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杠杆率穩中有降彰顯政策精準有效
近日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初步測算,2021年末我國宏觀杠杆率為(wei) 272.5%,比上年末低7.7個(ge) 百分點,已連續5個(ge) 季度下降,穩杠杆取得顯著成效。
宏觀杠杆率指非金融企業(ye) 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的債(zhai) 務餘(yu) 額與(yu) 年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高杠杆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因此,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guan) 係,對於(yu) 維護金融穩定,對於(yu)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我國GDP名義(yi) 增速放緩,宏觀政策對衝(chong) 力度加大,導致杠杆率階段性上升。不過,從(cong) 當年四季度開始至2021年各季度,宏觀杠杆率均環比下降,實現了較大幅度去杠杆。
一年多來,我國宏觀杠杆率持續穩中有降,主要得益於(yu) 疫情防控得力、經濟穩步恢複、宏觀政策有效。一方麵,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國民經濟持續恢複是宏觀杠杆率企穩的關(guan) 鍵所在。名義(yi) GDP是計算宏觀杠杆率的分母,其增長快慢對杠杆率變化有重要影響。2020年,我國率先控製住疫情、率先複工複產(chan) 、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經濟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對穩定宏觀杠杆率起到了決(jue) 定性作用。另一方麵,宏觀政策有力、有度、有效,以可控的債(zhai) 務增量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疫情發生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響應及時有力。2020年,我國共推出9萬(wan) 多億(yi) 元貨幣支持措施,引導金融係統向實體(ti) 經濟讓利1.5萬(wan) 億(yi) 元,實體(ti) 部門獲得感明顯增強。同時,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wei) ,出台規模性紓困措施對衝(chong) 疫情影響。總體(ti) 來看,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得當,形成合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住了經濟大盤。
不僅(jin) 如此,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不搞“大水漫灌”。2020年5月以後,我國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常態,2021年以來更是保持了前瞻性、連續性、穩定性,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繼續為(wei) 經濟穩步恢複保駕護航。從(cong) 兩(liang) 年平均看,2020年、2021年廣義(yi) 貨幣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wei) 9.5%和11.8%,同兩(liang) 年平均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得益於(yu) 此,我國非金融部門債(zhai) 務增長相對克製、可控,2021年總債(zhai) 務餘(yu) 額同比增長9.7%,增速較上年末低2.7個(ge) 百分點,處於(yu) 曆史較低水平,比2009年至2019年總債(zhai) 務增速平均值低7.3個(ge) 百分點。
宏觀杠杆率穩中有降,為(wei) 未來金融體(ti) 係繼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創造了空間。同時,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良好,經濟增長韌性不斷增強,也為(wei) 未來繼續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創造了條件。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事實上,這一“匹配”機製本身就內(nei) 嵌有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之義(yi) 。隨著經濟進一步恢複發展、內(nei) 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我國宏觀杠杆率仍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