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鞏固兩板合並成果 進一步提升深圳股市吸引力

發布時間:2022-04-06 13:2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董少鵬

  今年4月6日,深圳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合並滿一周年。合並一年來,深圳主板市場發行上市功能得到完善,創業(ye) 板市場定位更加精準,對科技創新型企業(ye) 的承載力顯著增強。由於(yu) 市場體(ti) 係簡潔、相關(guan) 規則簡化、指數體(ti) 係調整,企業(ye) 上市選擇更加便利,投資者的估值邏輯也發生深刻變化,這有利於(yu) 深圳市場增強吸引力,更好發揮資本集聚和創新引領功能。

  兩(liang) 板合並之前的2021年4月2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為(wei) 468家,總市值為(wei) 98210.80億(yi) 元;中小板上市公司1004家,總市值為(wei) 133775.25億(yi) 元。創業(ye) 板上市公司926家,總市值104981.08億(yi) 元。合並後,深市主板公司合計為(wei) 1472家,總市值超過20萬(wan) 億(yi) 元。取消中小板這個(ge) 層次後,主板地位更加鮮明,恢複發行上市功能,主板更像主板。同時,創業(ye) 板作為(wei) 支持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的平台,實行具有顯著差異的發行上市標準和注冊(ce) 製,與(yu) 主板形成錯位互補發展格局。

  在新的市場布局下,擬上市企業(ye) 可以更清晰地確定自身定位,更容易地辨識市場板塊定位,解除了過去遇到的一些認識誤區;投資者可以根據新的市場板塊定位和企業(ye) 實際情況,更精準地評估上市公司價(jia) 值;中介機構、交易所等的工作條線也相對簡化,有助於(yu) 聚焦主題、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股市與(yu) 實體(ti) 經濟更好對接。兩(liang) 板合並為(wei) 深交所市場健全市場功能、完善市場結構、提升定價(jia) 機製,創造了良好條件。

  截至2022年4月1日,主板市場上市公司為(wei) 1493家,總市值為(wei) 221789.16億(yi) 元;創業(ye) 板上市公司為(wei) 1126家,總市值為(wei) 117478.01億(yi) 元。在主板+創業(ye) 板新格局下,主板上市家數增長慢於(yu) 創業(ye) 板,一是由於(yu) 創業(ye) 板上市資源相對比主板豐(feng) 富;二是由於(yu) 近一年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市場走勢相對疲弱,導致企業(ye) 整體(ti) 上市意願減弱。看待市場結構、機製、功能調整的效應,不應止於(yu) 眼前,更要看長遠。在主板+創業(ye) 板新格局下,深交所的資本聚集效應、服務實體(ti) 功能向深度拓展,兩(liang) 翼並舉(ju) 勢頭已經形成,即創業(ye) 板繼續吸引高新技術領域和成長型創新創業(ye) 類優(you) 質企業(ye) 上市,主板市場則一方麵服務相對成熟的優(you) 質企業(ye) 上市融資,一方麵推進存量資源優(you) 化。兩(liang) 板合並以來,深市主板國企共實施完成24單資產(chan) 重組,交易金額1940.60億(yi) 元;深交所積極主動服務國企改革戰略,與(yu) 87家央企集團建立多元化對接機製,務實推動一批改革項目落地。

  曆史總是一段段承接發展的,也是不斷曲折前進的。深市主板與(yu) 中小板合並是曆史的選擇。2004年,深交所在辦好主板市場的同時,推出中小板市場,是為(wei) 了給創業(ye) 板蹚路。中小板是最早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實現全流通的市場板塊,為(wei) 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在中小板運行的17年間,1000餘(yu) 家中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在此上市融資,其中湧現出一批細分行業(ye) 龍頭,為(wei) 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在科創板設立並實行注冊(ce) 製、創業(ye) 板實現注冊(ce) 製改革的背景下,將基本製度框架一致的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並,壯大深市主板,並繼續優(you) 化創業(ye) 板市場,是一項必要的改革舉(ju) 措。

  從(cong) 兩(liang) 板合並一年來的情況看,市場各方普遍認同,合並後市場運行平穩有序。要發揮好深交所“主板+創業(ye) 板”市場功能,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支持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助力科技自主自強、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兩(liang) 板合並不僅(jin) 是深交所的事,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全麵深化改革的一部分。要從(cong) 全局視角看待多層次市場改革發展,進一步謀劃和推動上交所主板+科創板、深交所主板+創業(ye) 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各個(ge) 層次的機製建設,進一步提升整體(ti) 市場效能。堅持各層次市場突出特色、錯位發展,使資本市場成為(wei) 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的樞紐。(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