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聯名款”徽菜賦新意 文化在舌尖“口口相傳”

發布時間:2022-04-11 16: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發的片兒(er) 狀皮肚、竹蓀用金色的濃湯煨煮,接著海參、鵪鶉蛋在沸湯中“打個(ge) 滾兒(er) ”,再拿80度的水給鮮鮑魚“衝(chong) 個(ge) 澡”,“排隊”備用。取鍋倒入雞濃湯,挨個(ge) 兒(er) 進鍋,加上熟雞絲(si) 、熟豬肚和石耳在鍋中燴製收汁,起鍋裝盤後用焯熟的菜心與(yu) 枸杞加以點綴,五顏六色、濃香四溢。

  【解說】日前,記者見到安徽省現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尹親(qin) 林時,他剛忙完當天的疫情防控誌願工作,隨後便走入自己的工作室,潛心研究現代徽菜,並現場展示這道徽菜經典名菜李鴻章養(yang) 生燴的製作工藝。

  【解說】尹親(qin) 林介紹說,相傳(chuan) 1896年李鴻章出訪時,為(wei) 宴請美國賓客而無意中創製這道李鴻章大雜燴,1988年中國名菜譜安徽卷,它入選為(wei) 地方風味。曾拜魯菜大師王義(yi) 均為(wei) 師的尹親(qin) 林,深諳魯菜吊湯三昧,於(yu) 是他將魯菜的吊湯技法對這道傳(chuan) 統菜進行改良創新。

  【同期】安徽省現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尹親(qin) 林

  我們(men) 2016年正好是中美文化旅遊年,我們(men) 去了美國,把李鴻章養(yang) 生燴分了幾次製作和呈現。

  我們(men) 有信心有這個(ge) 實力,讓這道菜肴在美國120年以後,讓我們(men) 的國際友人能品嚐到不一樣的味道,不一樣的中國,不一樣的安徽。

  【解說】尹親(qin) 林告訴記者,安徽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以曆史名人命名的菜很多,李鴻章大雜燴、包公宴席、胡適一品鍋……近年來,隨著大眾(zhong) 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及社會(hui) 倡導培養(yang) 勤儉(jian) 節約習(xi) 慣,破除餐飲奢侈浪費等不良習(xi) 俗,名人菜正從(cong) “高閣”走向親(qin) 民,不斷推陳出新,“文化味”十足的名人菜已入尋常百姓家。

  【同期】安徽省現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尹親(qin) 林

  名人菜也是一種文化的傳(chuan) 承,這種文化它用味覺文化來傳(chuan) 承它。這樣讓一代一代的烹飪工作者,包括我們(men) 的食客能記住這種情懷,留住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讓這種飲食文化能得到更多人更多食客和社會(hui) 的認可。

  張俊 儲(chu) 瑋瑋 安徽合肥報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