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意見明確了!電子證照將擴大應用互通互認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郝菁)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進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電子證照應用將進入到更加規範的時代
近兩(liang) 年,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積極推進電子證照應用,持續優(you) 化政務服務,在支撐政務服務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等方麵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務服務便捷度和企業(ye) 群眾(zhong) 獲得感明顯提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已匯聚全國32個(ge) 地方和26個(ge) 國務院部門各類證照超900種,平台向各地各部門累計提供證照服務21億(yi) 次。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指出,《意見》的印發為(wei) 推動建立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ti) 係,推進各地區各部門電子證照的標準化建設、社會(hui) 化應用和互通互認,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ce) 局局長楊洪燦認為(wei) ,《意見》的出台標誌著電子證照應用進入到更加規範的時代,對解決(jue) 電子證照目前存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廣東(dong) 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楊鵬飛看來,《意見》從(cong) 多領域覆蓋,在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的公共支撐下,通過服務事項信息關(guan) 聯,將切實推動“免證辦”在各類高頻應用場景中落地。《意見》從(cong) 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這三方麵推動創新,著手破解電子證照重點難點問題,高度契合數字化發展需求,通過全過程監管,全麵提升電子證照應用支撐能力,對助力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建設有積極作用。
解決(jue) 難點、為(wei) 民服務是核心
目前,我國電子證照應用還存在標準規範不健全、互通互認機製不完善、共享服務體(ti) 係不完備、使用場景不豐(feng) 富等問題。
為(wei) 解決(jue) 電子證照應用的痛點和難點,《意見》明確指出,健全電子證照應用協同推進機製,加強電子證照應用跨地區、跨部門工作協同。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應統籌建設完善本地區本部門電子證照庫,按照“應歸盡歸”原則將電子證照信息匯聚至國家政務服務平台。
王益民認為(wei) ,《意見》將助力推動解決(jue) 電子證照應用“六不”難題:建立健全標準體(ti) 係,破解標準規範不健全問題;整合問題處理機製,破解數據質量不高問題;完善應用協調推進機製,破解互通互認機製不完善問題;強化服務平台支撐,破解共享服務體(ti) 係不完備問題;聚焦高頻多樣化需求,破解使用場景不豐(feng) 富問題;強化安全防護體(ti) 係和能力,破解安全管理不嚴(yan) 密問題。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說,《意見》不僅(jin) 列舉(ju) 任務目標,更把基礎保障、公共服務措施作為(wei) 重點任務加以明確;不光提要求,還給出支持路徑,這樣將擴大電子證照應用和讓互通互認更容易落地。
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朱誠認為(wei) ,這些規定有利於(yu) 電子證照全國範圍內(nei) 標準統一、互通互認,為(wei) 提高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減證便民”成效、提升電子證照社會(hui) 化應用水平掃除了障礙。
四川省大數據中心主任顧紅鬆認為(wei) ,《意見》的出台將解決(jue) 電子證照應用中的頑疾,並明確國家平台、地方平台、部委電子證照係統之間的關(guan) 聯關(guan) 係,讓電子數據證照化和實體(ti) 證照電子化“兩(liang) 頭發力”;《意見》還建立了電子證照數據異議處理機製,推動電子證照數據治理。
未來辦事效率將得到有效提升
《意見》定出了明確的時間表,2022年底前,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ti) 係基本建立,電子證照製發機製建立健全,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與(yu) 實體(ti) 證照同步製發和應用,在全國範圍內(nei) 標準統一、互通互認;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泛應用,社會(hui) 化應用取得積極進展,“減證便民”取得明顯成效。到2025年,電子證照應用製度規則更加健全,應用領域更加廣泛,支撐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方便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
孫文龍認為(wei) ,未來可以接納電子證照的服務窗口和社會(hui) 場景將越來越多,通過亮證用證,實現“辦事像購物一樣簡單”,這將進一步提升內(nei) 部運行效率,增加行業(ye) 管理和服務的能力。
山東(dong) 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省大數據局局長馬越男認為(wei) ,拓展企業(ye) 電子證照應用,對於(yu) 助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有重要意義(yi) 。要切實將電子證照應用覆蓋企業(ye) 準營、開工、經營等全生命周期,支持企業(ye) 辦事信息免填寫(xie) 、紙質材料免提交,相關(guan) 信息“最多報一次”,真正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門檻,讓企業(ye) 切實感受到數字化發展帶來的便捷和實惠。
楊洪燦表示,電子證照作為(wei) 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專(zhuan) 業(ye) 性、憑證類電子文件,日益成為(wei) 市場主體(ti) 和公民活動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是支撐政府服務運行的重要基礎數據。《意見》將加強電子營業(ye) 執照和各類電子許可證照的聯動應用,實現“一企一照”即可獲取所有涉企信息,這將有效提升企業(ye) 辦事速度,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ye) 發展活力。
重慶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主任田禾認為(wei) ,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將創新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有利於(yu) 企業(ye) 集中精力搞經營謀發展,推動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帶來實惠,從(cong) 而形成地方、企業(ye) 、群眾(zhong) 均受益的多贏局麵。
王益民指出,《意見》對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作出了係統全麵的規劃部署,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各地區各部門推進電子證照建設的基本遵循,必將有力促進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