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少“也知”黃金香,這屆年輕人為什麽愛買金?

發布時間:2022-04-12 14:44:00來源: 新京報

  “年少不知黃金香,錯把黃金當俗物”,然而當下很多正值年少的90後、95後,卻把這句話改為(wei) “年少不知黃金香,現在越買(mai) 越上癮”。近年來,買(mai) 黃金成為(wei) 年輕人消費的“新風潮”,越來越多的“Z世代”走進金店,並在小紅書(shu) 、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ti) ,分享自己的“買(mai) 金”經驗。不過,比起投資金條,這屆年輕人更愛的是黃金首飾。

  在小紅書(shu) 平台上,搜索“黃金”關(guan) 鍵詞,可以找到超300萬(wan) 條種草筆記,其中,關(guan) 於(yu) 周大福的筆記數量超過50萬(wan) 條,周生生超過46萬(wan) 條,六福珠寶超過20萬(wan) 條,黃金項鏈、手鐲、戒指等相關(guan) 筆記條數都在10萬(wan) +,超過了知名國際珠寶配飾品牌卡地亞(ya) 、蒂芙尼以及施華洛世奇、潘多拉等。而古法金手鐲、麥穗戒指、蜂巢戒指等款式,也成為(wei) 人氣頗高的網紅爆款。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120噸,與(yu) 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37%,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12%,其中,黃金首飾711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45%,較2019年同期增長5%。另外,《2021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shu) 》顯示,國內(nei) 的黃金珠寶消費主力已朝年輕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的消費群體(ti) 中,25-35歲人群占比高達75%。

  年輕人買(mai) 黃金首飾能“賺錢”嗎?

  這屆年輕人為(wei) 什麽(me) 熱衷於(yu) 買(mai) “黃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隨機采訪了五六位近期考慮購買(mai) 黃金首飾,或者已經“入坑”的90後消費者,他們(men) 幾乎都談到了“保值”。孫瑩今年28歲,據她介紹,大學畢業(ye) 後,每年都給自己買(mai) 2-3件黃金首飾,過生日或者紀念日時,男友和家人也會(hui) 送她金項鏈或者金手鐲,現在已經擁有約10萬(wan) 元的黃金首飾。她表示,以前喜歡買(mai) 一些國際時尚配飾品牌,一款戒指或者項鏈也要好幾千元,但材質都是玻璃或者925銀、銀鍍金等,過段時間就會(hui) 磨損掉色,覺得不值。“黃金首飾能保值,我前年買(mai) 的一支古法手鐲才1萬(wan) 出頭,前不久再去看同款,已經近2萬(wan) 了。”

  另一位95後的北京消費者張雪雪坦言,這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收入不穩定,有危機感,上周過生日時,本來想給自己買(mai) 一條蒂芙尼項鏈作為(wei) 禮物,但猶豫再三還是換成了同價(jia) 位的周大福首飾,“與(yu) 925銀相比,足金能保值,心裏也踏實點兒(er) 。”

  近十年來,黃金價(jia) 格一直呈上升趨勢。2013年年初,國際金價(jia) 大幅下跌,從(cong) 過去的347.2元/克跌至294元/克,當時“中國大媽們(men) ”掀起了全球範圍的黃金搶購熱潮;2016年,金價(jia) 全年上漲逾8%,此後幾乎一路“飆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6年8月15日周大福足金價(jia) 格為(wei) 365元/克,2022年4月7日周大福足金價(jia) 格已達512元/克。張雪雪感歎,她年初逛周大福時金價(jia) 還是470元/克,“不到三個(ge) 月,一款20多克的吊墜就貴了1000多元。”

  “富時做首飾,窮時當盤纏”,在傳(chuan) 統觀念中,黃金一直具有保值功能。那麽(me) ,時下流行的黃金首飾是否真的能保值呢?

  周衛曾在珠寶行業(ye) 工作多年,他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黃金首飾實際上並不具備強投資性。“首先,黃金首飾本身的單價(jia) 要高於(yu) 金條;其次,黃金首飾需收取高額工費,根據品牌款式,每克費用從(cong) 幾十元到上百元的都有,一款古法金手鐲工費甚至高達3000多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北京崇文門一家周大福專(zhuan) 櫃遇到兩(liang) 位30歲上下的女性顧客,她們(men) 在試戴一款傳(chuan) 承係列黃金手鐲,售價(jia) 不到兩(liang) 萬(wan) 元,其中工費為(wei) 1680元。交流中,這兩(liang) 位顧客提到,黃金首飾可以投資保值。銷售人員建議,如果單純考慮保值,不如購買(mai) 金條,他表示,當日黃金飾品單價(jia) 為(wei) 512元/克,店內(nei) 金條單價(jia) 隻需502元/克,而且不收工費。但最後女顧客還是購買(mai) 了一款近兩(liang) 萬(wan) 元的黃金手鐲。

  獨立時尚谘詢師雪筠認為(wei) ,近年來,投資保值型消費在年輕群體(ti) 中成為(wei) 一種趨勢,包括球鞋、大牌手袋、珠寶、手辦甚至盲盒。“10年前,你去買(mai) 奢侈品包,隻會(hui) 關(guan) 注它的專(zhuan) 櫃價(jia) 格及設計款式,而現在年輕人買(mai) 包,會(hui) 關(guan) 心它能否保值,即二手市場的價(jia) 格。”在小紅書(shu) 、抖音等平台,有很多內(nei) 容是關(guan) 於(yu) 哪些奢侈品能保值的,小紅書(shu) 上僅(jin) “LV最值得買(mai) 的包”就有上萬(wan) 條筆記。孫瑩坦言,她除了喜歡黃金首飾,也會(hui) 研究大牌包的二手市場價(jia) 格,“盡量選能保值的款式,有些大牌包專(zhuan) 櫃價(jia) 達一兩(liang) 萬(wan) 元,二手市場隻有千元,我就不會(hui) 買(mai) 。”雪筠指出,一方麵,這幾年各種二手平台、中古店在國內(nei) 興(xing) 起,年輕消費者既是買(mai) 家又是賣家,因此越來越關(guan) 注消費品的投資價(jia) 值;另一方麵,奢侈品牌屢屢漲價(jia) ,也讓消費者對商品的“保值”能力更加敏感。不過,她也坦言,“Z世代”所謂的保值,更多是對標珠寶飾品消費,而不是真的做黃金投資,“這其中更多是心理滿足。”

  古法金高級不“土豪”,年輕人願意為(wei) “顏值”買(mai) 單

  除了青睞黃金的保值、變現功能,接受采訪的幾位90後消費者幾乎全部提到,當下黃金首飾的“顏值”很高,包括設計時尚、高級、不土氣等,其中,以古法金人氣最高,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小紅書(shu) 上看到,很多人在曬自己收藏的古法金首飾,相關(guan) 筆記超過8萬(wan) 條。

  今年30歲的王偉(wei) 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前不久她和母親(qin) 一起去買(mai) 結婚“三金”(金戒指、金手鐲、金項鏈),一開始看了傳(chuan) 統工藝的金飾,“我嫌造型土氣,想改成卡地亞(ya) 的鑲鑽手鐲,但是老人比較堅持傳(chuan) 統。”後來逛到周大福和老鋪黃金,一眼看中了古法金首飾,“啞光質感低調又高級,沒有普通黃金那種閃閃的土豪感,鏤空鑲鑽工藝也非常精致。”據她介紹,母親(qin) 一開始有點兒(er) 猶豫,覺得工費太高,“但我願意為(wei) 顏值買(mai) 單。”另外,90後的黃金愛好者孫瑩表示,她收集的黃金首飾幾乎全是古法金,包括人氣頗高的古法黃金手鐲、古法鑲鑽吊墜、葫蘆吊墜、戒指等。采訪中,不少金飾零售商均表示,這幾年古法黃金飾品銷售更好,年輕人買(mai) 得更多。

  周衛介紹,古法金在時下十分流行,采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古老鑄金工藝,磨砂的啞光感很高級,備受年輕人推崇。“2018年前後,古法黃金開始在國內(nei) 珠寶市場流行,2019年春節周大福古法金手鐲成為(wei) 爆款,古法金也成為(wei) 熱銷的金飾種類。目前,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知名黃金珠寶品牌,都有古法黃金首飾係列。”

  另外,黃金首飾的設計也越來越時尚,一些網紅款頗受年輕人喜愛,比如蜂巢戒指、魚鱗戒指、麥穗戒指、小金磚項鏈等。一些年輕人還在社交媒體(ti) 上分享黃金首飾的時尚搭配方法,比如疊戴網紅款黃金戒指、項鏈,或者為(wei) 黃金吊墜搭配個(ge) 性編織繩等。周大福、六福珠寶幾家門店的銷售人員均表示,很多年輕女孩會(hui) 拿著小紅書(shu) 、微博上的圖片來找潮流款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位於(yu) 王府井的一家六福珠寶門店看到了十多款設計時尚的黃金耳環,乍一看以為(wei) 是18k金,後來店員告知這也是足金,隻是運用了新工藝。周衛介紹,這是時下非常流行的5G、5D硬足金,硬度是普通足金的4倍,可以做各種設計造型。《2021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shu) 》顯示,當前以國潮、古法、文化IP為(wei) 代表的文化黃金,漸漸取代傳(chuan) 統金飾,成為(wei) 國內(nei) 黃金珠寶市場上的新風口,其中,古法工藝類和硬金類產(chan) 品的金店主推占比分別達到了87.79%和87.32%。在周衛看來,這兩(liang) 年黃金飾品之所以受“Z世代”歡迎,與(yu) 黃金工藝的創新有直接關(guan) 係。“傳(chuan) 統足金太軟,無法進行複雜的設計,因此長久以來市麵上的款式都比較陳舊單一。”他指出,隨著黃金工藝技術不斷研發創新,硬金、古法金等新工藝給黃金首飾設計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時尚透明度創新中心FTIC創始人楊大筠則表示,黃金珠寶消費趨於(yu) 年輕化,主要因為(wei) “Z世代”熱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對傳(chuan) 統美學有一定品鑒能力,對中華民族文化富有認同感。他指出,“Z世代”喜歡黃金的背後,最深層次原因是民族自信,“中國崛起帶來的改變,不僅(jin) 是經濟層麵,也包含意識和價(jia) 值觀領域,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崛起。”在他看來,黃金首飾火爆的本身也體(ti) 現了文化反流,即傳(chuan) 統文化用新設計手法表現出來,並用新價(jia) 值觀重新塑造,“這也就是我們(men) 所說的國潮,國潮興(xing) 起轉變了年輕人的消費偏好,他們(men) 更願意為(wei) 國產(chan) 品牌、中國設計買(mai) 單,黃金首飾也因此建立了與(yu) 年輕消費群體(ti) 的聯係。”

  賺取工本費,本土黃金珠寶企業(ye) 最大痛點是沒有“品牌溢價(jia) ”

  “Z世代”愛上黃金首飾,最大受益者無疑是周大福、周生生、老鋪黃金、中國黃金等知名黃金珠寶企業(ye) 。財報顯示,周大福珠寶集團2022財年上半年的營業(ye) 額為(wei) 441.86億(yi) 港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上升至44.72億(yi) 港元,其中“黃金首飾及產(chan) 品”占周大福營收的比重超過70%;周生生2021財年營業(ye) 收入219.88億(yi) 港元,同比增長47%,淨利潤為(wei) 6.43億(yi) 港元,同比增長18%;老鳳祥2021年營收淨利均呈現雙位數增長,營業(ye) 總收入586.91億(yi) 元,同比增長13%,淨利潤為(wei) 18.76億(yi) 元,同比增長18%;中國黃金2021年實現營業(ye) 收入約507.58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淨利潤約8.01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中國黃金表示,期內(nei) 營業(ye) 收入及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為(wei) 公司黃金產(chan) 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德勤谘詢此前發布的《2021年奢侈品全球權力報告》顯示,周大福以約458.62億(yi) 元的總銷售額,成為(wei) 全球第十大奢侈品公司。換句話說,周大福僅(jin) 僅(jin) 憑借黃金首飾,就與(yu) LVMH集團、開雲(yun) 集團、雅詩蘭(lan) 黛集團、愛馬仕、香奈兒(er) 等並肩而立。

  今年1月,周大福董事總經理陳世昌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2021年4月至9月,“Z時代”和“千禧一代”貢獻了周大福“傳(chuan) 承”係列銷售額的56%以上。據悉,2022財年上半年,周大福“傳(chuan) 承係列”古法黃金零售額在中國內(nei) 地黃金產(chan) 品零售額中的占比達43.3%。

  “Z世代”雖然熱衷於(yu) 購買(mai) 黃金,但是他們(men) 對黃金品牌的忠誠度似乎沒有那麽(me) 高。很多年輕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men) 選擇黃金首飾時,首先會(hui) 關(guan) 注款式,其次是價(jia) 格,最後才是品牌。“前幾年,我會(hui) 鎖定周大福和老鋪黃金的古法金。”孫瑩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現在幾乎所有黃金品牌都在做古法金,每家款式都差不多,就會(hui) 貨比三家,“誰家工費便宜、優(you) 惠力度大,就買(mai) 誰家。”雪筠也指出,現在黃金首飾的設計雖然有很大突破,但各個(ge) 品牌仍沒有招牌產(chan) 品誕生,不像國際珠寶品牌那麽(me) 有辨識度,比如卡地亞(ya) 的love係列手鐲、蒂芙尼的鑰匙項墜、梵克雅寶的四葉草係列等,“未來,產(chan) 品原創設計能力必將成為(wei) 黃金珠寶企業(ye) 獲得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一。”

  其實,這幾年周大福、老鋪黃金、老鳳祥等頭部黃金珠寶企業(ye) ,都非常關(guan) 注“Z世代”的消費習(xi) 慣和審美偏好,加強國潮、傳(chuan) 統文化、IP跨界合作等原創設計,並結合新零售及線上渠道進行新型營銷推廣,讓產(chan) 品更出圈,更符合當下年輕消費群體(ti) 的需求。比如,2020年老鳳祥國潮時尚“藏寶金係列-繡風華”首發上市,將古法、刺繡、琺琅、花絲(si) 與(yu) 黃金結合,頗受年輕人歡迎。為(wei) 了迎合年輕消費者,周大福特別推出時尚珠寶品牌MONOLOGUE,並且頻頻跨界,聯名過的品牌和IP包括故宮、大英博物館、Hello Kitty、名偵(zhen) 探柯南、迪士尼、可口可樂(le) 、永璞咖啡、奧特曼等。

  在楊大筠看來,包括頭部企業(ye) 在內(nei) 的本土黃金珠寶企業(ye) 需要徹底轉型——從(cong) 賣貴金屬本身轉向賣品牌附加值。“本土黃金珠寶企業(ye) 的最大痛點是沒有品牌溢價(jia) ,利潤隨著黃金價(jia) 格波動而增減,無法通過品牌價(jia) 值來影響市場。”他認為(wei) ,無論是老鳳祥還是周大福,盈利模式依然是傳(chuan) 統收益,未能實現品牌收益。“比如,蒂芙尼的925銀飾賣得比金子還貴,而黃金首飾賣的還是黃金,企業(ye) 隻賺一點工費,即使如周大福、老鋪黃金等知名企業(ye) ,工費比較貴,但你買(mai) 一款兩(liang) 萬(wan) 元的鐲子,能有2000多的工費就很高了。”

  “目前,我們(men) 隻能說某一款金飾賣得好,其外觀、形象專(zhuan) 利、獨特設計是否能成為(wei) 品牌DNA,並傳(chuan) 承下去呢?”楊大筠建議,當下正值本土黃金珠寶品牌發展的最好時機,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和國潮元素受到“Z世代”青睞,黃金珠寶企業(ye) 應加快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辨識度,將品牌文化植入年輕消費者心中,成為(wei) 生活方式的代表。“未來一輪的市場競爭(zheng) 中,中國也會(hui) 出現蒂芙尼、卡地亞(ya) 這樣有影響力的黃金珠寶品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