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一季度淡季不淡 龍頭公司擴產景氣度仍可期
本報記者 何文英 見習(xi) 記者 張曉玉
“公司從(cong) 去年四季度開始產(chan) 能逐漸遞增,到今年3月份,金剛線產(chan) 能已經從(cong) 之前的20萬(wan) 公裏/月提升到100萬(wan) 公裏/月,現在公司訂單飽滿,產(chan) 能幾乎滿負荷運行。”4月12日,在岱勒新材忙碌的生產(chan) 車間裏,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用於(yu) 切割光伏矽片的金剛石線,即便產(chan) 能已經大幅提高,但絕對產(chan) 出量難以滿足大客戶的需求,主要客戶經常出現催單情況,看來,公司下一步擴產(chan) 勢在必行。
岱勒新材作為(wei) 光伏行業(ye) 上遊企業(ye) ,從(cong) 其訂單火爆滿產(chan) 滿銷的狀態可見光伏行業(ye) 景氣度。《證券日報》記者在多方采訪中進一步印證,今年一季度光伏行業(ye) 需求持續火爆,龍頭企業(ye) 紛紛擴產(chan) ,行業(ye) 整體(ti) 呈現出淡季不淡的跡象。
產(chan) 業(ye) 鏈上市公司擴產(chan) 忙
今年以來,國內(nei) 光伏裝機需求向好,出口快速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1月份至2月份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9億(yi) 千瓦,同比增長7.8%。
光伏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為(wei) 上述宏觀數據提供了更詳細的注腳。主營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的通威股份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與(yu) 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0.53億(yi) 元至43.53億(yi) 元,同比增長478%至514%;光伏設備供應商岱勒新材一季度歸屬淨利約1320萬(wan) 元至1420萬(wan) 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扭虧(kui) ;主要產(chan) 品為(wei) 半導體(ti) 光伏材料及組件的中環股份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公開表示,進入2022年以來,下遊需求不斷提升,公司根據市場供需和上下遊價(jia) 格變化調整各生產(chan) 環節排產(chan) 計劃,稼動率逐月提升。
隨著光伏產(chan) 業(ye) 鏈景氣度持續上行,相關(guan) 上市公司也紛紛將擴充產(chan) 能提上議程。今年3月份隆基股份公告稱,擬投資195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20GW單晶矽棒和切片項目、30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及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特變電工計劃在新疆昌吉準東(dong) 產(chan) 業(ye) 園區投資建設20萬(wan) 噸多晶矽項目,總投資約176億(yi) 元。
此外,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中來股份等企業(ye) 也相繼宣布簽訂重大投資協議或對外投資公告,擬擴大矽棒、矽片、電池、矽料等環節的產(chan) 能。其中,晶澳科技3月8日公告稱,擬在未來6年投資約100億(yi) 元建設“綠色光伏新能源基地”。同日,公司募資不超50億(yi) 元的定增方案獲得了中國證監會(hui) 核準批複。
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頭部企業(ye) 的擴產(chan) 主要還是基於(yu) 市場需求或者對於(yu) 未來行業(ye) 的預期,因為(wei) 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潔能源在整個(ge) 能源結構占比逐漸增大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所以為(wei) 了爭(zheng) 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各大企業(ye) 紛紛擴產(chan) 。”
淡季不淡三大原因
光伏產(chan) 業(ye) 為(wei) 何淡季不淡?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大幅擴產(chan) 是否會(hui) 造成產(chan) 能過剩?專(zhuan) 家對這些問題給予詳細解讀。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出台對光伏板塊而言是重大利好和長期加持。“光伏作為(wei) 綠色能源是我國未來電源結構調整的重點方向,是目前逆周期調節政策的重要落點之一,光伏板塊實現了淡季不淡。”
對於(yu) 今年一季度光伏行業(ye) 淡季不淡的原因,武廷棟認為(wei) ,“主要有三方麵的因素:一是國內(nei) 需求旺盛,矽料的大幅上漲產(chan) 生連鎖反應抬高發電成本,使得去年大型電站的需求被抑製或者被延期,因此一季度存在補裝需求。二是歐洲需求旺盛,但受製於(yu) 海運運力不足的原因,導致產(chan) 品不能及時交付。隨著今年海運運力緩解、產(chan) 品及時交付,歐洲的需求在一季度表現旺盛。三是因為(wei) 印度市場4月1日要開始對中國的電池和組件征收高關(guan) 稅,導致一季度有一部分搶裝或者存貨,從(cong) 而帶動一季度的需求。”
雖然對於(yu) 光伏行業(ye) 的高景氣度預判一致,但北京特億(yi) 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還是對正在升溫的光伏產(chan) 業(ye) 提出了一些建議,“傳(chuan) 統化石能源價(jia) 格暴漲,能源安全危機再次敲響警鍾,全球範圍內(nei) 對於(yu) 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隨之高漲,這些都進一步催化了光伏行業(ye) 的需求,全球光伏裝機規模很可能超過之前很多機構的預測,矽料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相對可控,但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的產(chan) 能過剩現象始終存在,屬於(yu) 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需要控製好產(chan) 能釋放能力和周期。”
岱勒新材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目前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的產(chan) 能確實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不過,產(chan) 業(ye) 鏈在全麵擴產(chan) 過程中整個(ge) 產(chan) 能的釋放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nei) 金剛線產(chan) 品不會(hui) 出現過度飽和狀態,現階段品質穩定、性能優(you) 良且能大規模保障供應的產(chan) 能仍然存在缺口。(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