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鳥巢”開啟低碳智慧服務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03-18 10:21:00來源: 北京日報

  “鳥巢”開啟低碳智慧服務新模式

  本報記者 孫傑 鹿楊

  作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場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今年再度驚豔世界,延續了2008年的榮光,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雙奧體(ti) 育場”。前後14載春秋,“鳥巢”如何以嶄新姿態吸引全世界目光?記者獲悉,通過為(wei) 期一年半的37項改造,建設團隊精雕細琢,不僅(jin) 讓建築的“妝麵”變得更美,“內(nei) 核”也更加節能,正式開啟節能低碳、智慧化服務的全新運行模式。

  簡約辦奧 打磨完美“妝麵”

  為(wei) 滿足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4場開閉幕式活動需要,同時更好地實現國家體(ti) 育場可持續發展,國家體(ti) 育場業(ye) 主單位北京國資公司經過科學分析,決(jue) 定對“鳥巢”進行有針對性的翻新改造,開展景觀照明係統、場館擴聲係統、觀眾(zhong) 服務設施係統、空調熱力係統、無障礙設施係統等37個(ge) 翻新改造項目。

  2020年10月,承擔改造任務的中建八局國家體(ti) 育場翻新改造工程項目總工程師隋沿輝進場時,發現“鳥巢”鋼結構外立麵上的氟碳漆已出現老化。他介紹,“鳥巢”自建成後幾乎沒有進行過係統性的翻新與(yu) 維修,重新為(wei) 鋼結構塗刷外漆,最初方案是整體(ti) 外觀全部粉刷一新。

  “為(wei) 落實簡約辦奧理念,我們(men) 最終決(jue) 定采用頂部全部塗刷和立麵點塗的方式。”隋沿輝表示,立麵點塗看似簡單,但要與(yu) “鳥巢”現有銀灰色外觀一模一樣並不容易——塗刷前要先通過人眼辨別,確定補塗位置。團隊反複巡視,用了2個(ge) 多月才確定下所有需要修補的點位。多年風吹日曬,“鳥巢”原本用漆的色號和如今的實際色彩已不盡相同。專(zhuan) 業(ye) 工程師調出3種最接近的銀漆,反複比對、調整,終於(yu) 讓“鳥巢”重新擁有了完美“妝麵”。

  燈光升級 營造百變景觀

  夜幕降臨(lin) ,“鳥巢”亮起來了,銀色的鋼結構包裹著鮮豔的紅牆,一束束燈光照耀,絕美的景觀照明效果,令國內(nei) 外觀眾(zhong) 驚歎。

  項目機電主管郭席福介紹,“鳥巢”的景觀燈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種,即照亮紅牆的洗牆燈和投射在鋼結構上的投光燈。因原有景觀燈耗能高、效率低,團隊將其升級為(wei) LED投光燈,按4小時運營時間計算,單日總耗電量節約近17%。改造的難點是,要想“鳥巢”呈現出不同的燈光效果,需要編程調試,而景觀照明的調試隻能晚上進行。郭席福和團隊夥(huo) 伴夜間一起巡查各強電間及控製室設備的運行情況,待亮燈後,再繞場館一周查看情況。

  經過整體(ti) 更新,如今“鳥巢”的照明係統展現不同色澤,五光十色的場館堪稱“百變鳥巢”。

  地倉(cang) 擴容 支撐酷炫創意

  在大量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於(yu) 場景展現的今天,良好的硬件基礎設施,無疑是承載美輪美奐的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的重要前提。“鳥巢”舞台地倉(cang) 經過改造,為(wei) 開閉幕式提供了最強硬件支撐。

  在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上,緩緩升至地麵的“冰五環”和“大雪花”主火炬台令觀眾(zhong) 印象深刻。這些酷炫裝置就是從(cong) 舞台地倉(cang) 中心升起的。舞台地倉(cang) 位於(yu) “鳥巢”中心場地下方,南北長100米,東(dong) 西寬62米,地倉(cang) 中心是可升降機械舞台。“鳥巢”原本設有直徑23米的圓形地倉(cang) ,這是2008年舞台地倉(cang) 保留的結構。為(wei) 滿足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需要,“鳥巢”將地倉(cang) 進一步擴容,形狀也從(cong) 過去的圓形變為(wei) 長方形。改造後,地倉(cang) 中心可升降機械舞台區域長84米,寬42米,深10米;地倉(cang) 四周是深5米,寬8米至10米的演員候場區,兼用於(yu) 演出道具的臨(lin) 時存放。

  賽後通過改造,“鳥巢”地倉(cang) 將形成一個(ge) 高5.5米,建築麵積達8871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可作為(wei) 全民健身、展覽展示等活動場所。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