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檢查指導內蒙古黃河防淩工作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在黃河防淩關(guan) 鍵期,受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委托,3月3日,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率組赴內(nei) 蒙古自治區現場檢查指導黃河防淩工作。
指導組3日下午抵達烏(wu) 海市後,立即趕赴王元地險工、烏(wu) 蘭(lan) 布和玖玖浮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檢查防淩工作落實情況。
王元地險工是黃河二期烏(wu) 海段防洪工程的一部分,2020年建成後,可防止水流進一步淘刷灘岸,對穩定河勢、護村、護灘、保護泵站和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發揮重要作用。玖玖浮橋位於(yu) 巴彥木仁蘇木烏(wu) 蘭(lan) 素海嘎查,上遊距海勃灣水利樞紐2.98千米,浮橋全長200米,寬9米,由8艘駁船、2塊跳板組成。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內(nei) 蒙古段唯一一座調節控製性工程,可配合上遊龍羊峽、劉家峽水庫的防淩調度,適時調控淩汛期流量,減輕寧蒙河段的淩災損害。
據悉,指導組還將一路順河而下,深入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福茂西險工、庫布齊沙漠巴音溫都爾濕地、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杭錦淖爾分洪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田家圪旦(灘區居民點)等地檢查指導。
據了解,截至3月3日10時,黃河累計封凍長度由714千米減至599千米,較3月2日減少7.5千米。當前,黃河寧蒙河段日平均氣溫由低轉高,封河長度和冰層厚度由增大轉為(wei) 減小,河道槽蓄水增量由集聚轉為(wei) 釋放,淩情發展過程由封河轉為(wei) 開河,黃河進入淩汛風險暴發期。
水利部和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及沿河地方政府等各責任單位、責任人員全麵進入責任崗位、責任狀態,從(cong) 最不利情況出發,紮實細致做好各項防淩工作,全力確保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確保黃河堤防不決(jue) 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