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這十年丨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成就與進展

發布時間:2022-04-26 09:0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成就與(yu) 進展

  新華社記者白陽、齊琪

  立法數量大幅增加、法律體(ti) 係日益完備、立法形式更加豐(feng) 富……25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成就與(yu) 進展。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獲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不斷完善,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不斷完善

  全麵依法治國,立法工作是基礎。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副主任許安標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截至4月20日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新製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guan) 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現行有效法律292件。

  “與(yu) 上一個(ge) 十年相比,我們(men) 新製定的法律數量增加三分之一,修改的法律數量增加近2倍,通過有關(guan) 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增加1.5倍。”他說。

  其中,重點領域基礎性、綜合性、統領性法律相繼出台,推動法律體(ti) 係內(nei) 部進一步體(ti) 係化、係統化。針對新興(xing) 領域風險點、空白區,及時出台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重要法律,防範化解市場風險。加強涉外領域立法,積極應對涉外安全風險,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2015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上,立法法作出多處修改。這次修改的一個(ge) 重要調整,是完善了立法體(ti) 製,普遍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許安標表示,立法法修改後,地方立法主體(ti) 由過去的不到100個(ge) 增加到353個(ge) ,立法主體(ti) 的數量大幅增加,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浦東(dong) 新區法規等重要地方法規陸續製定,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增添了新形式。

  不斷加強憲法實施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全麵依法治國的總依據。許安標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一係列的製度措施,普及憲法意識、加強憲法實施。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一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關(guan) 於(yu) 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jue) 定,將12月4日設立為(wei) 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活動。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關(guan) 於(yu) 實行憲法宣誓製度的決(jue) 定,由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選舉(ju) 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hui) 、法院、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都要進行憲法宣誓。

  下位法的內(nei) 容與(yu) 上位法不一致、與(yu) 憲法規定不符合,不僅(jin) 不利於(yu) 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的實現,也對憲法權威造成影響。

  “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憲法監督製度。”許安標說,十年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共接收各類報送備案的規範性文件14261件,其中行政法規365件,監察法規1件,司法解釋630件,地方性法規12897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製定的法律報送備案368件。同時,推動地方人大常委會(hui) 將同級的“一府一委兩(liang) 院”製定的規範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範圍,做到“有件必備”。

  對於(yu) 發現存在違憲違法問題的規範性文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製定機關(guan) 及時修改或者廢止。十年來,累計推動、督促製定機關(guan) 修改、廢止各類規範性文件2萬(wan) 餘(yu) 件,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治統一。

  以立法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連著民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立法工作緊盯社會(hui) 發展需要和群眾(zhong) 生活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先後通過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在金融安全、社會(hui) 治安、食品藥品、生態環境、網絡犯罪、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作出修改完善。在民法領域,2020年通過的民法典,對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高空拋物、民間借貸、霸座、緊急救助等問題,作出了針對性的規定。國家安全、衛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統領性法律相繼出台,為(wei) 社會(hui) 發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以生態環境為(wei) 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xie) 入憲法,製定了7部法律,修改了17部法律,環境保護基本製度逐步完善。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經濟法室主任嶽仲明介紹,針對社會(hui) 治理難點,我國不斷完善打擊治理特定領域的專(zhuan) 門法律“精準施策”。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正在審議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加強對這一領域的治理力度。

  “推進房地產(chan) 稅立法”是“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的利益。對於(yu) 這一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立法進程,嶽仲明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一次會(hui) 議已作出關(guan) 於(yu) 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chan) 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jue) 定,明確試點期限是五年,自國務院試點辦法印發之日起算。

  “通過授權決(jue) 定、改革決(jue) 定保障改革先行先試依法有序進行,積累試點經驗,形成製度成果,再製定和修改完善相關(guan) 法律,這是新時代立法工作的一個(ge) 顯著特點。”他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