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貪腐,網絡世界沉迷:幹部貪腐“35歲現象”觀察
現實世界貪腐,網絡世界沉迷: 幹部貪腐“35歲現象”觀察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少數年輕幹部“剛踏上仕途,就走入歧途”,出現貪腐的“35歲現象”,令人扼腕歎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幹部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希望,必須築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年輕幹部貪腐新特點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遠煌根據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2014年至2018年統計年度公開發布的所有刑事案件判決(jue) 書(shu) 、裁定書(shu) 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相關(guan) 年度753名年齡明確的腐敗犯罪國企幹部中,39歲以下的占比為(wei) 12.75%,其中年齡最小的僅(jin) 25歲。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與(yu) 其他年齡段貪腐有所不同,年輕幹部貪腐呈現出一些共性特點。
現實世界貪汙腐化,虛擬世界追求“刺激”。在調研中,最讓辦案人員費解的是,部分年輕幹部貪腐的動機和贓款的去向。有的年輕幹部在現實世界貪汙腐化,竟是為(wei) 滿足其對網絡遊戲、網絡賭博、網絡直播等虛擬世界的扭曲追逐。據紀檢幹部介紹,西部某市一商圈管理辦公室“90後”財務人員張某,沉迷於(yu) 觀看網絡直播,為(wei) 打賞心儀(yi) 的網絡主播,侵吞公款180多萬(wan) 元。
行政級別普遍不高,涉案金額卻不一定少。涉案年輕幹部很少有處級、廳級領導幹部,大部分隻是機關(guan) 、街道分管拆遷、財務等業(ye) 務的科級或股級幹部,但涉案金額往往令人震驚。南方某市公安局人事科“85後”副科長唐某,從(cong) 2015年至2018年底,利用職務之便將23名親(qin) 朋好友姓名加入輔警人員工資表,以冒領工資的方式侵吞公款200餘(yu) 萬(wan) 元。
“臨(lin) 時身份”的年輕政府雇員,成腐敗治理薄弱區。一些年輕政府雇員並非真正意義(yi) 上的幹部,卻掌握一定的公權力,直接和群眾(zhong) 、企業(ye) 打交道,也成為(wei) 腐敗高發群體(ti) 。東(dong) 部沿海某市安監局“90”後政府雇員,參加工作僅(jin) 3年,就夥(huo) 同另外兩(liang) 名同事,3個(ge) 月合夥(huo) 貪腐30多萬(wan) 元。
“年輕幹部貪腐‘散點多發’,雖不容易造成‘塌方式腐敗’,但其危害性同樣不容小視。”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wei) ,年輕幹部腐敗行為(wei) 多集中於(yu) 基層,直接影響基層群眾(zhong) 對反腐工作的獲得感。
內(nei) 外誘因致防線失守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部分年輕幹部理想信念先天不足、後天退化是其陷入貪腐泥潭的內(nei) 在原因,“腐敗侵蝕”和監督層層弱化,則是外在誘因。
理想信念退化:容易受消費主義(yi) 、拜金主義(yi) 思潮影響,既想升官又想發財。
“有些優(you) 秀大學生職業(ye) 規劃是從(cong) 政,但同時人生目標又是‘賺大錢’。”一位基層辦案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一些貪腐年輕幹部被調查時的表現令人震驚,有的認為(wei) 紀委監委談話結束後就能回家。重慶市委黨(dang) 校科研處處長侯晉雄認為(wei) ,就代際特點而言,“85後”“90後”幹部多是從(cong) 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guan) 門,其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消費主義(yi) 、拜金主義(yi) 等思潮影響,看到別人開豪車、住洋房,心裏容易不平衡。
基層“腐敗侵蝕”:幾百元“好處費”,幾句“語言賄賂”容易擊破心理防線。
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教研室主任楊尚東(dong) 說,年輕幹部腐敗大多發生在基層,在基層執法部門等與(yu) 個(ge) 人和企業(ye) 直接打交道的崗位,“微腐敗”腐蝕普遍存在。
西部某市一鄉(xiang) 鎮畜牧獸(shou) 醫站“85後”站長唐某收受賄賂上百萬(wan) 元。辦案人員介紹,唐某掌握著轄區內(nei) 養(yang) 豬場補貼發放的權力,也讓他成為(wei) 企業(ye) 老板圍獵的對象,從(cong) 一開始的接受宴請、出入娛樂(le) 場所,到最終走上不歸路。他在懺悔書(shu) 中寫(xie) 道:“我職務不高,卻在一聲聲‘唐局長’‘唐縣長’的吹捧中衝(chong) 昏了頭腦,加上事業(ye) 順風順水,就對他們(men) 的圍獵放鬆了警惕。”
監督層層弱化:“沒人發現、沒人糾正、沒人監督”導致他們(men) 越陷越深。
紀委監委工作重點往往集中在監督高級別領導幹部,年輕幹部多處基層,監管部門關(guan) 注度相對較低。東(dong) 部某市“90後”鄉(xiang) 鎮股級幹部王某,第一次因網絡賭博挪用公款時,晚上輾轉反側(ce) ,感覺“被魔鬼附體(ti) ”。但第一次挪用公款沒被發現,極大增強了他的僥(jiao) 幸心理。短短兩(liang) 年間,王某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80多次、1200餘(yu) 萬(wan) 多元。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不少年輕幹部腐敗“小額高頻”,有些年輕幹部甚至挪用公款上百次才被發現。一次次“小額”的貪腐沒有被及時發現和糾正,助長了僥(jiao) 幸心理,導致他們(men) 越陷越深。
緊扣代際特點,強化監管措施
針對“35歲現象”,專(zhuan) 家和基層幹部建議,著眼於(yu)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出針對年輕幹部代際特點的監督管理措施。
——黨(dang) 紀監督下沉促“不敢腐”。中央黨(dang) 校教授辛鳴認為(wei) ,基層“微腐敗”是年輕幹部腐敗的主要源頭,隻有把黨(dang) 紀監督進一步深入末梢,才能發揮防微杜漸的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建議,對國企腐敗、醫衛腐敗、房產(chan) 交易腐敗等重點領域的“小微腐敗”開展專(zhuan) 項治理。
——封堵腐敗漏洞促“不能腐”。楊尚東(dong) 建議,通過完善招投標機製、強化集體(ti) 決(jue) 策等手段,減少個(ge) 人因素對市場主體(ti) 具體(ti) 經營的影響力,從(cong) 根本上壓縮腐敗空間。張遠煌認為(wei) ,應考慮加大對行賄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使得“微腐敗”行賄者付出更大成本。
——教育端口前移促“不想腐”。多名紀檢幹部建議,加強對年輕幹部的教育引導,使他們(men)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性。對年輕幹部“8小時外”的表現加強了解,及時發現年輕幹部沉迷網絡遊戲、網絡賭博、奢侈消費等異常狀態,尤其要多聽取幹部服務對象和基層單位意見,對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年輕幹部及時糾偏。
來源:《半月談》2022年第6期
半月談記者:趙宇飛 周聞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