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今年將迎來變化

發布時間:2022-04-08 11:08:00來源: 成都商報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今年將迎來變化:劃定“無人區”、實現“多機構合一”

  大熊貓:私家宅院,人類非請莫入!

  2021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隨著氣溫升高,大熊貓國家公園迎來設立後的第一個(ge) 春天。在這萬(wan) 物複蘇的季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野生動物的情況如何?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在管理和保護方麵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接下來有何計劃?

  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送審稿)》(以下簡稱《辦法》)已審議通過,待印發實施。根據該《辦法》,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劃出一片“無人區”。同時在管理職責方麵,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將實現“多合一”,由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統一行使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職責。

  ■最新進展:

  《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審議通過

  令人可喜的是,2021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野生大熊貓種群不斷壯大,大熊貓野外監測年遇見數由135隻上升到178隻,以大熊貓為(wei) 旗艦物種的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有效加強。除了大熊貓,大熊貓國家公園裏的旗艦物種還有雪豹、金絲(si) 猴、朱鹮等。同時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恢複棲息地植被、新建主食竹基地、建設大熊貓廊道等8.4萬(wan) 畝(mu) ;同時常態化開展網格化巡護監測,救護大熊貓、黑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近100隻,土地嶺廊道、九頂山棲息地多次監測到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但與(yu) 此同時,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在管理和保護依然存在問題和困難。該負責人表示,主要包括體(ti) 製機製、法規製度、資金保障三個(ge) 方麵,其中擬設立的管理分局跨越多個(ge) 行政區域,管理和協調難度較大;同時國家公園作為(wei) 最高層級的自然保護地,目前尚無專(zhuan) 門法律支撐,缺乏集中統一管理的執法隊伍,基層執法力量不足、力度不強、覆蓋麵不全。另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資金缺口大,尚未設立資金專(zhuan) 項,難以滿足國家公園管理建設的實際需要,且現有生態補償(chang) 標準偏低。

  為(wei) 此,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已將細化完善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管理機構設置方案》上報,並於(yu) 今年2月正式反饋國家林草局《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四川省意見建議;同時組織開展立法調研,《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已列入四川省政府2022年立法計劃製定類項目。另外《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送審稿)》已經四川省政府第99次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待印發實施。《關(guan) 於(yu) 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意見(送審稿)》已起草形成,擬報請四川省政府審議後印發實施。

  ■解決(jue) 方案:

  一個(ge) 管理機構統一行使國家公園管理職責

  《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將如何解決(jue) 目前存在的問題?根據待印發實施的《辦法》,在管理職責方麵,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將整合大熊貓國家公園內(nei) 原有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等管理職能,結合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ti) 製、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體(ti) 製、自然資源監管體(ti) 製改革等,由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統一行使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職責,履行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的空間用途管製、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生態保護修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研科普及自然教育管理、特許經營管理、社會(hui) 參與(yu) 管理、宣傳(chuan) 推介等職責,負責協調與(yu) 當地政府及周邊社區關(guan) 係;同時根據法律法規或授權履行資源環境綜合執法職責。

  在劃分區域實行差別化用途管製方麵,根據該《辦法》,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劃分為(wei) 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製區。其中核心保護區是維護以大熊貓為(wei) 代表的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正常生存、繁衍、遷移的關(guan) 鍵區域,采取封禁和自然恢複等方式對自然生態係統和自然資源實行最嚴(yan) 格的科學保護。核心保護區除滿足國家特殊戰略需要的有關(guan) 活動外,原則上禁止人為(wei) 活動。該負責人表示,通俗地說,是根據保護需要,科學地劃出一片“無人區”。這裏的“無人區”未來基本不會(hui) 有人類活動,並不是因為(wei) 該區域生存條件惡劣,極不適宜人類生存。而是人類主動退出,把空間留給野生動植物。

  而一般控製區是指實施生態修複、改善棲息地質量和建設生態廊道的重點區域,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內(nei) 社區居民、國家公園管理機構人員生產(chan) 、生活的主要區域,是開展與(yu) 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目標相一致的自然教育、生態體(ti) 驗服務的主要場所。一般控製區除滿足國家特殊戰略需要的有關(guan) 活動外,原則上禁止開發性、生產(chan) 性項目建設活動。同時該《辦法》提出探索一般控製區內(nei) 的經營性項目特許經營製度。特許經營以規範大熊貓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秩序、防止資源環境破壞、促進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ye) 建設、促進國家公園社區可持續發展和原住居民增收為(wei) 目標,通過製定國家公園一般控製區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實行自然資源有償(chang) 使用;鼓勵大熊貓國家公園內(nei) 原住居民利用自有或本集體(ti) 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房屋開展餐飲、住宿、商品銷售等經營服務活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