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互聯網電視調查:1元誘導開通會員被“悄悄”續費8個月

發布時間:2022-03-15 14:2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賈麗(li) 謝若琳

  電視產(chan) 品“悄悄”安裝App甚至“暗中”扣費,近年來成為(wei) 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3月14日,黑貓投訴平台有關(guan) 電視的投訴累計多達33858條,其中關(guan) 於(yu) 開機廣告虛假宣傳(chuan) 、自動扣費的投訴占比達七成以上,且大多發生在近兩(liang) 年內(nei) ,涉及風行、未來、夏普等多個(ge) 品牌。

  “1元”誘導消費者

  風行電視被指欺詐?

  電視出廠前內(nei) 嵌視頻軟件已成為(wei) 行業(ye) 慣例,但事實上,用戶即便已成為(wei) 一些視頻軟件的會(hui) 員,也無法在電視端觀看會(hui) 員頻道。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電視端作為(wei) 增量窗口,視頻軟件通常會(hui) 增收會(hui) 員費用。以騰訊視頻為(wei) 例,普通VIP連續包月的價(jia) 格為(wei) 20元/月,而TV全屏會(hui) 員首月售價(jia) 12元,到期後自動續費30元/月。”

  黑貓平台信息顯示,消費者關(guan) 於(yu) 電視內(nei) 嵌視頻軟件自動續費的投訴頗為(wei) 集中,其中對於(yu) 風行電視的投訴極具代表性。

  例如,有消費者在黑貓平台投訴稱,其花費15元開通風行電視VIP,選擇界麵默認自動續費,但明確表示會(hui) 通知用戶。而此後風行電視卻在沒有告知的前提下,自動扣款30元,且對方拒不退款,態度惡劣。

  另有“手機用戶2972646445”投訴,在第一次以1元的價(jia) 格開通風行電視VIP後,被連續扣了8個(ge) 月會(hui) 員費,期間沒有收到任何短信提示,消費者完全不知情。根據該消費者提供的扣費記錄,風行電視在每月月底扣除該用戶鉑金會(hui) 員費,費用在23.31元/月至30元/月不等。

  “‘1元開通會(hui) 員’有誘導消費之嫌。一些商家的App借此誘使消費者授權自動扣費,且不履行告知義(yi) 務,這種亂(luan) 象目前仍然頻發。商家此類行為(wei) ,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另外,由於(yu) 從(cong) 消費者的‘授權’中,商家可獲得消費者的銀行卡等相關(guan) 隱私信息,因此,商家也可能侵犯消費者的隱私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立法谘詢委員會(hui) 特聘委員楊兆全認為(wei) 。

  互聯網電視留後遺症

  行業(ye) 收費需建統一標準

  除了風行,在黑貓平台上,諸如“銀河電視強行推送廣告”“未來電視多次重複扣費”“樂(le) 視App(現為(wei) 樂(le) 次元App)惡意扣款”等消費者投訴也大多指向電視或電視軟件“自動續費”。

  從(cong) 投訴數量來看,智能互聯網電視的投訴量占比較多,其中“暗中”扣費現象也最為(wei) 嚴(yan) 重。在排名中,銀河電視投訴量達2155條、雲(yun) 視聽互聯網電視為(wei) 1035條,其次是風行電視、夏普、樂(le) 視超級電視、未來電視。

  消費者投訴大多集中在推送虛假廣告誤導宣傳(chuan) 、未通知下自動扣費、強行升級係統等。更有一位消費直指銀河互聯網電視霸王條款,誘導老人開通會(hui) 員並自動續費且不能退款。

  千趣GKURC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0%的被調查者反感電視強製加載軟件,35%的用戶反感電視誘導收費。

  “硬件利潤下滑,讓一些電視廠商希望從(cong) 軟件服務上增加利潤,因此通過預置或者雲(yun) 加載的方式安裝相關(guan) 收費軟件,誘導甚至強製用戶充值繳費。用戶往往無法自己卸載軟件,操作的門檻很高,對於(yu) 一些老年人來說非常不友好。”千趣GKURC聯合創始人、首席分析師丁少將認為(wei) 。

  而隨著視頻版權被騰訊、優(you) 酷、愛奇藝等收入囊中,互聯網電視品牌僅(jin) 能依靠與(yu) 版權方合作,才能獲取增值空間。

  “植入廣告、隱形扣費,是很多互聯網電視廠商和App的慣用手法,廠商與(yu) 內(nei) 容方通常背靠背談判,分成模式和比例都不同,但他們(men) 的目標一致,就是要促成內(nei) 容付費。”一位電視供應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楊兆全認為(wei) ,企業(ye) 應通過完善和做強電視內(nei) 容及產(chan) 業(ye) 鏈來吸引消費者,而不是虛假宣傳(chuan) 。“對於(yu) 采取霸王條款及實施誘導的商家,他們(men) 的行為(wei) 屬於(yu) 欺詐,商家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資金全額返還、退貨退款等。而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對商家欺詐消費者、擾亂(luan) 市場秩序的行為(wei) ,依法進行查處,根據情節給予警告、罰款等。”

  丁少將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盡快出台相應的標準,對收費軟件的內(nei) 置和加載進行規範,讓用戶自主消費,並有權一鍵刪除相關(guan) 軟件。對於(yu) 品牌已消失的存量“孤兒(er) 機”,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可以聯合正規電視廠商,提供技術售後服務,或者推動以舊換新服務,以提升用戶的大屏視聽體(ti) 驗。(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