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呂永龍:綠色中國要講好小鎮故事
中新網福建三明4月18日電 (龍敏 鄭江洛)正直福建生態省建設20周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環境與(yu) 生態學院院長呂永龍教授18日在福建三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中國要講好小鎮故事。
呂永龍以瑞士小鎮達沃斯為(wei) 例介紹,環境容量極其有限、交通極其不方便的達沃斯就是因為(wei) 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使得一個(ge) 偏僻的小鎮一方麵能夠發展經濟,另一方麵保持綠色的自然環境。“中國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如同達沃斯這樣的小鎮。”
在呂永龍眼中,位於(yu) 三明市將樂(le) 縣高唐鎮的常口村就是很好的樣本。正是受益於(yu) 青山綠水帶來的發展紅利,常口村吃上了生態飯,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明星村。去年,常口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林順領到了中國編號為(wei) “0000001”的碳票,涉及該村3197畝(mu) 生態公益林,經第三方評估測算,監測期碳減排量12723噸。其中,2723噸碳減排量,當天就被福建通海鎳業(ye) 科技有限公司以4.0845萬(wan) 元人民幣的價(jia) 格買(mai) 走。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成就舉(ju) 世矚目。但呂永龍說,在極其有限的環境容量範圍內(nei) ,存在大量的生態環境問題,這類生態環境風險如果處置不當將影響社會(hui) 穩定和進步。“我們(men) 不得不選擇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即要走綠色發展道路。”
呂永龍指出,綠色發展應包含三個(ge) 方麵的指標:第一,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社會(hui) 經濟和生態效益;第二,不排放或者少排放對人體(ti) 和環境有毒有害的汙染物質;第三,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也就是建立低碳社會(hui) 。
他進一步指出,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速度非常快,但城市化也引起一係列問題。推進城鄉(xiang) 融合與(yu) 生態現代化要在法規方麵確保戰略決(jue) 策的環境影響大為(wei) 減少;從(cong) 生態適宜性角度變革耕種模式,建立生態緩衝(chong) 區,解決(jue) 水土流失問題,提升生產(chan) 效率和生態效益;推動城鄉(xiang) 綠色基礎設施一體(ti) 化建設;通過知識-技術創新-綠色產(chan) 業(ye) 聯盟,建立一個(ge) 綠色循環社會(hui) 。
“綠色發展需要人人參與(yu) ,對於(yu) 每個(ge) 人的綠色生活要提供行動指南。”呂永龍舉(ju) 例道,如新西蘭(lan) 對每個(ge) 人的行為(wei) 、每一步行動都有具體(ti) 的指南。“如果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能有這樣深刻的意識,建設綠色社會(hui) 就有希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