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強來(返)京人員管控 抵京前或抵京後12小時內需報備
北京加強來(返)京人員管控,抵京24小時後、72小時內(nei) 開展1次核酸檢測
抵京前或抵京後12小時內(nei) 需報備
截至4月5日16時,北京市朝陽區望京SOHO小金閣閣服裝店已有6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服裝店傳(chuan) 播鏈”目前已有9人感染。
新京報訊 4月5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第30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4月4日16時至5日16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在朝陽區。
新增1例為(wei) 此前通報感染者同事
據龐星火通報,感染者97為(wei) 4月4日通報的感染者88的同事,現住朝陽區望京街道望京西園三區308號樓。4月4日作為(wei) 感染者88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4月5日核酸檢測結果為(wei) 陽性,當日確診,臨(lin) 床分型為(wei) 輕型。
根據4月4日發布會(hui) 上的通報,感染者88為(wei) 望京SOHO塔1底商1131號小金閣閣服裝店店員,自述於(yu) 4月1日出現咽部不適等症狀,4月3日自行前往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當日報告結果為(wei) 陽性,4月4日確診,臨(lin) 床分型為(wei) 普通型。
感染者89、90、94、95四人為(wei) 感染者88的同事,臨(lin) 床分型均為(wei) 輕型。
感染者91、92、93為(wei) 感染者88的家人,其中1例為(wei) 幼兒(er) 園學生,臨(lin) 床分型為(wei) 輕型,1例為(wei) 7月齡嬰幼兒(er) ,係無症狀感染者。
朝陽一地降級 目前全市均為(wei) 低風險地區
龐星火通報,朝陽區六裏屯街道八裏莊北裏東(dong) 社區自3月22日起升級為(wei) 中風險地區,近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經市疾控中心評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分級標準》,該地區自4月5日起由中風險地區降為(wei) 低風險地區。截至目前,全市均為(wei) 低風險地區。
■ 溯源
此前通報一感染者在京外候車期間感染可能性較大
龐星火介紹,北京市疾控中心對4月4日通報的感染者87的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結果提示,病毒屬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與(yu) 近期京外發生的聚集性疫情病毒高度同源。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感染者87於(yu) 3月31日乘坐G530列車返京,候車期間與(yu) 京外確診病例的同車廂密接去過同一衛生間,該密接後被確診。綜合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測序結果,初步認為(wei) 感染者87在京外候車期間感染可能性較大。
“境外輸入、京外輸入仍是北京最大防控風險。”龐星火提醒市民,非必要不出京,不跨省區市參加大型培訓或會(hui) 議,旅行或出差途中要做好個(ge) 人防護,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另外,今天是假期後首個(ge) 工作日,市民要進一步提高防控意識,密切關(guan) 注自身及家人身體(ti) 狀況,特別是進返京人員要主動向社區報告,嚴(yan) 格遵守防控規定,返京後7日內(nei) 不聚餐、不聚會(hui) ,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
■ 應對
陳經綸中學分校望京實驗學校等暫緩返校
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朱晟介紹,朝陽區已將望京街道望京西園三區308號樓,金盞鄉(xiang) 金盞西村384號及周邊自建房區域共22戶,酒仙橋街道酒仙橋二街坊平房19排至25排區域,崔各莊鄉(xiang) 費家村180號、24號樓劃為(wei) 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
崔各莊鄉(xiang) 費家村除封控區外,酒仙橋街道酒仙橋二街坊平房除封控區外其他區域(1排至18排及27排)劃定為(wei) 管控區,望京街道南湖西園137號樓、花家地小區19號樓10單元、季景沁園203號樓,望京西園三區301號至311號樓(除308號樓)、金盞西村其他區域(除封控區外),實行“人不出區、嚴(yan) 禁聚集”。滿14天後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後,方可解除管控措施。另外,望京SOHO地下一層及塔1、塔2、塔3同步劃為(wei) 臨(lin) 時管控區。望京街道望京西園三區(除封控區、臨(lin) 時管控區),酒仙橋街道酒仙橋二街坊除平房區外的其他區域,金盞鄉(xiang) 金盞東(dong) 村、小店村,崔各莊鄉(xiang) 東(dong) 辛店村劃定為(wei) 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hui) 麵管控、嚴(yan) 格限製人員聚集”。
望京西園三區內(nei) 陳經綸中學分校望京實驗學校、泛美幼兒(er) 園望京園區,學生及托幼兒(er) 童暫不返校。自4月4日起第1、4、7天進行核酸檢測,3次檢測均為(wei) 陰性後,4月11日可返校複課。
■ 關(guan) 注
●北京
進口非冷鏈貨品無急用入境後應至少存放7天
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從(cong) 近期國內(nei) 和北京多起確診病例溯源情況看,進口非冷鏈貨品傳(chuan) 播風險較高,為(wei) 有效防範輸入風險,確保首都安全和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首都嚴(yan) 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製辦公室將主要從(cong) 幾個(ge) 方麵加強進口非冷鏈貨品(包括國際郵件、快遞、工業(ye) 零部件等)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加強源頭管控。進口非冷鏈貨品入關(guan) 時,海關(guan) 部門要按規定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處理工作。入境後,無特殊急用貨品原則上應當至少存放7天(從(cong) 海關(guan) 部門預防性消毒處理當日起算);急用貨品要嚴(yan) 格落實防疫措施後再使用。
開展內(nei) 外同檢。各進口單位在收到貨品後,鼓勵對內(nei) 外包裝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wei) 陽性時,應第一時間向屬地和疾控部門報告,開展相關(guan) 處置工作。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後,使用前再對內(nei) 、外包裝表麵進行全麵消毒。
做好溯源登記。進口非冷鏈貨品在通關(guan) 、存儲(chu) 、運輸和使用等環節應做好登記,有關(guan) 單位要建立詳細的貨品台賬,做好核酸檢測、消毒、轉運、銷售和使用流向記錄,做到每批次貨品流向可查詢、可追溯。
做好專(zhuan) 區存放、專(zhuan) 人負責。所有進口非冷鏈貨品要根據來源國家或地區進行物理分離。各進口非冷鏈貨品單位和使用單位要設置貨品的專(zhuan) 門存放區,單獨進行存放。安排專(zhuan) 人負責,嚴(yan) 格落實消毒衛生等工作製度。
●市衛健委
學校等3類重點行業(ye) 人群每周至少1次全員測核酸
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目前境外疫情持續處於(yu) 高位,全國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和局部交織態勢,北京麵臨(lin) 人、物雙重輸入風險,疫情防控壓力持續加大。為(wei) 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在繼續落實現有防控措施基礎上,出台進一步加強外控內(nei) 篩四項措施。
一是加強來(返)京人員管控。對所有來(返)京人員,在繼續堅持原有管控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嚴(yan) 格落實個(ge) 人防疫主體(ti) 責任。抵京前或抵京後12小時內(nei) 利用“京心相助”向所在社區(酒店、單位、村)等報備;抵京24小時後、72小時內(nei) 開展1次核酸檢測;返京後7日內(nei) 不聚餐、不聚會(hui) 、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提倡單位要求職工返崗前48小時內(nei) 加做1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未出之前采取居家辦公。
二是強化重點行業(ye) 人群內(nei) 篩要求。在原有“10+3”重點行業(ye) 人群核酸篩查基礎上,增加養(yang) 老機構、學校、進口貨物3類重點行業(ye) 人群篩查,每周至少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可采取工作日每日20%比例開展。
三是完善進口貨物篩查機製。強化物品檢測要求,在繼續嚴(yan) 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常態化監測基礎上,對所有進口貨物如進口配件、水果、服裝及國際郵件等,定期開展檢測。
四是充分發揮抗原自測補充作用。對於(yu) 集中隔離人員,在集中隔離初期第2、3、5天進行抗原自測,第1、4天進行核酸檢測;對於(yu) 封控區、管控區人員,在開展區域人群篩查初期第2、3、5天進行抗原自測,第1、4天進行核酸檢測;對於(yu) 防範區人員,在開展區域人群篩查初期第2、4、5天進行抗原自測,第1、3天進行核酸檢測。
下一步,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動態調整外控內(nei) 篩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健康安全。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