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吸管重現、無需餐具成擺設 塑料製品濫用悄然回潮
塑料製品濫用悄然回潮
本報記者 曹政 實習(xi) 生 趙尹凡
商鋪裏售賣可降解塑料袋,奶茶店換上可降解吸管,外賣軟件增添“無需餐具”選項……一年多以前,堪稱“最嚴(yan) 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正式實施,百姓日常購物就餐也因此發生許多新變化。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被明令禁止的塑料製品“重出江湖”,一些商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塑料濫用亂(luan) 象反彈。
塑料吸管重返奶茶店
北京從(cong) 2020年底就要求全市餐飲行業(ye)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最近,一些飲品店的櫃台上,又能看到這種吸管。
一杯飲品製作完成後,“本宮的茶”東(dong) 壩店店員利落地往包裝袋裏塞進一根透明塑料吸管。店員說,過去用過一陣子紙吸管,如今又開始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
為(wei) 什麽(me) 現在又換回來了?主要卡在了成本上。記者分別聯係了位於(yu) 河北、湖北的兩(liang) 家吸管生產(chan) 廠商,PLA材質可降解吸管的報價(jia) 都是每克0.045元,一般奶茶店選用的12毫米粗吸管的重量大約是2.6克、2.8克,照此計算每個(ge) PLA可降解吸管的出廠價(jia) 格超過0.1元。
“雖然隻是一毛多錢,但仍然是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兩(liang) 倍多。”湖北廠家的工作人員介紹。河北廠家給出的報價(jia) 也顯示,同樣尺寸的吸管,一次性塑料吸管大約每根0.05元,紙吸管0.09元,PLA吸管0.13元。如果按月銷3000杯奶茶計算,每月購買(mai) 吸管的成本就從(cong) 過去塑料吸管的150元增長到現在PLA吸管的390元。記者了解到,價(jia) 格比PLA吸管略低的紙吸管,因為(wei) 容易泡軟變形,被眾(zhong) 多消費者吐槽,不少飲品店權衡之後,又悄悄用起了塑料吸管。
“無需餐具”選項成擺設
“最嚴(yan) 限塑令”明確要求,本市建成區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但記者在新街口外大街一處外賣存放架看到,架上16件外賣中有9件都使用了塑料袋,這9件中有6件塑料袋無任何材質說明;2件塑料袋上顯示其成分為(wei) “高密度聚乙烯”,即屬於(yu) 不可降解塑料袋;1件外賣的塑料袋上雖標著“環保可降解”,但主要成分顯示其依然屬於(yu) 不可降解塑料袋。
本市鼓勵外賣平台在點單環節設置“無需餐具”選項,多個(ge) 平台也紛紛上線這一功能。但現實中,這個(ge) 選項被一些商家當成了擺設。
近日,記者分別從(cong) 餓了麽(me) 平台上“翻滾吧!蛋炒飯”四道口店和美團平台上重慶雞公煲京食代美食城店購買(mai) 了一份外賣,並特意勾選了“無需餐具”選項。但餐品送達後,一次性餐具仍然赫然在列。對此,平台客服解釋,大多數商家為(wei) 了避免用戶誤點“無需餐具”而產(chan) 生後續糾紛和“差評”,所以就算看到“無需餐具”通常也會(hui) 提供餐具。
全民減塑意識有待提升
朝陽區潤澤公館小區附近一處小超市的結賬台旁,掛著三種不同大小和材質的塑料袋。結賬時店主會(hui) 選用免費的透明塑料袋,另兩(liang) 種塑料袋幾乎不碰,“這兩(liang) 種塑料袋是收費的!”
從(cong) 2008年6月開始,我國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都開始明碼標價(jia) 、有償(chang) 使用。一年前發布的“最嚴(yan) 限塑令”在此基礎上要求商超用可降解塑料袋替換不可降解塑料袋。但記者走訪發現,一些規模較小的超市,免費塑料袋甚至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依然盛行。上述小超市之所以擺出兩(liang) 種收費塑料袋,更多是為(wei) 了應付檢查。
“有時候會(hui) 來檢查,被抓住了一罰至少5000塊錢。”店主還透露,有些顧客對塑料袋收費不接受、不理解、不滿意,可能影響到他的生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