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喬旭委員:淡化“應屆”身份 改進就業率統計口徑

發布時間:2022-03-07 11:0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ye) 大學校長喬(qiao) 旭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ye) 形勢,很多畢業(ye) 生為(wei) 了保留應屆生身份寧願待業(ye) ,“慢就業(ye) ”甚至“不就業(ye) ”。他說,“延遲就業(ye) ”持續升溫,當前就業(ye) 率統計有待改進。

  喬(qiao) 旭分析稱,在本科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的情況下,考研、“考公”成了畢業(ye) 生的熱門選擇。

  據統計,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高達212.3萬(wan) ,首破200萬(wan) ;2022考研報名人數達到457萬(wan) ,較上一年上漲80萬(wan) ,達曆年最高。二次考研、考公的人數也逐年增多,一些高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中參加二次考研的比例過半。從(cong) 高校實踐效果來看,以現有就業(ye) 率統計方法,隻能倒逼畢業(ye) 生“形式上”就業(ye) 。

  喬(qiao) 旭認為(wei) ,當前,擁有“應屆”身份在求職、考試、落戶,尤其在公務員招錄等方麵具有優(you) 勢,畢業(ye) 生對首次就業(ye) 慎之又慎,往往待價(jia) 而沽,“慢就業(ye) ”甚至“不就業(ye) ”。

  喬(qiao) 旭還認為(wei) ,“就業(ye) 難”和“人才荒”並舉(ju) ,供需嚴(yan) 重不匹配。一方麵大學生就業(ye) 難,另一方麵中小企業(ye) 、製造業(ye) 一線等人才需求旺盛,這是當前“穩就業(ye) ”的重要支撐。中小企業(ye) 在穩定性、薪酬待遇、工作環境和知名度等方麵處於(yu) 劣勢,麵臨(lin) 著招聘難、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短缺等問題。一些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ye) ,采用非雇傭(yong) 形式的新就業(ye) 形態,難以納入就業(ye) 統計指標中,也成為(wei) 大學生擇業(ye) 的回避項。

  喬(qiao) 旭建議淡化“應屆”身份。教育主管部門、人社部門和用人單位淡化對“應屆畢業(ye) 生”的要求,不將“畢業(ye) 生報送過就業(ye) 相關(guan) 信息、購買(mai) 過社會(hui) 保險等情況”作為(wei) 限製公招、公考的報考條件。

  此外,他還鼓勵“梯度就業(ye) ”:引導大學生革新就業(ye) 觀,改變“一步到位”的就業(ye) 理念,在意向崗位缺少的情況下,先選擇紮根基層,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為(wei) 後期發展打牢基礎。

  喬(qiao) 旭還建議參照國家選調生、大學生村官計劃方案,設立麵向中小企業(ye) 的“大學生工程師計劃”項目,選拔優(you) 秀應屆畢業(ye) 生到中小企業(ye) 工作。一是實行人才派遣製。地方政府根據中小企業(ye) 需求確定“大學生工程師”名額,經高校推薦後,政府集中選拔或由企業(ye) 直接招聘報政府批準,確定人選並派遣至中小企業(ye) 工作。二是提供配套與(yu) 激勵。地方政府提供住房、津貼、培訓等保障;企業(ye) 給予“大學生工程師”一定比例的知識產(chan) 權股權激勵。三是建立人才流動製。允許“大學生工程師”利用創新成果另行創業(ye) ,企業(ye) 與(yu) 個(ge) 人協商確定分配機製;報考公務員的,參照大學生村官政策優(you) 先錄用。

  麵向後疫情時代的新就業(ye) 形態,喬(qiao) 旭建議修訂就業(ye) 促進法、失業(ye) 保險條例和工傷(shang) 保險條例等法規,建立適應靈活就業(ye) 特點的勞動合同製度及社保繳納規定,建立健全勞動爭(zheng) 議處理機製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通訊員 楊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