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房租 這個通知做了詳細部署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房租減免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中央企業(ye) 對2022年被列為(wei) 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nei) 承租中央企業(ye) 房屋的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減免當年6個(ge) 月租金。
房租減免“組合拳”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振信心
“國資委此時出台新的、力度更大的階段性減租政策可謂雪中送炭、正當其時。”吉林大學國有經濟中心研究員李錦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等作為(wei) 抗風險能力最弱的市場主體(ti) ,在疫情衝(chong) 擊下運營資金壓力大,甚至遊走在“生死線”上,此時對經營成本占比較高的房租進行減免,能夠立竿見影地推動困難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煥發生機。
“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做法。”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ye) 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li) 莎分析稱,研究顯示,減免房租、降低企業(ye) 運營成本能給企業(ye) 紓困帶來十分明顯的效果,“在此之前,國家也已經出台係列政策減稅降費,這套政策‘組合拳’將有效減輕小微企業(ye) 的資金壓力,提振小微企業(ye) 經營信心。”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從(cong) 3個(ge) 方麵提出43條舉(ju) 措,幫助服務業(ye) 渡過難關(guan) 。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餐飲等與(yu) 百姓息息相關(guan) 的領域。”李錦強調,對這些企業(ye) 進行重點支持,就是保就業(ye) 、保民生穩定,“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小微經濟體(ti) 的‘毛細血管’活了,中央企業(ye) 的‘主動脈’也更流暢。”
為(wei) 小微企業(ye) 減負 體(ti) 現央企責任擔當
受到持續疫情影響再疊加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小微企業(ye) 的生存狀態更為(wei) 艱難。
據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陽光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小微企業(ye) 的存活率較往年下降了11.81個(ge) 百分點。
“此時國資委要求央企做好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房租減免工作,既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了現金流的燃眉之急,也體(ti) 現了央企的社會(hui) 擔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
事實上,此次《通知》並非國務院國資委第一次要求中央企業(ye) 幫助服務業(ye) 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減輕房租負擔。2020年5月疫情爆發後,國務院國資委就出台相關(guan) 政策,推動中央企業(ye) 做好房租減免工作,為(wei) 符合減免條件的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免除至少3個(ge) 月房屋租金。
“對於(yu) 中央企業(ye) 而言,他們(men) 不僅(jin) 要考慮市場競爭(zheng) 的利潤,更需要考慮承擔國家戰略和社會(hui) 責任。”張立群指出,為(wei) 小微企業(ye) 減免房租,央企自身也會(hui) 受到影響。對此,《通知》也特別做出了一些配套安排,支持中央企業(ye) 將減免政策落到實處。例如,對於(yu) 所屬子企業(ye) 因落實減租政策導致資金困難的,上級企業(ye) 或集團公司應給予資金支持;中央企業(ye) 因落實減免房租政策,對當期經營業(ye) 績造成影響的,國務院國資委將在考核中予以剔除。
防止“跑冒滴漏” 落實落細減免政策
審計署2021年發布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公告顯示,2020年《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房租減免工作的通知》發出後,3個(ge) 省份5家國有單位並未將房租減免政策落到實處。
房租減免政策在實際落實中有哪些困難?如何切實將減免政策落到實處?
李錦分析,房租減免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因為(wei) 量多麵廣,實操起來存在一定難度,“不同類型企業(ye) 影響程度各異,不符合條件的租戶可能提出減免,包括轉租、分租現象,實操過程中可能出現‘跑冒滴漏’。”
針對這些難點,《通知》明確規定,要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減租政策有效傳(chuan) 導至實際承租人。同時,國務院國資委也將加大督促指導力度,逐條核查有關(guan) 方麵反映的各項問題線索。
“各中央企業(ye) 要精準施策,清除政策落實的難點和堵點。從(cong) 操作上看,需要摸清底細,細化措施,規範流程;同時也應避免違規操作造成國有資產(chan) 流失,特別要杜絕隨意減免。”李錦強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