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驚蟄養生有“三防”:防上火感冒倒春寒

發布時間:2022-03-02 13:41:00來源: 北京日報

  3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ge) 節氣驚蟄,每年的時間點在公曆3月5日至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節……萬(wan) 物出乎震,震為(wei) 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入冬時動物冬藏,不飲不食,稱為(wei) “蟄”。待雨水節氣過後,天氣轉暖,漸有春雷,萬(wan) 物複蘇,意為(wei) “驚蟄”,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中國傳(chuan) 統養(yang) 生理念與(yu) 自然物候現象息息相關(guan) ,驚蟄時節的養(yang) 生要點主要是“三防”。

  防上火感冒倒春寒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要注意做好“三防”:防上火、防感冒、防倒春寒。

  防上火 仲春之時肝氣生發,人容易“上火”,晨起後宜喝溫開水,日常也可飲用少量白茶。若是出現口苦、口幹、口臭、咽喉疼痛等症狀,可用少量菊花、金銀花等量泡水代茶飲,以清熱降火解毒;配等量桂花,則能中和菊花和金銀花的寒性,亦可改善口氣。三花相配,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防感冒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而鼻腔是將它們(men) 傳(chuan) 入身體(ti) 的主要途徑。堅持早晚進行鼻腔清洗,能夠有效預防感冒。可以用鼻腔清洗液,也可以手捧清水,用鼻子輕輕將水吸入鼻腔,停留片刻後用力將水噴出,反複3-5次。此外,用香菜、白蘿卜、生薑、冰糖一起煮湯喝,適合於(yu) 風寒感冒初起,體(ti) 溫不是很高,有輕微流鼻涕但無明顯咽痛時。

  防倒春寒 “風”是這一時節的主角,且風力較大,稍不注意病菌就會(hui) 侵犯人體(ti) 。避風邪、暢情誌、節飲食,是此時的養(yang) 生之道。我們(men) 要護好手腕、腰腹臍、腳踝3個(ge) 部位。手腕處,為(wei) 神門穴做好保暖,可以保護全身血脈。人的陽氣以腎為(wei) 本,腎居於(yu) 腰腹部,腰部保暖有助於(yu) 腎髒健康。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等,腹臍又最易受寒,特別是胃部怕冷、容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此處的保暖。足踝處不外露,很多女性手足肢寒、痛經腹冷都是因足踝處受寒所致。

  時令蔬菜認準薺菜和香椿

  驚蟄過後,人體(ti) 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yang) 生應順乎陽氣升發、萬(wan) 物始生的特點,使精神、情誌、氣血舒展暢達。《黃帝內(nei) 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wan) 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於(yu) 庭,披發緩行,以便生誌。”意思是春季萬(wan) 物複蘇,應該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ti) 健康。在生活起居上,我們(men) 應當早起,穿寬鬆的衣服,適當戶外散步,做舒緩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束發不可過緊,避免身著緊身衣褲,以免身體(ti) 經絡被束縛,經氣不得生發。

  從(cong) 飲食方麵來說,驚蟄時節的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髒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等,少吃動物脂肪類食物。尤其推薦大家食用兩(liang) 種時令蔬菜:薺菜和香椿。“陽春三月三,薺菜賽靈丹”,薺菜是春季最早發芽的野菜,有護肝明目、利尿消腫之效,還含有豐(feng) 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香椿可提高免疫力、健胃、理氣、抗菌、消炎、潤膚,香椿攤雞蛋、炸香椿芽兒(er) 、涼拌香椿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當下氣候比較幹燥,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推薦食用冰糖雪梨銀耳枸杞湯。平時咳喘的老人和小孩也可用川貝、雪梨、紅棗蒸食,將梨頂部切除當蓋,梨核挖空,放入川貝三五粒、去核紅棗、冰糖一兩(liang) 顆,上鍋蒸熟即可食用。這種做法既能緩解梨的寒性,又可潤肺止咳。

  於(yu) 博(作者:北京市鼓樓醫院針灸特色診療中心醫師)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