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站更名陷入名人故裏之爭 專家: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中新網合肥2月20日電 (劉浩)近日,河南省鹽洛高速鹿邑收費站更名為(wei) “老子故裏”站,引發安徽網友爭(zheng) 議,中新網聯係多名專(zhuan) 家對此事進行了解讀分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國偉(wei) 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有傳(chuan) 世作品《道德經》。關(guan) 於(yu) 他的籍貫,曆來爭(zheng) 議頗多,尤以安徽省渦陽縣和河南省鹿邑縣爭(zheng) 議較大,兩(liang) 地均稱“老子故裏”。
安徽省渦陽縣政府官網上介紹,渦陽縣是老子的誕生地,素有“老子故裏·天下道源”之美譽。
河南省鹿邑縣政府官網上介紹,鹿邑縣是世界著名道教鼻祖老子的出生地,也是全球公認的老子故裏。
今年1月1日,河南省鹿邑縣將原來的高速收費站更名為(wei) “老子故裏”站,近段時間以來,再次引起安徽網友討論。
有的網友認為(wei) ,河南鹿邑此舉(ju) 有傷(shang) 安徽渦陽人民感情。
也有網友認為(wei) ,安徽在挖掘開發人文曆史資源方麵,應積極主動發力,不能落於(yu) 人後。
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楊本科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名人故裏之爭(zheng) 並不鮮見,“老子故裏”之爭(zheng) 也不是現在才有的,曆史上就有“楚國苦縣”和“陳國苦縣”兩(liang) 種說法。
楊本科說:“我相信鹿邑命名‘老子故裏’站的初衷也是為(wei) 了更好地弘揚老子精神,而非排他地發展。”
楊本科認為(wei) ,渦陽和鹿邑兩(liang) 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qin) ,直線距離不到一百公裏,共飲渦水,要承認爭(zheng) 議的存在,然後各自為(wei) 弘揚老子文化做出工作。
鹿邑縣、渦陽縣雖分屬河南、安徽兩(liang) 省,但是同處於(yu) 渦河上下遊,且同屬中原方言文化區。據介紹,渦陽縣天靜宮和鹿邑縣老子文化園區還分別在2015年和2021年被中華全國歸國華僑(qiao) 聯合會(hui) 認定為(wei) “中國華僑(qiao)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海外華僑(qiao) 華人中均有較大的影響力,是國際上宣傳(chuan) 和弘揚老子文化的重要場所。
安徽省政協文史研究員潘學峰對中新網表示,老子文化是中國優(you) 秀曆史文化遺產(chan) ,每一個(ge) 華夏兒(er) 女都有傳(chuan) 承弘揚的責任和義(yi) 務,重要的是在其優(you) 秀思想層麵承襲,並應用在新時代的建設中去。
安徽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翁飛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同飲一河水,共承老子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共同做好老子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弘揚工作,形成合力,尚且任重道遠,真的沒有必要引起紛爭(zheng) ,做無謂的內(nei) 耗、內(nei) 卷……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wei) 而不爭(zheng) 。”翁飛還引用《道德經》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觀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