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種樹的錢自己掙!杭州8歲男孩當了半天“跑腿小哥”

發布時間:2022-04-18 11:50:00來源: 錢江晚報

  領養(yang) 班級樹需要40元,8歲男孩劉駿風和媽媽商量:這錢自己掙 “駿風跑腿”上線,鄰居快樂(le) 助陣

  昨天周日,8歲的杭州男孩劉駿風沒有睡懶覺,早上7點半還沒到,就已經出門直奔電梯。

  風風火火的,孩子要去幹啥?掙錢種樹。

  小駿風就讀於(yu) 藍潤天使外國語實驗學校,二年級了。

  最近,所在班級要領養(yang) 班級樹,每個(ge) 孩子要出40塊。班裏有倡議,劉駿風也和媽媽商量了一下,這筆錢要自己掙出來。

  怎麽(me) 掙?

  “駿風跑腿”上線,幫鄰居代收快遞,代丟(diu) 垃圾……收一點點“跑腿費”。

  “明天點上幾十個(ge) 外賣

  爭(zheng) 取讓你兒(er) 子種上一片森林”

  周六晚9點,孩子媽媽就把這事的由來發在了他們(men) 所在的濱江區官河錦庭小區業(ye) 主群裏。

  說完,又發了一個(ge) 詳細的服務價(jia) 格表——

  代扔垃圾1元1次,代取外賣1元1次,樓下買(mai) 菜1元1次,小區周圍商鋪代買(mai) 早餐1元1次;

  代取快遞就複雜點,1次1-2件,收1元;1次3-5件,收2元;1次6-10件,收5元。

  服務時間是周日早上半天,7點到12點。

  鄰居們(men) 頓時樂(le) 了,紛紛表示支持。“這個(ge) 真好!”還有的鄰居說“這麽(me) 便宜”。媽媽馬上發了個(ge) 捂著臉又露出一隻眼睛的調皮表情。

  “怎麽(me) 下單?”馬上有人問了。

  一頓私聊,開張了。“明天點上幾十個(ge) 外賣,爭(zheng) 取讓你兒(er) 子種上一片森林。”一位鄰居叔叔風趣地說。

  又有鄰居說,要注意安全啊,媽媽馬上接話,“明天全程口罩,消毒洗手液隨身裝著。”

  寫(xie) 得密密麻麻的紙

  鄰居委托的任務還真不少

  昨天一早,在鄰居們(men) 熱烈的“雲(yun) 圍觀”下,“駿風跑腿”開張。第一單是幫一戶鄰居丟(diu) 垃圾,孩子按照約定時間,在鄰居家門口撿起垃圾袋。

  此時,孩子眼前一亮:門口的白色架子上還有一個(ge) 紅包。打開一看,裏麵是兩(liang) 個(ge) 1元硬幣。

  小劉讓媽媽收好紅包,風一樣跑進電梯,下樓再跑幾百米,來到小區垃圾房。

  ……

  早上8點不到,小駿風已經在曲徑通幽的小區道路上跑了好幾個(ge) 來回,鄰居叔叔阿姨們(men) 都在為(wei) 他打氣。媽媽發上來他疾風一般奔跑的背影,鄰居叔叔們(men) 發出了“衝(chong) 衝(chong) 衝(chong) ”的卡通表情。

  還有鄰居叔叔發上來他看到的預訂單,一張寫(xie) 得密密麻麻的紙,委托任務還真不少,除了扔垃圾和取快遞,還有五花八門的代買(mai) 早餐訂單,買(mai) 肉包菜包、買(mai) 鹵蛋、買(mai) 油條豆漿……還有委托買(mai) 鹽的。

  想參加這個(ge) 活動支持小朋友的鄰居真不少,還有人打趣:“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得上。”

  小駿風還收到一些意外驚喜,有的家門敲開以後,出來的叔叔不但送上了精美的立體(ti) 賀卡,還說自己的女兒(er) 一年級,希望以後也有機會(hui) 一起做這樣的活動,很有意思呢。

  真的有好多鄰居在為(wei) 孩子加油打氣。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帥氣的風衣,安全感滿滿的口罩防護,7點30分準時的門鈴響起,還有多出來的預付費用退還和說明,來自已經順利交付的第一單用戶的八心八箭好評。”

  “好能幹啊,要注意安全啊。”

  駿風掙到45塊錢

  超額完成任務

  一位鄰居告訴小時新聞記者,“我住進來第7年,這是業(ye) 主群最和諧的一次對話,大家都在幫小朋友達成心願,這種氛圍太好了。”

  小駿風的媽媽問孩子累不累,他說累是累的,但是也很快樂(le) 。“我看他還是蠻享受這個(ge) 過程的。”

  中午11時50分,媽媽在群裏表示,這次“駿風跑腿”即將結束,還表示下午算好賬要公示一下——今天駿風到底掙了多少錢?

  “駿風說他要就這件事寫(xie) 一篇周記。”

  等待孩子寫(xie) 周記的時候,媽媽算好了收入:今天掙到了45塊錢,超額完成了任務!

  其實,掙到錢還是其次,小朋友的毅力和社交能力是給媽媽最大的驚喜。“我兒(er) 子平時蠻活潑的,偶爾會(hui) 羞澀一下。最近我看他是越來越敢跟陌生人交流了,前些日子在江邊騎自行車,他看到別的騎友,還敢上去問人家車子的情況呢。”

  孩子的成長,就是這樣一次次給我們(men) 驚喜,對嗎?隻要家長在注意安全防護的同時敢放手。

  本報記者 陳蕾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