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裏的冰雪世界
亞(ya) 熱帶裏的冰雪世界
閱讀提示
這是中國最南端的戶外滑雪場,在“冰雪運動南展西擴”的戰略布局下,其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的次年正式啟動建設,2018年12月29日正式對外營業(ye) ,至今為(wei) 止已經營業(ye) 了四個(ge) 雪季。
2月的最後一天,廣西桂林的天湖滑雪場暫停了今年的營業(ye) 。這是中國最南端的戶外滑雪場,在“冰雪運動南展西擴”的戰略布局下,其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的次年正式啟動建設,2018年12月29日正式對外營業(ye) ,至今為(wei) 止已經營業(ye) 了四個(ge) 雪季。
在桂林山水中人工造雪
作為(wei) 一名全州人,唐女士有點小驕傲:“畢竟它是全廣西獨一份的滑雪場!”位於(yu) 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的天湖滑雪場,是華南地區首個(ge) 高山戶外雪場,它的建成,讓極少接觸冰雪文化的廣西人,終於(yu) 不用走出家門就能感受到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當《工人日報》記者告訴唐女士,它也是中國最南端的戶外雪場時,她的臉上顯得更加自豪了。
天湖滑雪場副總經理楊軍(jun) 介紹,該滑雪場坐落於(yu) 桂林天湖生態旅遊度假區天湖湖畔東(dong) 側(ce) ,從(cong) 山腳出發,開過蜿蜒的公路,越往上,雲(yun) 霧越濃。天氣晴朗的話,路上的景色會(hui) 更漂亮。群山疊巒,澄碧瀲灩的湖泊散落其中,是桂林全州才灣天湖水庫,山上的風車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就快開到山頂時,一條雪白的滑道從(cong) 雲(yun) 霧中浮現,即使在遠處也能看到滑雪的遊客像小黑點一般從(cong) 滑道飛馳下來。
記者走進雪道,兩(liang) 旁立著巨大的製冰機,不停地朝天上噴著“雪”。實際上,這“雪”其實是打得很碎的冰,落在身上不一會(hui) 兒(er) 就化了。在少雪的南方,大多數滑雪場都需要人工造雪來輔助造雪道。
人工造雪需要溫度在零下七、八攝氏度,空氣濕度在40%左右才適合。然而,桂林經常溫度達不到那麽(me) 低,濕度還高得很,人造雪一噴出來就會(hui) 變成水,隻有在特定天氣下才能造雪。
亞(ya) 熱帶的溫度和濕度,讓雪場的運營從(cong) 造雪道開始就十分不易。工作人員黃晴告訴記者,每次開業(ye) 前,雪場會(hui) 啟動3台製冰機組,連續工作20天備冰。3台製冰機連續運轉20天,能生產(chan) 約1萬(wan) 左右立方米的冰,20天下來,電費大約需要60萬(wan) 元。造雪完成後,為(wei) 了保證雪道保持一米的厚度,製冰機依舊要日夜連轉,以補上融化掉的冰的空缺。
在北方,這樣的雪道隻需三四天即可完成。一南一北,成本天差地別。而這也使天湖滑雪場顯得更加稀有。
南方人的滑雪初體(ti) 驗
一開始,廣西沒有戶外滑雪場,大家對滑雪這件事情其實是很陌生的。黃晴告訴記者,滑雪場剛開始營業(ye) 時,遊客很少,“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ge) 很專(zhuan) 業(ye) 的運動,需要做很高難度的東(dong) 西,所以來的人不多,來的人也會(hui) 谘詢特別多東(dong) 西,顧慮比較多”。她感慨道,天湖滑雪場也是一年一年,慢慢地從(cong) 零開始做過來的。從(cong) 全州當地到桂林,然後到整個(ge) 廣西,一步步地把滑雪愛好者,包括一些青少年和親(qin) 子家庭這些客源一步步培養(yang) 起來。
天湖滑雪場的雪道長150米、寬80米,坡度在10°左右,這樣的初級滑雪道,在很多從(cong) 未滑過雪的南方人眼裏卻是不小的挑戰。據了解,2018年開業(ye) 至今,天湖滑雪場已接待近20萬(wan) 人次,大部分是初次滑雪者。
回憶起去年的春節假期,唐女士第一次同家人來到天湖滑雪場,在看見雪道的第一刻,她覺得“沒有想象中陡,看起來挺平的,應該不難”。但當她乘坐扶梯到達坡頂時,瞬間捏了一把汗,“往下一看,發現還是有點高度的,開始有些害怕”。在此之前,她從(cong) 未接觸這類冰雪運動。
對高度的恐懼並不能蓋過滑雪初體(ti) 驗的興(xing) 奮,她依舊興(xing) 致衝(chong) 衝(chong) ,卻被滑雪靴和雪板擋住了去路。“兩(liang) 隻腳像是被綁上了10斤大米,寸步難行”。好不容易一點點挪到滑道準備下滑,迎接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摔倒。
因為(wei) 沒有經驗,也沒有請教練,她的第一趟滑雪之旅並不順利,邊滑邊摔,一趟下來全身都被“雪”浸濕了,為(wei) 了更好的滑雪體(ti) 驗,她馬上拿出手機搜索滑雪小知識,“滑行時重心稍微向前,刹車時雙腿往外打開雙腳擺成內(nei) 八字,快摔倒的話,要迅速降低重心,主動向側(ce) 後方坐下,避免翻滾……”也許對熟悉滑雪的人來說,這些是常識,但這也是這名對滑雪一竅不通的南方人,在雪道上摔了十幾次後總結出來的“新知識”。
冬奧掀起的冰雪熱潮
在不斷堅持和嚐試後,唐女士終於(yu) 完成了一次順利的滑行。快速下滑時,冷風拂過臉頰和雙耳,站在雪道兩(liang) 旁的人已經看不清楚,而遠處的山景依舊清晰,首次順利滑行的喜悅、激動和微微的失重感摻雜在一起,那種感覺讓她記憶猶新,“太爽了!會(hui) 讓我想一直滑下去”。
今年春節假期,唐女士再次來到天湖滑雪場滑雪,這次她顯得更加遊刃有餘(yu) ,“在家看冬奧會(hui) 看得心癢癢,就又來玩了”。
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行,讓大眾(zhong) 冰雪旅遊持續升溫。記者從(cong) 桂林旅發委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玩雪、看雪成為(wei) 出行遊玩的“爆款”項目。除了天湖滑雪場,貓兒(er) 山老山界的雪景,資源縣隘門界、八角寨的霧凇,全市各風電場的雪景等,都吸引了許多市民遊客。
楊軍(jun) 告訴記者,滑雪場的大廳裏,他們(men) 特意增加了與(yu) 冬奧會(hui) 有關(guan) 的內(nei) 容,原本供遊客拍照打卡的背景板,也放上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形象。與(yu) 此同時,天湖滑雪場還組織了“冰雪走進校園”的活動,免費為(wei) 到訪的中小學滑雪愛好者們(men) 進行滑雪知識與(yu) 技巧培訓。
冰雪運動的種子,已經在北緯26度的八桂大地上種下,而它掀起的熱潮,才剛剛開始。
龐慧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