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機、骨傳導耳機能保護聽力?
專(zhuan) 家:音量過大仍然會(hui) 造成損害,應遵循60-60原則
今年3月3日是第23個(ge) 全國愛耳日,也是第10個(ge) 國際愛耳日。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戴著耳機散步、跑步,有時候在嘈雜的地鐵、公交上也會(hui) 戴上耳機試圖與(yu) 周圍的吵鬧環境隔離開。很多人都知道經常使用耳機對聽力並不好,所以他們(men) 會(hui) 在經濟可以承受的範圍內(nei) 選擇價(jia) 格高一些的降噪耳機或骨傳(chuan) 導耳機。那麽(me) ,這些耳機真的可以保護我們(men) 的聽力嗎?耳機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通訊員 朱諾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yu) 丹丹
噪聲性聾發病難逆轉,降噪耳機也可能傷(shang) 聽力
噪聲性聾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不容易早期被人們(men) 所認識,同時,噪聲性聾屬於(yu) 感音神經性聾,一旦發生,難以逆轉,目前對噪聲性聾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而防止噪聲性聾的發生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
降噪,顧名思義(yi) ,就是降低噪音對人們(men) 的影響。南京市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王玉紅提到,生活中噪聲暴露的機會(hui) 越來越多,工作和個(ge) 人娛樂(le) 環境中的噪聲暴露都有可能導致噪聲性聽力損失。
耳機商家宣傳(chuan) 的所謂“主動降噪”功能,是指降噪耳機發出與(yu) 噪聲相位相反的聲音,在耳內(nei) 與(yu) 噪聲形成幹涉而抵消噪聲。它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噪聲,但又不會(hui) 影響緊急情況下尖鳴的喇叭等警示音。
王玉紅主任強調,即使是降噪耳機,耳機裏聲音輸出過高也有可能損傷(shang) 聽力。因而無論“降噪耳機”如何,降低耳道中的噪音才是保護聽力的王道。
骨傳(chuan) 導耳機不入耳,也會(hui) 損傷(shang) 內(nei) 耳毛細胞
此外,作為(wei) “黑科技”出現的“骨傳(chuan) 導耳機”,深受很多健身人士和戶外愛好者歡迎。骨傳(chuan) 導是一種聲音傳(chuan) 導方式,即通過人的顱骨、聽神經等來傳(chuan) 遞聲波。它不用像傳(chuan) 統耳機一樣,捂住耳朵或堵住耳道來達到聽聲的目的,所以有保護耳朵的效果。骨傳(chuan) 導耳機一般體(ti) 積都非常小巧,比運動耳機更適合運動場景。
專(zhuan) 家指出,不論是利用骨傳(chuan) 導還是空氣傳(chuan) 導,兩(liang) 種耳機在最後都是使內(nei) 耳的毛細胞振動才能引起聽覺。如果音量過大,仍然會(hui) 對毛細胞產(chan) 生損傷(shang) ,進而傷(shang) 害聽力。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le) ,應遵循60-60原則
另外,市麵上耳機質量參差不齊。記者了解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此前針對主動降噪耳機進行了風險監測,涉及47家企業(ye) 的60副耳機中,主動降噪量低於(yu) 10分貝的多達30副,其中有部分產(chan) 品低於(yu) 5分貝,占比超過10%,降噪能力嚴(yan) 重不足。
王玉紅主任建議,常戴耳機聽音樂(le) 的人,應遵循60-60原則,即聽音樂(le) 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鍾。出現短暫性或長期耳鳴後應及時停止佩戴耳機,並及時至正規醫院就醫,測試聽力以便發現隱形聽力損失,做到早重視、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