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係列述評之四

發布時間:2022-05-05 13:58: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述評|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ti) ——落實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係列述評之四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要求,要穩住市場主體(ti) ,對受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的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

  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地落細紓困幫扶政策,加大力度優(you) 化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ti) “青山常在”,我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就有牢固支撐。

  為(wei) 困難行業(ye) 紓困出真招實招

  近期,國內(nei) 疫情多發,經濟運行中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一些接觸性行業(ye) 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ye) 衝(chong) 擊較大。部分地區生產(chan) 一度按下“暫停鍵”,一些重點產(chan) 業(ye) 穩定運行麵臨(lin) 壓力。服務業(ye) 領域尤其是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等聚集性接觸性行業(ye) ,承受著來自成本與(yu) 市場的雙重壓力,麵臨(lin) 的經營困難尤為(wei) 突出。

  關(guan) 鍵時刻,14部門出台43項政策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在推出10項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的同時,聚焦餐飲業(ye) 、零售業(ye) 、旅遊業(ye) 、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ye) 、民航業(ye) 等聚集性接觸性行業(ye) ,分別提出有針對性的紓困措施,並針對市場主體(ti) 反映的疫情防控措施層層加碼等問題,對各級政府嚴(yan) 格科學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提出具體(ti) 要求。

  從(cong) 設立1000億(yi) 元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開辟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到要求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推動銀行盡快放貸,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從(cong) 房租減免、平台傭(yong) 金減免到加大失業(ye) 保險支持穩崗和培訓力度,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ye) 用電實行階段性優(you) 惠政策……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聚焦靶點,為(wei) 特困行業(ye) 紓困解難。

  部分地區生產(chan) 一度放緩,給工業(ye) 特別是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穩定運行帶來挑戰。“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ye) 、關(guan) 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進一步聚焦堵點卡點,出台保供穩產(chan) 的真招實招。

  當下,各部門各地正加力施策:工信部搭建了汽車、集成電路、醫療物資等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調平台,集中資源優(you) 先保障重點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交通運輸部聚焦物流堵點卡點問題,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ye) 、重點問題,保障物流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23條政策舉(ju) 措加大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努力確保重點企業(ye) 穩定生產(chan) 、重點行業(ye) 穩定運行、重點區域有效運轉。

  截至4月28日,上海市首批666家“白名單”企業(ye) 複工率86.8%。4月22日至28日,全國15家重點汽車企業(ye) 集團日均產(chan) 量達到4.5萬(wan) 輛,較前一統計周期提高70%。

  “當前工業(ye) 生產(chan) 承壓、服務業(ye) 困難情況尚未得到有效緩解。下一步,將針對突出困難加大紓困保障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shu) 長趙辰昕表示,抓緊落實工業(ye) 、服務業(ye) 等領域相關(guan) 政策措施,同時研究采取更大力度舉(ju) 措,盡最大可能推動工業(ye) 和服務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營業(ye) 。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采取“點對點”幫扶措施,確保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關(guan) 鍵環節、重點企業(ye) 運行安全。

  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解“燃眉之急”

  中小微企業(ye) 尤其是個(ge) 體(ti) 工商戶規模較小,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也更容易受到疫情衝(chong) 擊。麵對此輪疫情,一些企業(ye) 日常經營被打亂(luan) ,不少商戶現金流吃緊。越是關(guan) 鍵時刻,政策越要從(cong) 實際出發,解“燃眉之急”。

  當前,各部門各地正在資金支持、用工生產(chan) 、公共服務等方麵協同發力,推動各種扶持政策形成合力。

  減稅降費,“真金白銀”到位早一點,企業(ye) 的生機與(yu) 活力就多一分。

  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明確,要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實施好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這是對切實減輕市場主體(ti) 負擔作出的進一步部署,當務之急要確保“組合拳”盡快落地顯效。

  今年以來,財政部已出台20多項稅費支持政策。目前,各項政策正加快實施。截至4月28日,全國已辦理微型企業(ye) 存量和其他行業(ye) 增量留抵退稅6256億(yi) 元。

  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將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政策擴大到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截至4月20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已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1萬(wan) 億(yi) 元以上。

  “不少政策是製度性、持續性的,多年實施下來,累積效應就會(hui) 越來越大,企業(ye) 減負也會(hui) 越來越明顯。”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誌勇說。

  成立專(zhuan) 班解決(jue) 企業(ye) 生產(chan) 要素保障等問題;將相關(guan) 企業(ye) 員工納入免費核酸檢測人群、降低企業(ye) 用水用電用氣成本;暢通就業(ye) 服務和政策申領在線辦理,“降、緩、返、補”援企穩崗;加力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挖掘市場促進供需平衡……市場主體(ti) 最需要的,正成為(wei) 政策措施最重要的著力點。

  昆明市市場監管係統各單位推出“一把手走流程”,各部門“一把手”化身“政務服務體(ti) 驗員”;湖北當好“金牌店小二”,在土地保障、用工用能、行政審批等方麵加強協調……多地主動將服務延伸到企業(ye) “家門口”,“扶上馬、送一程”。

  眼下,從(cong) 中央到各地各部門正加緊研究出台更有針對性的舉(ju) 措,細化實化已確定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受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的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紓困幫扶力度。同時,深入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工作,努力減輕企業(ye) 負擔的長效機製正加快建立完善。

  “企業(ye) 對眼下的困難鬆一口氣,就能為(wei) 後續的發展積一分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說,著力解決(jue) “急難愁盼”,把紓困舉(ju) 措落實到點上,就能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穩定社會(hui) 預期、增強市場主體(ti) 應對困難的底氣。

  為(wei) 市場主體(ti) 強“向好預期”

  超1.5億(yi) 戶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韌性所在,是保就業(ye) 、保民生和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guan) 鍵力量。維護好各類市場主體(ti) 穩定發展的環境、建立起穩定向好的預期很重要。

  強化基礎製度供給,更大力度優(you) 化營商環境——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以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完善,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4月19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會(hui) 議聚焦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進省以下財政體(ti) 製改革……一係列舉(ju) 措旨在為(wei) 塑造線上線下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生態充實製度保障。

  市場主體(ti) 登記管理條例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施行首月全國新設市場主體(ti) 295萬(wan) 戶,增長19.3%。

  加大力度扶持創新,助市場主體(ti) 積蓄持久發展的活力——

  總額度2000億(yi) 元!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將設立科技創新專(zhuan) 項再貸款。人民銀行明確,支持企業(ye) 範圍包括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等。

  從(cong) 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到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再培育3000家以上,推動工業(ye) 互聯網與(yu) 製造業(ye) 加速融合……更好地聚焦創新內(nei) 核,為(wei) 企業(ye) 前行裝上“推進器”。

  堅定信心、攻堅克難,認真落實好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精神,將政策舉(ju) 措落實落細,全力以赴穩住市場主體(ti) ,就能贏得未來。(記者張辛欣、趙文君、周圓、戴小河)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