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媽”打包員堅守崗位:打包奶粉尿不濕時格外上心
兒(er) 子才幾個(ge) 月大,我卻堅守崗位保障供應
打包奶粉尿不濕時我格外上心
蔡後芬
我來自雲(yun) 南文山,今年29歲,來上海打拚3年了,如今在菜鳥的嘉定天貓商超的倉(cang) 庫工作,是一名打包員。用戶下單的商品通過揀貨、歸類後運到打包處,我負責將商品妥善打包好,以免配送過程中的磕碰,然後運上貨車由快遞員送到大家手中。我老公也在倉(cang) 庫裏工作,他在三樓揀貨,我在一樓打包,剛好是流程上的一頭一尾。
我們(men) 的工作並不複雜,原本覺得自己就是一顆小小“螺絲(si) 釘”,但突發的疫情卻加深了我對職業(ye) 的認同感。
疫情前,我們(men) 一家人住在倉(cang) 庫附近的村子裏,兒(er) 子才幾個(ge) 月大,我和老公上班的時候,就由公婆照看,但隨著疫情的升級,倉(cang) 庫為(wei) 了安全考慮要求員工閉環管理。當時的我特別為(wei) 難,畢竟兒(er) 子還小,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實在舍不得離開他,但是為(wei) 了更多家庭,我們(men) 夫妻倆(lia) 最終決(jue) 定回到倉(cang) 庫,回到工作崗位上。
打包的時候,我格外留心嬰兒(er) 奶粉和尿不濕。作為(wei) 一個(ge) 新手媽媽,我看到奶粉就會(hui) 想起自家孩子,也能對下單的媽媽感同身受:寶寶奶粉不夠了,當媽媽的怎麽(me) 能不心急?想到這裏,我就會(hui) 打包得更快些更細心些。
倉(cang) 庫還加強了防疫消毒措施。我們(men) 上班首先就是消毒、測體(ti) 溫,每天還要進行抗原自測,隔段時間還有街道派人來做核酸檢測。我還聽說,現在配送貨車的司機進園區之前,都要在門上貼封條,以確保園區與(yu) 外界封閉管理,貨車在進門前和裝貨後還要進行兩(liang) 次消毒。
我們(men) 離開家已經快一個(ge) 月了,工作苦點累點沒什麽(me) ,但心裏真的很掛念兒(er) 子。我現在每天在吃飯或者下班後跟公婆微信視頻,在手機上看看寶貝兒(er) 子,感覺永遠看不夠。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我也可以早點回家,緊緊抱住兒(er) 子不撒手。
講述時間:2022.4.7 本報記者 查睿 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