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央廣時評】堅持“動態清零” 保障民生所需

發布時間:2022-04-20 10:59:00來源: 央廣網

  3月以來,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局麵。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國要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毫不動搖,把保障民生所需放在至關(guan) 重要位置,牢牢守住生活生產(chan) 物資供應和醫療保障的底線。

  首先,要保證物流通暢。各地要全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為(wei) “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chan) 業(ye) 循環”提供堅實保障;要按照黨(dang) 中央部署,加快推廣使用統一互認的通行證,做到全國互認;及時協調解決(jue) 貨車通行問題,保障貨車司機基本生活。

  其次,要保障物資供應。疫情防控形勢越緊張,越要保障好蔬菜食品、就醫配藥等基本民生需求。一是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釋放產(chan) 能,在嚴(yan) 格做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複工複產(chan) 率,保證生活物資供應充足。二是各地各社區、各街鎮要想方設法解決(jue) 配藥用藥問題,如適當增加單次配藥用量,方便群眾(zhong) 。三是建立應急救助電話和“綠色通道”,加強統一調動、管理。

  再者,要發動社會(hui) 力量。在當下各地基層幹部、一線人員已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發動全社會(hui) 力量,多途徑、多方式地配送生活物資,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到達率。配送環節要壓實各平台主體(ti) 責任,對快遞員、外賣員實行嚴(yan) 格的每日核酸檢測;收貨環節要積極組織、安排誌願者力量,打通“最後100米”的堵點。

  最後,要支持民間互助。一是要發動群眾(zhong) ,摸清需要重點保護的特殊群體(ti) 的具體(ti) 情況。老年人、嬰幼兒(er) 、孕產(chan) 婦、殘障人士,不光需要基本生活物資,也需要鄰裏的關(guan) 愛和幫助。二是要鼓勵居民與(yu) 居委會(hui) 保持密切聯係,從(cong) 正規渠道團購物資,在日常生活中互幫互助,配合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總之,多些暖心舉(ju) 措實招,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才能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平穩運行雙勝利。(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李勤餘(yu)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