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內,我們向陽而生
作為(wei) 上海疫情中最可愛的一群人,誌願者們(men) 活躍在包括方艙醫院在內(nei) 的每一個(ge) 城市角落。他們(men) 堅守在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這座城,以及這座城中的每一個(ge) 人。
最近,在由山東(dong) 省援滬醫療隊接管的上海漕寶路方艙醫院,越來越多的“艙友”陸續出院了。他們(men) 中,也有很多誌願者——也就是說,他們(men) 既是患者,也是醫護人員的朋友和助手。
下麵,就讓我們(men) 聽聽他們(men) 在方艙內(nei) 的真實生活感受吧……
誌願者139號:“小宇宙”,上海人,大一學生
4月13日淩晨2點,我抵達了漕寶路方艙醫院。在入口登記時,我毫不猶豫地在登記表“是否願意成為(wei) 誌願者”那一欄上打了勾,雖然我知道,臨(lin) 近的期末考試還沒複習(xi) 好,身體(ti) 也沒有痊愈。在給自己登完記後,我還幫同小區的一位阿姨完成了登記,她也算是我入住方艙後結識的第一位“艙友”吧。
經曆了一整天的大雨,我暗自慶幸,這個(ge) 由體(ti) 育館改建的方艙完全不用擔心會(hui) 漏水。雖然各種條件都沒家裏好,但也沒預想的那麽(me) 糟。在方艙內(nei) 生活的這些日子裏,我們(men) 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布置許願牆,同時也為(wei) 努力為(wei) 艙內(nei) 的老人和小孩提供誌願服務。
有人調侃:“青春才幾年,疫情占兩(liang) 年。”這兩(liang) 年的疫情,也算是我們(men) 青春難忘的記憶吧。在參加誌願服務的過程中,艙內(nei) 發生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希望和愛的力量,大家仿佛都在向陽而生。
4月16日晚,服用了醫療隊給大家精心調製的中藥後,我感覺身體(ti) 狀態好了許多。果然,第二天就接到了出艙通知,要和方艙裏新結識沒幾天的朋友們(men) 說再見了。盡管有些舍不得,但我相信,離開方艙的我們(men) 還會(hui) 有機會(hui) 再次相遇,而疫情也一定會(hui) 早日結束!
誌願者34號:“財牛”,吉林人,公司員工
前行的路上會(hui) 遇到很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men) 去學習(xi) 、珍視。進入方艙的十多天裏,我結識了山東(dong) 援滬醫療隊和誌願者團隊的兄弟姐妹,他們(men) 每個(ge) 人都給我帶來很多溫暖和感動。
我是第一個(ge) 加入艙內(nei) 誌願者團隊的患者,見證了它從(cong) 無到有建立和運行的過程。在這個(ge) 團隊裏,我學到了很多,比如樂(le) 觀、努力、堅持和互助。
感謝醫療隊的悉心照顧。醫護人員怕我的營養(yang) 跟不上,給我帶了很多吃的喝的——我知道,這些都是他們(men) 從(cong) 自己嘴裏省出來的。有一天,我突然發起燒來,每個(ge) 班次的醫護人員都來細心查看我的情況,給我量體(ti) 溫、找藥品,給與(yu) 我最好的照顧。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會(hui) 盡力幫我解決(jue) 困難。他們(men) 都是最可愛的人!
時光依舊溫暖。待疫情散去,讓我們(men) 暫時放下忙碌,舉(ju) 杯歡聚,共賞明月。
誌願者004號:“豹大哥”,上海人,職業(ye) 不詳
4月9號進入漕寶路方艙醫院做隔離治療後,醫生把我安排在004號床。剛來的時候,有些發燒,出汗嚴(yan) 重。在醫護人員的精心嗬護下,我的症狀很快好轉,隨後就加入了方艙誌願者的行列。
在我們(men) 的方艙裏,有一支“送禮小分隊”。每天,醫護人員都會(hui) 把從(cong) 山東(dong) 老家帶過來、舍不得吃的零食跟特產(chan) 帶進艙,領著我們(men) 誌願者一起分發給方艙的病友。每天早上5點半左右,我負責配合醫護人員叫醒病友做核酸,然後再配合其他誌願者分發早餐。
最有意義(yi) 的是,我們(men) 在二號樓打造出一塊“許願牆”來,讓病友和醫護人員寫(xie) 下自己的心願和憧憬。記得93床小姐姐畫下的“大白”特別傳(chuan) 神特別棒。短短幾天的時間,我們(men) 這批誌願者就跟醫護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誌願團隊也從(cong) 開始的6~7人增加到後來的80多人。
當誌願者“小宇宙”在群裏告訴我們(men) ,說醫生通知他可以出院了,我心裏既開心又有點失落——開心的是他很快地戰勝了病毒,失落的是一個(ge) 好兄弟就要離開誌願團隊了。不過,我很快調整好情緒,陪他收拾好私人物品,建議他留下方艙誌願者的袖標作為(wei) 紀念。
感謝醫護團隊的精心照顧,感謝廣大醫護人員為(wei) 上海戰疫作出的貢獻……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康快樂(le) !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靳昊、張蕾、章正通訊員高金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