項目訓練競賽的關(guan) 鍵裝備,也標注了我國冰雪運動裝備智能製造的新高度。

  將目光從(cong) 裝備移至賽場,智能設備在場館建設運營中大顯身手。通過分布眾(zhong) 多的溫度、濕度探測器進行智能監測,“水立方”完成向“冰立方”的華麗(li) 轉身;基於(yu) 阿裏雲(yun) 打造的北京冬奧雲(yun) 數據中心,能實現賽事成績、組織管理、比賽轉播等核心係統全麵上雲(yun) ,讓賽事組織更智能。

  智能設備也讓冬奧服務保障無微不至。移步北京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醫療保障中心,剛進大堂,一台頂著“方腦袋”的智能導覽機器人閃爍著“大眼睛”迎麵走來。“哪裏是分診區”“如何去急診科”,聽到問詢,它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精準對答。

  “這兩(liang) 台機器人由我們(men) 自主研發製造,能夠通過視覺識別自動喚醒,從(cong) 而實現人機互動。”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介紹,在原有成熟產(chan) 品基礎上,軟件專(zhuan) 門針對冬奧場景優(you) 化迭代,可以更好服務冬奧會(hui) 。

  各類智能機器人成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上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多技術融合使得服務機器人進一步向各應用場景滲透,其對應用領域的適應性逐步擴展、產(chan) 品類型愈加豐(feng) 富、自主性不斷提升。《2021中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超過300億(yi) 元,高於(yu)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

  參與(yu) 冬奧賽事,是中國智造展現自我的一次良機,也是中國智造提升自我的一次試煉。“實現冬奧場景下人與(yu) 人的無障礙溝通並非易事,要保證語種足夠全、翻譯足夠準、反應足夠快。”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lan) 介紹,冬奧涉及60多種語音識別、合成、翻譯等技術研發,一些小語種語言體(ti) 係複雜、數據資源稀缺,為(wei) 此,科大訊飛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關(guan) 推出的新品,可使重點語種翻譯準確率不低於(yu) 95%,平均每句翻譯響應時間不超過0.5秒。“一場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不單是運動員能力的競技場,也是前沿科技應用的試驗田,率先在冬奧中使用的新技術也將進入更多生活場景,更好服務廣大用戶。”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