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畢節市委員會:聚智聚力助發展 同心同向奔小康
(同心築小康)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員會(hui) :聚智聚力助發展 同心同向奔小康
中新網貴陽4月22日電 題: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員會(hui) :聚智聚力助發展 同心同向奔小康
作者 石小傑 鞏彥良
中共十八大以來,農(nong) 工黨(dang) 貴州省畢節市委員會(hui) 發揮優(you) 勢特色,深化上下聯動,整合內(nei) 外資源,在醫療幫扶、科技興(xing) 農(nong) 、助學助教等方麵發力,助力畢節試驗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在2021年12月17日召開的各民主黨(dang) 派、工商聯、無黨(dang) 派人士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hui) 上,農(nong) 工黨(dang) 貴州省畢節市委員會(hui) 獲得“先進集體(ti) ”稱號。
“從(cong) 1986年首倡幫扶大方縣的‘候鳥計劃’開始,農(nong) 工黨(dang) 與(yu) 畢節市已攜手走過30餘(yu) 年。”畢節市政協副主席、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主委湯洪敏告訴中新網記者,“30餘(yu) 年傾(qing) 情幫扶,櫛風沐雨、薪火相傳(chuan) ,農(nong) 工黨(dang) 與(yu) 畢節市在烏(wu) 蒙山區同心築夢,共奔小康。”
“同心助醫”惠民生 健康送到家門口
“治療效果非常好,沒想到鎮衛生院也能做結石手術。”在大方縣達溪鎮衛生院接受治療的村民楊麗(li) 對中新網記者說。通過遠程醫療平台,達溪鎮衛生院邀請縣醫院醫生會(hui) 診,成功解決(jue) 了楊麗(li) 膀胱內(nei) 那顆直徑近2厘米的結石。
大方縣是農(nong) 工黨(dang) 中央定點幫扶縣,近年來,農(nong) 工黨(dang) 中央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協調各方資源,打造“同心助醫”工作品牌,幫助大方縣完成33個(ge) 鄉(xiang) 鎮309個(ge) 村衛生室的標準化、規範化改造。
“在農(nong) 工黨(dang) 的大力幫扶下,我院設立了外科、婦幼保健科、中醫科、婦產(chan) 科、公共衛生科等科室。”大方縣達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周開說,“醫院目前可獨立完成疝氣、痔瘡、剖宮產(chan) 、闌尾炎等手術,能提供覆蓋8萬(wan) 人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為(wei) 了讓民眾(zhong) 在家門口享受到優(you) 質的醫療條件,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近年來還組織開展各類培訓、講座82場,培訓醫技人員、鄉(xiang) 村醫生1850人次,提升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專(zhuan) 業(ye) 能力與(yu) 素質。
“培訓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同時,每個(ge) 月我們(men) 都會(hui) 邀請統一戰線黨(dang) 派專(zhuan) 家服務團、醫療服務組深入各個(ge) 鄉(xiang) 鎮,讓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市級專(zhuan) 家的醫療服務。”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專(zhuan) 職副主委劉發誌告訴中新網記者。
聚焦產(chan) 業(ye) 促發展 傾(qing) 情幫扶結碩果
羊場鎮地處大方縣城東(dong) 南,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於(yu) 基礎設施缺失和生存環境惡劣,“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雲(yun) 深霧鎖”是當地曾經盛行的俚語。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行。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領導班子成員多次深入羊場鎮各村(社區)進行實地調研,並結合羊場鎮鄉(xiang) 情、資源條件和區位優(you) 勢,因地製宜推動中藥材種植。
“冬蓀種了幾千平米,天麻我種有一百來畝(mu) 嘞。”羊場鎮新田村村民田基能邊攪拌翻動菌棒原材料邊說。田基能是新田村的中藥材種植大戶,僅(jin) 靠冬蓀和天麻,他一年就能收入10多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
通過成立新健富民農(nong) 業(ye) 發展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新田村累計投資資金472萬(wan) 餘(yu) 元,帶領民眾(zhong) 發展冬蓀種植700餘(yu) 畝(mu) ,生產(chan) 菌種150噸。一業(ye) 旺,百業(ye) 興(xing) 。在合作社帶動下,民眾(zhong) 還自發種植魔芋70多畝(mu) 、辣椒100餘(yu) 畝(mu) ,新田村孕育出的“寶貝”越來越多,正逐步走出一條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
羊場鎮黨(dang) 委委員魏碧波表示,新田村是羊場鎮中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的發展縮影,許多村寨依靠中藥材種植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feng) 收,民眾(zhong) 端起了“綠飯碗”,吃上了“生態飯”。
“除了在羊場鎮推廣中藥材種植以外,我們(men) 還在納雍縣化作鄉(xiang) 益新村推廣種植黃柏,2.2萬(wan) 餘(yu) 株黃柏的種植為(wei) 57戶農(nong) 戶共249人帶去了一份保障。”劉發誌說。
架起教育“彩虹橋” 同心築夢深山間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教育先行。近年來,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積極對大方縣開展教育精準扶貧調研,實地了解當地各個(ge) 學校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教學管理和課程開設等情況,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困難。
“目前已經協調引進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新建改擴建鄉(xiang) 鎮學校、幼兒(er) 園,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學生提供優(you) 質的學習(xi) 環境。”劉發誌介紹,其中,5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新建羊場鎮隴公同心小學。
走進被譽為(wei) 花園式最美鄉(xiang) 村小學的羊場鎮隴公同心小學,四周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布置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線遠程課堂更是給這個(ge) 偏遠山區的鄉(xiang) 村學校帶來新氣象。
“全校師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學和學習(xi) ,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隴公同心小學校長何文芳激動地說,“學校還設立了少年宮,並開設書(shu) 法、美術、音樂(le) 等課程,豐(feng) 富了學生們(men) 的課餘(yu) 生活,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發展。”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要陣地”,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教學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學習(xi) 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為(wei) 有效提升鄉(xiang) 鎮教師的業(ye) 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xiang) 教育差距,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還積極協調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抽調6名骨幹教師到對口幫扶鄉(xiang) 鎮的小學進行教師培訓交流,通過現場上課演示、研討交流學習(xi) 、指導學科建設等方式指導培訓教師,為(wei) 學生提供更優(you) 質的教育教學服務。
“上下聯動齊發力,情係烏(wu) 蒙譜新篇。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將持續紮實做好農(nong) 工黨(dang) 中央及農(nong) 工黨(dang) 全國各級組織幫扶大方的聯絡聯係服務工作。”湯洪敏告訴中新網記者,在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的新征程中,農(nong) 工黨(dang) 畢節市委會(hui) 將積極投身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hui) 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