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 騰飛夢想
超越自我 騰飛夢想(冬奧同心圓)
4年前,中國輪椅冰壺隊在平昌冬殘奧會(hui) 上實現了中國冬殘奧會(hui) 金牌“零的突破”。4年後的北京冬殘奧會(hui) 上,中國冬殘奧運動員連創佳績,以“讓人目不暇接”的奪牌速度喜提“金容融”,在多個(ge) 賽場實現新突破。
用拚搏實現夢想,用堅持定義(yi) 可能,冬殘奧運動員在冰雪賽場上書(shu) 寫(xie) 著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動人篇章。
生活不會(hui) 辜負堅持的自己
3月5日舉(ju) 行的殘奧冬季兩(liang) 項比賽中,中國隊不僅(jin) 收獲了2金1銀2銅,還由劉子旭摘得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殘奧會(hui) 的首枚金牌。
在冬季兩(liang) 項男子短距離(坐姿)比賽中,24歲的劉子旭依靠穩健的滑行和兩(liang) 輪射擊零脫靶的出色表現,以18分51秒5的成績奪得冠軍(jun) 。這是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獲得的冬殘奧會(hui) 首枚雪上項目金牌和首枚個(ge) 人項目金牌。另一位中國隊運動員劉夢濤獲得銅牌。
劉子旭說,自己在比賽中把正常水平發揮了出來,能夠創造曆史非常激動,“雖然這一路充滿艱辛,但挫折和磨煉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2008年,劉子旭因車禍單側(ce) 下肢截肢,是體(ti) 育讓他重燃生活的鬥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2013年,劉子旭開始練習(xi) 射箭;2017年,他加入了中國殘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國家集訓隊,投身殘疾人冰雪項目。
訓練的高強度讓劉子旭經曆了極大的身體(ti) 和心理考驗。剛入隊時,他的身體(ti) 條件較差,要想比別人快,就要付出更艱辛的努力。劉子旭記得,自己在風雪中摔倒再爬起來,雙手凍僵仍然堅持滑行,目標就是勇往直前,直到站上頂峰。
在摸爬滾打中提升、進步,終於(yu) 登上冬殘奧會(hui) 的最高領獎台。劉子旭感慨:“生活不會(hui) 辜負努力堅持的自己。”接下來,他還將征戰中距離和長距離項目。劉子旭說,後麵的比賽中會(hui) 盡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在冬季兩(liang) 項女子短距離(站姿)比賽中,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郭雨潔奪得冠軍(jun) ,趙誌清獲得銅牌;單怡霖在女子短距離(坐姿)中摘得一枚銀牌。
馬上就滿18歲的郭雨潔,在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後,得到了練習(xi) 滑雪的機會(hui) 。“這幾年我隻想著好好訓練,沒比過幾次世界大賽,也不知道和世界一流選手水平差多少。”她說,參加北京冬殘奧會(hui) ,自己原本的目標就是平平安安完賽,能進前三就挺好,沒想到一下子就拿了第一。
從(cong) 一個(ge) 普通的小鎮姑娘到中國代表團旗手,再到冬殘奧會(hui) 金牌獲得者,郭雨潔用拚搏和努力為(wei) 自己送上了最好的成人禮物。這枚寶貴的金牌,也將永遠地留在中國冬殘奧參賽的曆史上——這是中國首枚冬殘奧會(hui) 女子個(ge) 人項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項目金牌。
人生能有幾回搏
開賽3天,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見證了中國高山滑雪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時刻——朱大慶奪得首枚獎牌、張夢秋摘得首枚金牌……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運動員在“雪飛燕”中展示了超越極限、奮勇爭(zheng) 先的風采。
在女子超級大回轉站姿組別和女子滑降站姿組別,中國選手張夢秋收獲1金1銀。這名“00後”選手在14歲時被河北省殘聯選中,成為(wei) 一名高山滑雪運動員。本屆冬殘奧會(hui) ,她參加高山滑雪5個(ge) 小項的比賽,堪稱全能。
作為(wei) 冬殘奧會(hui) 的基礎大項,殘奧高山滑雪項目的競技性和觀賞性很強,運動員在雪道上的最快時速可超過100公裏,對殘疾人運動員的體(ti) 能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張夢秋說,剛開始練習(xi) 高山滑雪時,練完體(ti) 能後雙腿疼得走不了路,一度動過放棄的念頭,但是看到每天努力的隊友,張夢秋選擇了堅持。
“人生能有幾回搏,現在不搏何時搏——這句話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張夢秋說。
拚搏,是冬殘奧會(hui) 賽場的主題詞。在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站姿組別比賽中,中國選手梁景怡排在40多名選手中的第一個(ge) 出場,甫一亮相便一鳴驚人,滑出最快成績,站上了最高領獎台。
梁景怡說,他曾在訓練中摔傷(shang) 鎖骨,父母本想讓他放棄,但熱愛滑雪的自己決(jue) 定繼續留在賽場上。
“高山滑雪運動給我帶來了快樂(le) 。教練常說,要快樂(le) 滑雪、開心滑雪,我會(hui) 繼續享受比賽和滑雪的魅力。”梁景怡說。
在女子滑降視障組別和女子超級大回轉視障組別比賽中,中國選手朱大慶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在練習(xi) 冰雪項目前,朱大慶曾是一名殘疾人田徑運動員,原本有機會(hui) 參加2008年北京殘奧會(hui) ,卻因傷(shang) 錯過了夢想的舞台。幸運的是,家門口的冬殘奧會(hui) 又一次點燃了心中的希望。
“麵對困難比麵對遺憾簡單。”朱大慶說,“隻要把所有的困難都簡單化,什麽(me) 樣的‘沼澤’都可以蹚過去。”
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成功申辦與(yu) 籌辦後,張夢秋得到了很多出國訓練、比賽的機會(hui) 。“在新西蘭(lan) ,我看到了國外的雪道和國內(nei) 的不同之處,積累了一些比賽經驗,後來還去歐洲參加了歐洲杯和世界杯比賽。”她說。
中國殘疾人高山滑雪隊領隊王響平表示,這批運動員之所以能迅速提升競技水平,離不開國家隊從(cong) 選材到日常隊伍管理的體(ti) 製機製保障,離不開高水平雪場的場地設施保障,更離不開中國運動員無所畏懼、頑強拚搏的意誌品質。
感受冬殘奧,一起被激勵
在本屆冬殘奧會(hui) 之前,中國隊在冬殘奧會(hui) 個(ge) 人項目上的最好成績是第四名——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hui) 上,鄭鵬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裏比賽中拿到了這個(ge) 最接近領獎台的成績。
4年後,再次登上冬殘奧會(hui) 舞台的鄭鵬在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坐姿)項目中一舉(ju) 奪魁,為(wei) 中國隊贏得了第一枚冬殘奧會(hui) 越野滑雪項目金牌。
鄭鵬說,這次奪冠彌補了4年前的遺憾。在平昌,他曾立下站上北京冬殘奧會(hui) 領獎台的目標。“4年來,我按照教練的係統訓練計劃提高體(ti) 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體(ti) 能分配方式。”鄭鵬說,“今天在賽場上,我把這幾年的訓練水平都發揮出來了。”
今年29歲的鄭鵬說,在冬殘奧備戰過程中,堅持是最重要的品質。“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的訓練水平沒有提升,有點焦慮。我心裏就想著一定要堅持,別放棄。”他說。
在當天的比賽中,中國選手毛忠武和杜天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四名。在鄭鵬看來,這一枚金牌是團隊的勝利。隊友之間相互進步、相互扶持,給予了彼此心理上的支撐。
本屆冬殘奧會(hui) 上,中國冬殘奧運動員和各代表團選手一起,創造了許多超越極限、實現夢想的瞬間,讓觀眾(zhong) 為(wei) 之感動和震撼。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yan) 家蓉表示,殘疾人運動員通過努力和意誌將難以想象的體(ti) 育成就變成現實,完成了對自身的超越。對每個(ge) 人來說,這都是巨大的鼓舞。
“讓我們(men) 都來看比賽——感受冬殘奧、一起被激勵!”嚴(yan) 家蓉說。
劉 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