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明確保時捷將獨立上市 或誕生歐洲史上最大IPO
本報記者 龔夢澤
一直以來,關(guan) 於(yu) 豪車品牌保時捷試圖從(cong) 大眾(zhong) 集團脫離,謀求在德國獨立上市的傳(chuan) 聞接連不斷。最近,保時捷IPO終於(yu) 有了實質性進展,距離獨立上市又近了一步。
2月23日晚間,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發布聲明稱,大眾(zhong) 汽車和保時捷控股董事會(hui) 已經達成了一項框架協議,協議中明確保時捷將會(hui) 獨立上市。但部分決(jue) 策後續還需繼續補充,最終在大眾(zhong) 汽車和保時捷控股董事會(hui) 的簽署後繼續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保時捷汽車公司是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子公司,大眾(zhong) 汽車集團於(yu) 2012年完成100%控股保時捷的收購,而保時捷皮耶希家族直接和間接持有整個(ge) 大眾(zhong) 集團53.3%的投票權。但由於(yu) 該公司股東(dong) 結構複雜,獨立上市計劃進展緩慢。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大眾(zhong) 集團目前的市值約為(wei) 1120億(yi) 歐元。如果保時捷汽車最終得以獨立上市,估值約為(wei) 600億(yi) 至850億(yi) 歐元(4264億(yi) 元至6041億(yi) 元人民幣)之間,有可能會(hui) 成為(wei) 歐洲史上最大的IPO。
對於(yu) 保時捷擬獨立IPO的消息,2月22日,保時捷中國CEO嚴(yan) 博禹在中國媒體(ti) 溝通會(hui) 上表示,“良好的盈利能力讓保時捷有很好的估值,但關(guan) 於(yu) 分拆上市,大眾(zhong) 集團和保時捷集團需共同商議決(jue) 策,保時捷中國暫時不便回應這一問題。”在盈利能力方麵,保時捷中國副總裁及CFO洪聲表示,保時捷一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銷售回報率在15%以上。
自去年以來,疫情對於(yu) 消費者的影響顯著,再加上汽車集團普遍將芯片等資源向高利潤車型傾(qing) 斜,造就了2021年保時捷中國完成95671輛新車交付量,連續7年成為(wei) 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放眼全球,保時捷2021年銷量首次超過30萬(wan) 輛,達301915輛,較2020年上漲11%。
但不得不提的是,豪華車品牌一時的閃亮表現,仍然難敵造車新勢力們(men) 的風光無限。早已上市的特斯拉、蔚來等車企都在資本市場獲得了較高估值。其中,在2021年,特斯拉市值更是突破萬(wan) 億(yi) 美元關(guan) 口,成為(wei) 繼蘋果、亞(ya) 馬遜、微軟和穀歌之後又一家市值超萬(wan) 億(yi) 美元的上市公司。
與(yu) 此同時,特斯拉還在不斷拉大與(yu) 豐(feng) 田汽車等傳(chuan) 統車企巨頭的市值差距,這也吸引了不少傳(chuan) 統車企分拆業(ye) 務板塊謀求高估值。
記者注意到,保時捷首席財務官麥思格早在2018年就首次提出了獨立IPO的想法,稱此舉(ju) 可以釋放價(jia) 值,並複製法拉利多年前的成功案例。但是,當時的上市審議沒有得到大眾(zhong) 集團的支持。
2021年,在被曝出有關(guan) 保時捷或將IPO的相關(guan) 消息後,大眾(zhong) 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再度駁回了保時捷的上市請求。後來,保時捷發言人公開了品牌內(nei) 部對IPO的態度,稱IPO將讓保時捷品牌更加獨立,利大於(yu) 弊。
“保時捷謀求獨立上市必然與(yu)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以及自身的電動化戰略相關(guan) 。”中國自動駕駛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調研員高超認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近年來為(wei) 保時捷IPO所做的多次討論,突顯了汽車製造商獲取更多資金的急迫性,尤其在電動化的浪潮之下,轉型需要巨額的資金。此前保時捷曾透露會(hui) 向新能源和數字化轉型投資150億(yi) 歐元,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根據大眾(zhong) 集團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品牌累計銷量20.9萬(wan) 輛,占大眾(zhong) 同期銷量的3.23%,同期保時捷稅前收益33.56億(yi) 歐元,產(chan) 生了34億(yi) 歐元的稅前利潤,折合人民幣為(wei) 240億(yi) 元,占大眾(zhong) 集團汽車業(ye) 務稅前收益的34%。
高超表示,這個(ge) 節點選擇獨立上市,對於(yu) 大眾(zhong) 和保時捷雙方可謂各取所需。對大眾(zhong) 汽車而言,疫情期間豪華車品牌經曆普漲,此時分拆保時捷上市將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新的資金,為(wei) 其大舉(ju) 進軍(jun) 電動汽車、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等新技術以及創建電動汽車電池生產(chan) 的新業(ye) 務給予支持。
對保時捷而言,銷量表現和業(ye) 績正處於(yu) 曆史高點,強大的溢價(jia) 能力,也讓資本市場對保時捷的前景大為(wei) 看好,獨立後的全新的財務和品牌結構,將帶來新的融資渠道,以進一步推動其電氣化的發展。(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