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疫中吉林:備春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解說】趁著天氣晴好,58歲的劉豔梅在自家庭院拾掇起水稻種子。最近她和鄰居們(men) 都在關(guan) 注氣溫變化,用經驗和農(nong) 業(ye) 技術員的建議估算育苗和耕種時間。
100袋化肥、幾十袋種子、3公頃土地讓劉豔梅對豐(feng) 收有了期待。劉豔梅家住吉林市下轄舒蘭(lan) 市新安鄉(xiang) 桃源村,即將到來的春耕是她家今年相當重要的事件。
【同期】村民 劉豔梅
打算是10多號育苗、下子(種子)好像得月末。現在氣溫低、化肥、農(nong) 藥基本買(mai) 回來了,都在網上訂的。在卡點消殺、測溫、什麽(me) (消殺)過程都有,運過來的。
【解說】吉林市本輪疫情引發外界對當地春耕的擔憂。4月4日0時至24時,當地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5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339例。備種、農(nong) 資入庫、農(nong) 機維護是春耕的重要前提。
當地農(nong) 村在做好防控的同時,正在做備耕的最後衝(chong) 刺。57歲的李群龍最近幾天都在和愛人準備育苗土壤。他家是桃源村的種糧大戶,20公頃土地的準備工作也更多。1000多斤水稻種子和150多袋玉米種子裝滿了麵包車。大批化肥也將由農(nong) 資店統一運送至村裏。
【同期】村民 李群龍
往年春耕也是這時候、也沒耽誤事兒(er) 。(收成)預計的話,要是夏天沒啥旱災,正常情況下(收成)預計苞米20多萬(wan) 斤,水稻也十七八萬(wan) 斤。
【解說】為(wei) 了方便水稻種植戶育苗,桃源村的青壯年勞動力戴好口罩,還合力建起了育苗大棚。
目前,吉林市區返鄉(xiang) 務農(nong) 的人數也在增加。據當地官方數據,截至4日16時,全市在城返鄉(xiang) 務農(nong) 人數37150人,已完成返鄉(xiang) 19840人,占需返鄉(xiang) 人數的54%。
統計顯示,吉林市春播種子到戶1.7萬(wan) 噸,完成需求占比89%;化肥到戶25萬(wan) 噸,完成需求占比50%;農(nong) 機具基本檢修完畢。
對於(yu) 入院或集中隔離的村民,吉林市官方也推出新舉(ju) 措。昌邑區樺皮廠鎮疫情較重,水田不能正常育苗插秧,村委會(hui) 代育苗、插秧1708畝(mu) ,親(qin) 友負責1041畝(mu) 。
記者 石洪宇 孫博妍 吉林市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