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應發揮在大灣區的金融、科技與人文優勢
(兩(liang) 會(hui) 人物)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應發揮在大灣區的金融、科技與(yu) 人文優(you) 勢
中新社香港3月1日電 題: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應發揮在大灣區的金融、科技與(yu) 人文優(you) 勢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夕,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ye) 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hui) 永遠名譽會(hui) 長蔡冠深出發前往北京前,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線上專(zhuan) 訪。今年,蔡冠深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的金融、科技以及人文發展等,提出多項提案。
回顧過去一年,蔡冠深曾多次出席有關(guan) 大灣區的活動,既注重加強與(yu) 內(nei) 地各地區的聯係,亦積極做好國際推廣,希望加強與(yu) 各地、各企業(ye) 的合作,希望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引擎,但不能隻是我們(men) 關(guan) 起門來商量怎麽(me) 做,一定還要‘走出去’、‘雙循環’。”蔡冠深表示,香港恰好可以發揮“一國兩(liang) 製”的優(you) 勢,讓大灣區的發展實現新突破。
蔡冠深說,現在的國際形勢瞬息萬(wan) 變,作為(wei) 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香港首先可以發揮的作用,就是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亦可以協助減少人民幣的匯率風險。
把香港打造成為(wei) “數字絲(si) 綢之路”的超級樞紐,也是他關(guan) 注的內(nei) 容。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加上近年來香港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十分亮眼,是亞(ya) 太地區的通訊樞紐,擁有區域內(nei) 最完備的電訊基礎設施,相信可以更好地與(yu) 國際對接。
除了金融、科技外,蔡冠深還希望推動“人文灣區”的建設。“我們(men) 常講軟實力、講民心相通,那如何增強軟實力?一定要從(cong) 文化入手。”在他看來,大灣區不僅(jin) 有嶺南文化的積澱及其在世界華人範圍的影響力,更有香港作為(wei) 國際大都會(hui) ,在影視、娛樂(le) 、建築、設計等領域發揮著中西融合的特色。
他表示,被譽為(wei) “東(dong) 方好萊塢”的香港,擁有很多影視方麵的人才,近年來亦有不少導演、演員等與(yu) 內(nei) 地合作,取得很好的成就;而內(nei) 地特別是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在設計等領域的發展亦是突飛猛進,加上香港中西結合的特色,相信可以進一步實現“強強聯合”,突出大灣區在影視和設計方麵的人文優(you) 勢。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yan) 峻。“香港不是單打獨鬥,我們(men) 有祖國作為(wei) 強大後盾。”蔡冠深說,十分感謝中央和內(nei) 地相關(guan) 省市對香港抗疫的支持,希望香港市民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齊心協力、共渡難關(guan) 。
而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蔡冠深也會(hui) 就加強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醫療銜接提出建議。“現在很多企業(ye) 家、青年,都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發展,如果生病了怎麽(me) 辦?”他指出,醫療能夠更好地銜接,將有利於(yu) 大灣區的整體(ti) 建設,加強粵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早日成為(wei) 宜居宜業(ye) 宜旅的世界一流優(you) 質城市群。
蔡冠深認為(wei) ,香港與(yu) 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強強聯合”,是未來大灣區必然要走的路。香港要充分發揮優(you) 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所帶來的機遇,保持並不斷強化自身的國際化地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