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疆:讓每個孩子擁有光明的未來
人民日報∣浙江援疆:讓每個(ge) 孩子擁有光明的未來
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到西北邊陲,浙江援疆殘疾兒(er) 童康複救助“啟明行動”,正為(wei) 這些孩子帶來新的希望。2021年8月,浙阿兩(liang) 地共同計劃用3年時間免費對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0至18歲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殘疾兒(er) 童開展康複救助,讓孩子們(men) 重見光明、重獲新聲。
浙江援疆殘疾兒(er) 童康複救助“啟明行動”已進行三期——
讓每個(ge) 孩子擁有光明的未來
看不見或沒有聲音的世界裏,對孩子而言,意味著什麽(me) ?“很害怕。”做完眼科手術,恢複光明的維吾爾族姑娘阿依努爾·艾爾肯這樣回答。
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到西北邊陲,浙江援疆殘疾兒(er) 童康複救助“啟明行動”,正為(wei) 這些孩子帶來新的希望。2021年8月,浙阿兩(liang) 地共同計劃用3年時間免費對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0至18歲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殘疾兒(er) 童開展康複救助,讓孩子們(men) 重見光明、重獲新聲。
2022年3月1日至8日,由浙江省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浙江省殘聯、衛健、教育等部門派出34名由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角膜移植、助聽(視)設備驗配、特殊教育、殘疾人藝術體(ti) 育、康複效果評估等領域專(zhuan) 家組成的工作小組,“組團式”到阿克蘇開展“啟明行動”(三期)項目,共對116名視力、聽力殘疾兒(er) 童開展醫療康複救助,同時選拔殘疾人體(ti) 育藝術苗子,並對一期、二期受助兒(er) 童進行康複效果評估。截至目前,“啟明行動”已進行三期,共救助209名孩子。他們(men) 目前身體(ti) 狀況良好,陸續進行後期康複訓練與(yu) 係統學習(xi) 。
一聲“媽媽”,燃起一個(ge) 家庭的希望
“阿布都!”2021年12月3日,34歲的維吾爾族母親(qin) 月熱木·熱合曼喊著自己小兒(er) 子阿布都薩拉木·賽麥提的名字。這一次,她沒有拍兒(er) 子的肩膀,也沒有正麵喊他的名字,兒(er) 子卻聽到聲音緩緩轉身看向了她。
12月3日是“啟明行動”二期人工耳蝸集中開機的日子。這一天,6歲的阿布都薩拉木·賽麥提第一次聽到了聲音。在醫生的引導下,孩子艱難地喊出了“媽媽”二字,月熱木·熱合曼非常激動。
家住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xiang) 闊庫勒艾日克村的月熱木·熱合曼一家,二女兒(er) 迪麗(li) 孜巴·賽麥提和小兒(er) 子阿布都薩拉木·賽麥提患了同一種病——先天的雙耳感音神經性耳聾。8歲的姐姐,6歲的弟弟,除了會(hui) 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從(cong) 沒說過一句話,甚至一個(ge) 最簡單的詞……
2021年8月,由浙江省委主要領導帶隊的浙江省代表團在阿克蘇地區考察對口援疆工作。當地殘疾兒(er) 童的情況引起了他們(men) 的高度關(guan) 注。聚焦各族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在與(yu)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阿克蘇地區等有關(guan) 部門積極對接後,浙江省委立即作出開展浙江援疆殘疾兒(er) 童康複救助“啟明行動”的決(jue) 定,兩(liang) 地共同製定工作推進方案。
剛開始,很多患兒(er) 家長對孩子做手術存在顧慮,這也是前期一些患兒(er) 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的原因。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組織援疆醫生會(hui) 同當地有關(guan) 部門上門進行一對一宣傳(chuan) 介紹,耐心做好思想工作,一點點消除家長們(men) 的顧慮,讓患兒(er) 得到及時救治。同時,浙江安排2000萬(wan) 元計劃外援疆專(zhuan) 項資金,投入最好的醫療康複資源,將浙江知名醫院、省級康複機構相關(guan) 領域的權威專(zhuan) 家團隊請到阿克蘇。
經過多學科聯合會(hui) 診、聽覺言語和學習(xi) 能力評估等,小迪麗(li) 孜巴和小阿布都符合手術要求。“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需要開顱,植入一個(ge) 電子裝置,由體(ti) 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wei) 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體(ti) 內(nei) 電極係統直接興(xing) 奮聽覺神經來恢複或重建聽覺功能。”經驗豐(feng) 富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er) 童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付勇負責為(wei) 兩(liang) 個(ge) 孩子做手術。
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向兩(liang) 個(ge) 孩子打開,“感謝黨(dang) 和政府,感謝浙江援疆醫生”, 家裏有了歡笑聲,月熱木激動的心情難以言喻。
一個(ge) 行動,讓殘疾兒(er) 童重獲新生
做手術,僅(jin) 僅(jin) 邁出了康複救治第一步。有的孩子長期聽不到聲音,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聲帶已經退化,至少需要1至3年的康複訓練,才能逐漸進行言語交流。如果要恢複成正常人一樣,還要接受係統的學習(xi) 教育。
在總結評估一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阿克蘇地委、兵團第一師黨(dang) 委和浙江省援疆指揮部黨(dang) 委聯合印發“啟明行動”實施意見,按照“一人一檔一策一醫生(康複師)一老師一幹部”模式,實施殘疾兒(er) 童摸排篩查、救治康複、康複救助能力提升、新生兒(er) 出生缺陷預防、特殊教育擴容提質等“五大行動”,完善殘疾兒(er) 童康複救助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阿克蘇地區專(zhuan) 門在啟明學校劃出1600平方米的教室,作為(wei) 地區聾兒(er) 語訓中心及人工耳蝸康複訓練基地。
從(cong) 一期救助23個(ge) 孩子到二期70個(ge) 孩子,“啟明行動”在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救助一人、幫扶一家、影響一片,這正是“啟明行動”力爭(zheng) 形成的局麵。
然而,3年行動結束之後,當地其他的殘疾孩子怎麽(me) 辦?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已經考慮得很深遠——從(cong) “輸血”到“造血”,建立長效機製,為(wei) 當地培養(yang) 一批“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2021年11月23日,依托援疆力量,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被自治區衛健委、殘聯確定為(wei) 自治區第三家重度聾兒(er) 人工耳蝸救助定點手術醫院。擔任該院院長的浙江援疆醫生張雅萍表示,相比傳(chuan) 統的“傳(chuan) 幫帶”,現在我們(men) 更注重“團隊帶團隊”,“不僅(jin) 要培養(yang) 多名手術醫生,還要對麻醉師、護理員等進行係統培訓提升,形成一個(ge) 梯隊。”
阿克蘇地區啟明學校、庫車市特殊教育學校與(yu) 浙江省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浙江特殊教育職業(ye) 學院、浙江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以及6所特殊教育學校組成“浙江—阿克蘇特殊教育發展聯盟”,並簽署校際幫扶協議,啟動特殊教育未來名師培養(yang) 計劃,線上線下開展師資培訓、跟崗培養(yang) 、聯合教研活動等。
浙江省衛健委、殘聯等部門積極動員下屬機構、社會(hui) 組織等捐贈價(jia) 值500多萬(wan) 元的物資,另捐資495萬(wan) 元用於(yu) 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阿克蘇地區已實現縣級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全覆蓋,南疆低視力中心、康複中心等也在加緊籌建。阿克蘇地區組織文明單位開展“啟明行動”誌願服務活動,在生活上、學習(xi) 上和精神上給予這些孩子們(men) 更多關(guan) 愛。
本報記者 胡仁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