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端牢能源飯碗再立新功

發布時間:2022-03-21 15:08:00來源: 人民日報

  為(wei) 端牢能源飯碗再立新功(聲音)

  爭(zheng) 當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的推動者、潔淨能源供應的引領者、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參與(yu) 者,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

  能源是工業(ye) 的糧食、國民經濟的命脈。2021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考察調研時強調:“石油能源建設對我們(men) 國家意義(yi) 重大,中國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要發展實體(ti) 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身處關(guan) 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中國石化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心係“國之大者”,堅定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我國石化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職責,爭(zheng) 當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的推動者、潔淨能源供應的引領者、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參與(yu) 者,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

  堅持油氣並重、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種資源並舉(ju) ,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當前,全球能源治理體(ti) 係深度調整,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加大,我國能源需求剛性增長,凸顯了能源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的極端重要性。我們(men) 要明確重要能源資源保障的戰略底線,完善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關(guan) 鍵時刻發揮保底線的調節作用。一方麵,我們(men) 大力實施“七年行動計劃”,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全力抓好原油可持續工程和天然氣效益工程,夯實國內(nei) 產(chan) 量基礎,提高自我保障能力。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勘探,我們(men) 在勝利油田東(dong) 部探區探明頁岩油資源量40億(yi) 噸以上。另一方麵,積極參與(yu) 國際能源合作,建設一批長期可靠、安全穩定的海外能源基地。目前,中國石化已在“一帶一路”沿線17個(ge) 國家實施32個(ge) 油氣勘探開發項目。

  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力度,推動傳(chuan) 統能源綠色轉型,形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ti) 係。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然而,實現新能源過渡和替代是一個(ge) 長期過程,必須穩妥有序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ti) 係。近年來,中國石化布局推動氫能、地熱、光伏、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形成了多能互補的格局,力爭(zheng) 到2025年新能源供給能力達千萬(wan) 噸標煤。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發揮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大力推進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促進化石能源潔淨化、潔淨能源規模化、生產(chan) 過程低碳化、能源產(chan) 品綠色化,助力供給端和消費端同步降碳。

  堅持“四個(ge) 麵向”,聚焦“卡脖子”問題進行攻關(guan) ,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提升能源科技水平,是能源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才能解決(jue) 好能源資源約束、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和挑戰。中國石化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聚焦石油天然氣、基礎原材料領域“卡脖子”問題,統籌推進前沿領域研究和產(chan) 業(ye) 化技術攻關(guan) ,推進國家急需的高端材料、特種裝備等領域的研發,推動進口技術、產(chan) 品、裝備規模化替代。2021年,中國石化有7個(ge) 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十四五”期間,公司計劃以年均增長10%的標準加大研發投入。奮進新征程,我們(men) 將不斷強化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奮力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提供堅強科技支撐。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馬永生日前在公司年度工作會(hui) 上說

  (本報記者 冉永平整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