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方艙”怎麽樣?來看醫護人員的現場講述
新華社上海4月10日電(記者鄧楠、袁全)“除了常規的醫療工作,安撫家屬情緒也很重要。”湖北援滬醫療隊隊員王豔麗(li) 說。
不久前,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首次開設“親(qin) 子方艙”,采用“親(qin) 子”收治模式,收治2歲到18歲的未成年人,並允許家長進入陪護。
為(wei) 了緩解“親(qin) 子方艙”內(nei) 兒(er) 科醫治與(yu) 護理的壓力,王豔麗(li) 帶領31名武漢兒(er) 童醫院醫護人員入駐。其中,包含呼吸內(nei) 科、心血管內(nei) 科、風濕免疫科等專(zhuan) 科的5名醫生和多名護士,大多數人有過抗擊新冠疫情的經曆,在幫助新冠肺炎患兒(er) 順利康複和臨(lin) 床診斷治療方麵具有豐(feng) 富的經驗。
作為(wei) 醫院呼吸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王豔麗(li) 在2020年武漢抗疫期間,負責新冠肺炎兒(er) 童隔離病房的醫治工作,每輪14天的高強度戰鬥,王豔麗(li) 上了三輪“前線”。
“小孩病了,家長情緒緊張的情況比較多見,完全可以理解,我們(men) 之前都經曆過。”王豔麗(li) 說,“親(qin) 子方艙”開設後,家長能自由選擇陪在孩子身邊,讓他們(men) 安心不少。即便如此,看見孩子們(men) 不舒服,還是有不少家長著急、焦慮。
一次,一名4歲的小男孩突然咳嗽,家長急忙向王豔麗(li) 求助——“醫生,我的孩子咳得厲害,請您快來看看!”正在隔離點內(nei) 巡查的王豔麗(li) 先用儀(yi) 器聽了孩子的心肺,發現問題不大,接著詢問家長咳嗽的情況,多次檢查後,家長仍然十分焦急。
“您給他多喝溫開水,保持觀察。孩子有什麽(me) 不舒服您隨時說,我們(men) 是武漢兒(er) 童醫院的醫生,很有經驗。您要相信我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您心情放鬆了,孩子情緒會(hui) 好一些,病也好得快些。”王豔麗(li) 告訴家長。
不一會(hui) 兒(er) ,又有一名家長反映,7歲的女兒(er) 吐了,身體(ti) 不舒服。王豔麗(li) 查看後,發現孩子精神還不錯,結合問診,王豔麗(li) 認為(wei) 是早餐吃得較多,加上孩子情緒有些緊張所致。
諸如此類的情況時有發生,王豔麗(li) 和隊友們(men) 鼓勵孩子們(men) 在公共空間跳繩、健身、多活動,同時安慰部分較緊張的家長,讓他們(men) 不要太著急。
醫療隊的一對“90後”雙胞胎姐妹——宋儷(li) 嬋和宋儷(li) 娟,還在同一天遇到了兩(liang) 對雙胞胎患者。“謝謝你們(men) 來上海幫忙,在這裏遇見真是緣分,咱們(men) 拍照留個(ge) 紀念吧!”一旁陪護的家長提議。
“大白阿姨,明天你們(men) 還要來啊!”二人換班時,孩子們(men) 十分不舍。
“我們(men) 在巡視護理時,多跟孩子、家長聊幾句,就能讓他們(men) 的心情好一些,這也有助於(yu) 他們(men) 打敗病魔。”宋儷(li) 嬋說。
“目前方艙內(nei) 收治的未成年人大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或是輕症,我們(men) 會(hui) 盡力保證他們(men) 的生活,調節心情,相信很快他們(men) 都會(hui) 康複出艙。”王豔麗(li) 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