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市開始投放100噸政府雞蛋儲備

發布時間:2022-04-27 11:2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31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hui) 召開。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dong) 在會(hui) 上就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情況進行通報,目前本市主要商超門店客流穩定,貨架充足。各大商超、生鮮電商日備貨均達到平常的5倍以上。

  7家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

  蔬菜上市量環比增11%

  據介紹,昨日本市新發地、大洋路等7家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2.52萬(wan) 噸,環比增長11%,其中新發地批發市場上市量達到2.26萬(wan) 噸,為(wei) 同期曆史高位。

  在價(jia) 格上,除部分蔬菜受產(chan) 地轉換斷茬、品種逐步退市等原因出現上漲外,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豬肉交易量68.8萬(wan) 公斤,環比增加18.2%,價(jia) 格有所上漲;雞蛋交易量49.3萬(wan) 公斤,環比增加13.3%,價(jia) 格小幅上漲;糧油市場交易量及價(jia) 格穩定,儲(chu) 備充足。

  針對近日市民需求旺盛的情況,趙衛東(dong) 表示,本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強化監測,確保及時應對。在日監測和日分析機製基礎之上,該局監測頻率加大到每日4次,分別在9點、13點、17點和21點,對批發市場的上市量、采購量,超市等零售網點貨架現狀、補貨情況等進行時點監測和分析,及時掌握市場動向。

  同時,向本市7家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和8家大型連鎖超市派出駐場員,隨時掌握貨源組織、交通和交易秩序等現場情況,靠前協調,及時解決(jue) 問題,目前從(cong) 全市狀況看,主要商超門店客流穩定,貨架充足。

  此外,派出巡查員,對連鎖門店、網點和前置倉(cang) 供應情況進行現場巡查,實地了解末端供應實時情況,針對個(ge) 別品種銷售較快的現象,加強指導協調,及時補貨。

  各大商超日備貨

  均達到平常的5倍以上

  在組織貨源方麵,組織新發地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與(yu) 主要貨源地對接,積極組織貨源入京,其中,新發地批發市場25日早7點至26日早7點運輸蔬菜的進場車輛由前日同時間段的4380輛增加至4918輛,上市量由25日的1.92萬(wan) 噸增長到26日的2.26萬(wan) 噸,增加3400噸,特別是針對群眾(zhong) 需求較大的部分蔬菜品類加大調運力度,圓白菜、胡蘿卜和大白菜日上市量為(wei) 1350噸、1250噸和1200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2.9%、127.3%和60.0%。

  目前,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與(yu) 各主產(chan) 地渠道溝通順暢,供應穩定。“後續我們(men) 將繼續指導組織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直營直供店和電商平台等加大產(chan) 地直采,進一步穩定供貨渠道。”趙衛東(dong) 說。

  在零售端,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hui) 在25日向超市發、京客隆、物美等全市重點連鎖保供企業(ye) 發出“抗疫防控、責任當先”的倡議,各大商超日備貨均達到平常的5倍以上。同時,針對市場需求旺盛的現狀,各零售企業(ye) 加強了“點對點”監測補貨機製,采取每日多次配送、適時延長營業(ye) 時間、自然閉店等措施。利用直營直供企業(ye) 300餘(yu) 輛蔬菜直通車,在日常供應保障基礎上,根據相關(guan) 區的需求,昨日向封控小區和有需求的社區共配送52車次的生活必需品,保障居民消費需求。

  本市昨起開始投放

  政府雞蛋儲(chu) 備100噸

  在電商方麵,京東(dong) 集團米麵糧油等可滿足60天周轉,叮咚買(mai) 菜、美團買(mai) 菜等生鮮電商通過招募新人、跨區調配、與(yu) 第三方快遞物流企業(ye) 合作等方式,多方籌措人力,按照平時5倍以上的量加大備貨和不間斷補貨,提升倉(cang) 儲(chu) 分揀生產(chan) 和配送服務能力,滿足居民在線購物需求。

  趙衛東(dong) 表示,針對雞蛋市場需求情況,經批準,市商務局已於(yu) 昨日開始投放政府雞蛋儲(chu) 備100噸,進一步滿足消費需求,目前各項生活必需品政府儲(chu) 備充足。針對近期電商平台訂單激增、市民反映電商平台訂單擁擠的情況,趙衛東(dong) 建議,可充分利用好周邊線下商超網點,采取線下購物方式,把線上下單的空間盡可能留給封控區的市民,方便他們(men) 下單購買(mai) 。

  文/本報記者 解麗(li) 武文娟 王斌 李澤偉(wei)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