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麵深化數字賦能 推動電子證照應用和全國互認

發布時間:2022-02-25 14:33:00來源: 人民網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和各地平台,積極推動電子證照建設應用,持續優(you) 化政務服務,深化為(wei) 民辦事減環節、減材料、壓時限,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zhong) 獲得感明顯增強。但也不可否認,電子證照仍存在數據質量不高,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不少“跨省互認”事項以及一些省內(nei) 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尚未使用或認可電子證照,一定程度上製約了電子證照的應用推廣。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具體(ti) 措施,強力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必將有力提升“減證便民”工作成效,增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電子證照全國統籌格局

  《意見》堅持整體(ti) 規劃,突出全國“一盤棋”,明確強化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對跨地區、跨部門電子證照應用服務的統籌,對推動電子證照全國互認,構建電子證照應用協調機製,推進電子證照標準化規範化,以及提升電子證照數據質量等方麵提出了具體(ti) 措施。《意見》的出台,對於(yu) 構建全國一體(ti) 化的電子證照建設應用格局指明了方向。

  落實好《意見》要求,重點要做好三個(ge) 統籌。

  一是統籌數據。將電子證照納入政務服務、電子政務以及數據資源體(ti) 係一體(ti) 規劃和服務。一方麵,構建實體(ti) 證照與(yu) 電子證照同步生成和製發的機製,確保電子證照生成及時、數據準確;另一方麵,推動曆史證照電子化,確保電子證照“全量製發”。充分依托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渠道,搜集和處理電子證照數據質量問題,提升電子證照標準化規範化水平,確保電子證照產(chan) 的出、拿的到、用的好。

  二是統籌標準。建立健全電子證照標準體(ti) 係,行業(ye) 主管部門要牽頭製定完善本行業(ye) 數據治理、證照製發、應用服務等相關(guan) 標準,全麵推行“一證一標”,支撐電子化應用和全國互通互認。

  三是統籌業(ye) 務。將電子證照應用與(yu) “證照分離”、“一業(ye) 一證”等改革緊密銜接,統籌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一網通辦”。

  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山東(dong) 省堅持“一盤棋”推動,將電子證照建設應用工作納入數字強省建設規劃統籌推進,按照“業(ye) 務—係統—數據”相匹配的原則,加強證照數據生產(chan) ,推動數據統一歸集,電子證照統一製發。在婚姻、戶籍、不動產(chan) 等重點領域穩步開展曆史數據電子化,提升證照數據覆蓋麵和精準度。在此基礎上,依托“愛山東(dong) ”移動政務服務平台,建立個(ge) 人和企業(ye) 的“電子卡包”,提供“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全生命周期服務。目前,“電子卡包”已接入了身份證、社保卡、駕駛證、行駛證、老年人優(you) 待證、營業(ye) 執照等400多類電子證照,支持企業(ye) 群眾(zhong) 通過手機自主“亮證”,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需求導向,提升電子證照應用服務效能

  《意見》緊貼企業(ye) 群眾(zhong) 的需求,以減證便民為(wei) 目標,提出在深化便民服務、助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方麵,全麵擴大個(ge) 人、企業(ye) 電子證照應用領域,推動電子證照社會(hui) 化應用,特別是在合同訂立、人員招聘、交通出行等社會(hui) 場景和領域,不斷提升電子證照社會(hui) 認可度。

  做好電子證照應用,一方麵,要堅持需求導向,聚焦群眾(zhong) 企業(ye) 的常用場景、高頻需求推動證照應用,找準工作靶向,做到“問需於(yu) 民”,提高工作的精準度。要圍繞個(ge) 人和企業(ye) 的需求,推動個(ge) 人電子證照應用覆蓋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婚姻登記、養(yang) 老保險、不動產(chan) 登記等領域,企業(ye) 電子證照應用覆蓋企業(ye) 登記、經營、投資和工程建設等領域,通過證照數據共享、手機“亮證”、線上查詢核驗等多種方式,支撐事項辦理所需信息免填寫(xie) 、紙質證明材料免提交、相關(guan) 信息“最多報一次”。另一方麵,要堅持應用導向,“製證”不是目的,“用證”才是關(guan) 鍵。注重電子證照應用與(yu) 製度保障、服務優(you) 化協同推動,及時修訂與(yu) 電子證照應用不一致的規章製度,整合優(you) 化服務流程,變“多件事”為(wei) “一件事”,對能夠通過事中事後監管糾正且風險可控的證明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圍繞高頻證照、重點領域開展專(zhuan) 項行動,擴大社會(hui) 知曉度和覆蓋麵,切實把證照用好用活。

  近年來,山東(dong) 省圍繞高頻證照服務需求,開展了“電子兩(liang) 證”(電子身份證、電子營業(ye) 執照)應用專(zhuan) 項行動,全麵推動各類電子證照應用,取得較好成效。目前,群眾(zhong) 到全省各級政務服務大廳辦事,可通過“愛山東(dong) ”移動政務服務平台出示電子身份證,工作人員掃碼獲取,不再需要提交實體(ti) 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率先應用基礎上,逐步向與(yu) 群眾(zhong) 密切相關(guan) 的交通出行、旅遊、住宿、就醫、水電氣暖等領域拓展。當前,正加快推進全省統一的“居民碼”建設應用,推動省內(nei) 各級各部門製發的各類電子“證、照、卡、碼”與(yu) 之相關(guan) 聯,做到“一碼通行”。同時積極推動與(yu) 長三角等地區的電子證照跨省互認。濟南、青島、棗莊、淄博、煙台、日照等多個(ge) 市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依托電子證照等推動證明材料應減盡減,推行“清單之外無證明”。

  夯實數字底座,提升電子證照應用支撐能力

  《意見》強調要強化基礎支撐,對提升電子證照服務平台、電子印章支撐保障能力,加強電子證照應用安全監管作出安排部署。

  深化電子證照應用,必須切實夯實平台,為(wei) 應用打下堅實基礎支撐。在這方麵,近幾年山東(dong) 省按照國家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強化電子證照統籌謀劃,建設了省級統一的電子證照基礎庫、省級及16市一體(ti) 化電子證照平台、統一電子簽章平台,以及“愛山東(dong) ”移動政務服務平台“電子卡包”,構建形成全省一體(ti) 化電子證照應用支撐體(ti) 係,實現對全省各級各部門電子證照的統一歸集、統一簽章、統一亮證,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作推進中,建議一是強化“製證”支撐。因地製宜建設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等平台係統,支持電子證照及時生成和製發。各省市平台係統要納入全國一體(ti) 化電子證照服務體(ti) 係,支持跨地區、跨部門的證照核驗數據流轉服務。鼓勵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機構加快創新,實現不同形式的電子證照與(yu) 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的融合發展。二是強化“用證”支撐。充分依托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政務服務移動客戶端等渠道,提供快速“亮證”“亮碼”等服務,提升電子證照應用的便捷度。推進部門業(ye) 務係統與(yu) 數據共享平台對接,支持證照數據自動核驗,實現相關(guan) 信息免填寫(xie) 、紙質證明免提交。三是強化安全支撐。樹立底線思維,守牢安全底線,圍繞電子證照簽發、歸集、存儲(chu) 和使用等各環節,開展全流程安全管控,積極探索運用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手段,開展證照應用的追蹤溯源和精準授權。同時,開展電子證照的分級分類管理,對於(yu) 承載重要敏感數據的證照,按照“最小必要”原則提供服務。

  下一步,山東(dong) 省將繼續按照國家部署要求,緊密依托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ti) 係,以群眾(zhong) 企業(ye) 需求為(wei) 出發點,不斷夯實電子證照服務支撐,拓展服務範圍,優(you) 化服務體(ti) 驗,開發拓展一批特色服務和應用,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全域打造“無證明之省”。 (作者為(wei) 山東(dong) 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大數據局局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