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交所上市公司成“新寵” 年內19家公司接待機構調研22次

發布時間:2022-03-22 11:0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孟珂

  今年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吸引力逐步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北交所19家上市公司共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22次。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調研密集集中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布業(ye) 績快報後。3月份,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接待12次機構調研,其中不乏頭部券商。此外,公募、私募、保險、資管等機構也紛紛加入調研“大軍(jun) ”。

  “當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越來越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關(guan) 注,凸顯其長期投資價(jia) 值,這將有效提高北交所市場的機構參與(yu) 度,提升流動性水平,豐(feng) 富投資者結構類型,進而增強價(jia) 值發現功能。”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夥(huo) 人常春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尋找投資機會(hui)

  根據東(dong) 方財富Choice統計,截至3月21日,北交所共有19家上市公司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22次。其中科達自控、威貿電子以及球冠電纜接待頻次為(wei) 2次。單從(cong) 3月份數據來看,共有11家企業(ye) 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其中威貿電子備受關(guan) 注。

  “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目的是為(wei) 了進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對具備投資價(jia) 值的公司進行資產(chan) 配置。”常春林認為(wei) ,3月份,北交所上市公司密集接受機構調研,主要係兩(liang) 方麵原因:一是股價(jia) 經過大幅調整後,部分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經回歸低位,中長期投資價(jia) 值凸顯;二是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布業(ye) 績快報後,相關(guan) 上市公司的股價(jia) 存在重估機會(hui) 。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月份,機構調研較少主要是因為(wei) 適值春節假期前後,相關(guan) 工作略有放緩。進入3月份後,機構調研頻率上升,原因有三方麵:一是北交所全部公司均在2月底前公布了2021年度業(ye) 績快報或預告,機構可根據自身投資標準,結合所關(guan) 注方向有的放矢地開展調研;二是北交所二級市場持續調整,投資機會(hui) 呈現;三是北交所完善相關(guan) 配套政策即將落地預期漸濃。

  從(cong) 調研家數來看,3月份之後,機構密集出動,提升調研北交所公司頻率。例如,威貿電子於(yu) 3月3日接待15家機構調研;諾思蘭(lan) 德於(yu) 3月11日接待12家機構調研;長虹能源於(yu) 3月18日接待18家機構調研。

  在周運南看來,密集地接待機構調研對北交所企業(ye) 來講,一方麵,表明其具有較強的投資吸引力和潛力;另一方麵,更是企業(ye) 聽取機構良好建議的主要渠道。

  “研發”成關(guan) 注重點

  從(cong) 被調研公司行業(ye) 來看,3月份以來,長虹能源接待機構投資者數量居前,為(wei) 18家,公司屬於(yu) 鋰電行業(ye) ;威貿電子接待量為(wei) 16次,公司屬於(yu)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

  常春林表示,新能源等高景氣度行業(ye) 受機構調研的次數較多,原因在於(yu)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政府高度重視該行業(ye) 的發展。近期,新能源相關(guan) 個(ge) 股股價(jia) 大幅度回調,估值處於(yu) 低位。隨著業(ye) 績高速增長,中長期投資價(jia) 值已經顯現。

  與(yu) 此同時,記者還發現,機構投資者對北交所上市公司關(guan) 注的問題頗多。其中,與(yu) 研發相關(guan) 的問題被頻頻提及,主要涉及研發進度、後續產(chan) 品研發規劃、研發投入等。

  例如,北交所首家快報顯示未盈利的諾思蘭(lan) 德被機構調研時被問及:NL003(裸質粒形態的基因治療藥)項目作用機理、進展及後續研發計劃,生物工程新藥產(chan) 業(ye) 化項目的進展以及募投項目方案變更的情況。

  對此,諾思蘭(lan) 德回應,結合國內(nei) 疫情反複及臨(lin) 床試驗本身的難度,公司已將NL003開發計劃調整為(wei) “計劃2022年至2023年完成一個(ge) 適應症的臨(lin) 床試驗並遞交NDA”,根據該目標計劃,預計2022年年底完成III期試驗潰瘍適應症240例受試者入組,2023年上半年完成相關(guan) 受試者訪視。同時,生物工程新藥產(chan) 業(ye) 化項目實施主體(ti) 為(wei) 公司子公司北京諾思蘭(lan) 德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1年11月份,該項目取得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2022年1月份,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目前處於(yu) 開工手續籌備階段。

  “機構調研關(guan) 注的熱點話題集中在研發項目,顯示出機構投資者更加關(guan) 注上市公司的中長期投資價(jia) 值,尋找高成長性,具備明顯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長期投資標的,為(wei) 未來投資進行布局。”常春林表示,機構投資者還應關(guan) 注企業(ye) 最新的業(ye) 績情況和訂單情況,以便向投資者、市場傳(chuan) 遞準確信息。(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