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碾壓密室逃脫、劇本殺,“頂流”露營的輕奢時代

發布時間:2022-05-07 14:13:00來源: 新京報

  這項傳(chuan) 統的小眾(zhong) 運動,不僅(jin) 破圈成為(wei) 當下最熱戶外項目,而且燃起“燒錢”之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

  今年五一假期,露營成了戶外“頂流”。

  一頂帳篷、一把折疊椅、一塊天幕、一塊空地,有了這些,基本就可以張羅起一場說走就走的“露營”。在各類社交平台上,與(yu) 露營有關(guan) 的照片、帖子早已刷了屏,在某生活方式分享平台,關(guan) 於(yu) “露營”的帖子也已超過200萬(wan) 篇。

  實際上,早在清明小長假中,“露營”無疑是大熱主題之一。受“露營熱”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消費迅速走俏。一周內(nei) ,僅(jin) 天貓榜單上的天幕帳篷銷量便達4.5萬(wan) 件,海底撈等餐飲企業(ye) 也試水半成品燒烤外賣,布局戶外餐飲。

  如今,露營開啟輕奢風時代。

  有報告稱,露營已碾壓密室逃脫、劇本殺等遊戲,變成了95後的最愛。這項傳(chuan) 統的小眾(zhong) 運動,不僅(jin) 破圈成為(wei) 當下最熱戶外項目,而且燃起“燒錢”之風——此前玩家通常隻攜帶帳篷、睡袋,現在都是開車前往比較舒適的環境,甚至有氛圍燈、咖啡機等較為(wei) 小資的物品。

  受年輕人追捧,早在2015年砸近百萬(wan) 元打造露營地的鄧麗(li) (化名)開始頻繁接到訂單。幾乎每到周末,她的露營地都擠滿各地玩家。

  鄧麗(li) 告訴記者,露營地客單價(jia) 在1000元左右,複購率為(wei) 30%,頻率最高的能達到十多次。但很快,自己營地設備無法匹配年輕人的需求。“年輕人對露營的要求、設備配套更為(wei) 精致。”

  露營有何魅力?熱潮背後,露營地運營真有想象中那般輕鬆,也是一個(ge) 不錯的掘金地嗎?

  Z時代湧入:邊享受大自然,邊社交

  浙江杭州周邊一處戶外露營地裏,林靜(化名)興(xing) 奮地搭著帳篷,朋友在一旁的草地上擺放桌椅,男友不斷地翻滾著燒烤架的肉串。當一切都收拾妥當,期待已久的露營旅程正式開始了。

  “第一次去露營是國慶節,沒想到立即愛上這種生活。”林靜告訴記者,自己每次刷到露營視頻時,總會(hui) 對UP主置身戶外的愜意生活心生向往,但工作緣故平時少有機會(hui) 接觸露營,如今難得有假期滿足願望,自然不會(hui) 錯過。

  “和三四個(ge) 朋友盡情在草地上玩耍,晚上聽著音樂(le) ,吃著烤串,喝著啤酒。睡在帳篷裏抬頭就能看到月亮,運氣好還能看到繁星,盡情享受離開城市喧囂的安寧時光。”林靜說。

  同樣熱衷戶外生活的95後小雀(化名)告訴記者,自己越來越不滿足僅(jin) 是透過屏幕觀看他人分享的露營視頻,決(jue) 定也去體(ti) 驗一把,“誰知道一嚐試就‘陷’進去了。現在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hui) 拉上朋友前去露營。”

  有著同樣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露營這項“最親(qin) 近自然”的休閑方式,迅速成為(wei) 當下Z時代群體(ti) 所青睞的度假選擇。

  “來露營的人群明顯以年輕人為(wei) 主,通常會(hui) 占據八成以上。”在重慶周邊經營露營生意的鄧麗(li) 告訴記者,每到節假日都會(hui) 看到在草地上玩耍的年輕身影。

  《中國露營市場行業(ye) 淺析報告》數據顯示,露營人群年齡主要分布在20-50歲,人群類型也以熱愛戶外活動的驢友群體(ti) 為(wei) 主,但同時也包括熱衷出行遊玩的情侶(lv) 、家庭及個(ge) 人等。

  市場熱度隨著年輕人湧入不斷攀升。窮遊網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露營熱度增長了303.5%。根據小紅書(shu) 數據,僅(jin) 是在2021年五一假期的前三天,平台上“露營”搜索量同比增長230%,出現了29萬(wan) 多篇相關(guan) 筆記。而在國慶期間,相關(guan) 筆記數量同比增長高達1116%。

  “露營不僅(jin) 能放鬆身心,還能認識很多平時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朋友。”事實上,露營所帶有的社交屬性,更是讓年輕人為(wei) 之動心。小雀和男朋友正是通過一次露營認識,此後彼此又相約去了幾次露營,兩(liang) 人自然地走到一起。

  根據《2021 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shu) 》,年輕人可以在無壓力的環境中進行真誠的交流,進而建立起高質量的社交關(guan) 係。同時在露營過程中容易找到興(xing) 趣一致的朋友。其所調研人群中,78%的95後表示,露營過程中交的新朋友相處得更久。

  “在大自然的環境下,大家更容易打開心扉和朋友交流溝通。”林靜說,盡管才去了兩(liang) 次,卻認識不少新朋友,對自己擴大社交圈也有著極大幫助。

  躋身“破產(chan) 消費”新三寵

  要購置一套完整的露營裝備,並不便宜。

  在林靜的購物清單上,詳細地記錄著每一筆開支,包括帳篷、天幕、折疊椅、睡袋、卡斯爐等裝備,前前後後花費了差不多四五千元。如果算上露營行程所花費的來回路費以及場地費用,還要多支付上千元。“這些都隻是入門比較便宜的,不少老玩家的裝備動輒上萬(wan) 元。”

  露營走紅,讓戶外裝備水漲船高。貝殼財經記者登錄淘寶平台以“露營”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看到,約有數百家商鋪銷售相關(guan) 商品,其中帳篷、睡袋等裝備按照材質、品牌、功能的不同,價(jia) 格從(cong) 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而海外品牌價(jia) 格更貴,不乏近萬(wan) 元。其他配套裝備價(jia) 格則大多在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

  “自2020年開始,生意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在四川經營著一家戶外用品店的劉飛(化名)說,最初店裏就是賣一些帳篷等商品,後來逐漸發現無法滿足當下消費者需求。不少新玩家除了購買(mai) 必備用品外,還會(hui) 選購不少周邊商品。

  劉飛告訴記者,之前的露營傾(qing) 向於(yu) 重裝徒步的戶外項目,玩家出於(yu) 體(ti) 能考慮,通常隻攜帶帳篷、睡袋。而如今新玩家更偏好於(yu) 輕奢露營風,都是開車前往比較舒適的環境,所準備的物品也相對較多,甚至有氛圍燈、咖啡機等較為(wei) 小資的物品。

  “每次選擇露營裝備時,雖然知道有些東(dong) 西不一定實用,但總會(hui) 忍不住去看看,然後抱著‘說不準就用上了’的想法下單。”小雀告訴記者,這些年自己購買(mai) 了兩(liang) 三萬(wan) 元的戶外裝備,每次出去露營感覺就像是在搬家。

  不得不承認的是,正是這些新玩家湧入,推動著露營裝備市場爆發。

  “現在訂單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接單量增長了80%。”在浙江一家戶外用品生產(chan) 工廠工作的大華(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這兩(liang) 年國內(nei) 市場興(xing) 起讓工廠銷量爆發,幾乎隨時能接到露營地打來的訂單電話,2020年8月到2021年5月工廠銷售額破億(yi) 元,“按照市場發展趨勢估算,產(chan) 銷量或許會(hui) 得以更大的爆發。”

  2021年天貓6·18消費大數據顯示,“露營、垂釣和衝(chong) 浪”已超越宅家的“手辦、盲盒和電競”,成為(wei) 90後“破產(chan) 消費”新三寵。根據蘇寧易購大數據,國慶節前三天,露營裝備銷量同比增長76%,其中受玩家追捧的“天幕”類帳篷銷量同比增長178%,而野餐墊銷量也同比增長58%。《2021年-2025年中國戶外露營行業(ye) 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稱,戶外露營行業(ye)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或將於(yu) 2026年達到150億(yi) 元。

  受市場利好,不少行業(ye) 公司得以迅猛發展。以A股上市公司牧高迪為(wei) 例,據媒體(ti) 報道,其2018至2019年期間內(nei) 銷渠道營收在1.5億(yi) 元左右,但在2021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23億(yi) 元,大增86.53%。

  迎合年輕人“輕奢”需求,粗放露營“不香了”

  在鄧麗(li) (化名)看來,露營的風潮確實越刮越大了。

  早在2015年,喜歡戶外運動的鄧麗(li) 和丈夫在老家砸下近百萬(wan) 元,租了塊麵積為(wei) 20畝(mu) 的空曠場地,打造起露營地生意。

  “彼時國內(nei) 專(zhuan) 用於(yu) 露營的場地並不多。”鄧麗(li) 向貝殼財經記者回憶稱,戶外露營盡管多年前在國內(nei) 就已興(xing) 起,但最初階段受製於(yu) 場地、天氣、裝備等客觀因素,很多人在嚐試過一兩(liang) 次後就放棄了。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早期的露營場所大多是在山間或者溪水旁。條件也相對落後,往往還會(hui) 受天氣變化而出現各種狀況。鄧麗(li) 印象深刻,一次她和朋友在帳篷睡得正香時,突然聽見外麵傳(chuan) 來嘈雜的聲音,起床後才知道露營地突遭暴雨,雨水將露營的物品全部打濕,無奈之下隻能匆匆收拾行李開車回家。

  “盡管露營早在國內(nei) 興(xing) 起,但市場真正爆發是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年輕人認識到家庭和生活的重要性,開始選擇在節假日陪同朋友、家人回歸自然。”鄧麗(li) 說,這一認知將露營生意徹底推向高潮。

  受年輕人追捧的利好,鄧麗(li) 和同行們(men) 開始頻繁接到訂單。露營地的客單價(jia) 在1000元左右,複購率為(wei) 30%,不少客戶每年的露營次數都在四五次以上,頻率最高的能達到十多次。“如果時間長點的假期則早早就有客人谘詢下單。2021年8月下旬就已經接到國慶節的訂單,剛到9月中旬,就被全部訂滿。”

  不過,鄧麗(li) 發現自己營地的設備無法匹配年輕人的需求。“年輕人對露營的要求、設備配套更為(wei) 精致。不再單純將其視為(wei) 戶外運動,更傾(qing) 向於(yu) 戶外休閑。當露營走向大眾(zhong) 化後,之前粗放的模式就會(hui) 逐漸被精細化的模式替代。”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初嚐試露營的年輕人更希望場地運營方能提供各項設備,以達到“拎包入住”的效果。甚至不乏玩家表示晚上並不希望住在帳篷,隻是用類似場景進行拍照打卡。

  “以前去體(ti) 驗過比較粗放型的露營。條件相對艱苦,天氣炎熱不說,野外蚊子也多,根本沒辦法忍受。”小雀告訴記者,而現在這種更像是享受生活,兩(liang) 相對比下,肯定選擇後者。

  為(wei) 了迎合這一群體(ti) 的需求,鄧麗(li) 在自己的牧場搭起了木屋,還特意購置了幾輛廢棄的房車,以讓玩家夜裏有更多的住宿選擇。同時配置除了基本的帳篷、睡袋、燒烤架等設備外,她還購置了無線音響、天文望遠鏡、淋浴房等設備,“營地內(nei) 部配齊設施,玩家不需要準備任何東(dong) 西,一切都由露營地服務商提供。”

  “露營地必須摒棄傳(chuan) 統簡陋的裝備,轉而營造精致且齊全的環境,這或許才能吸引到更多新玩家。”劉飛說。

  受益於(yu) 市場熱潮推動,露營地也成為(wei) 香餑餑。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nei) 共有2.1萬(wan) 家露營地相關(guan) 企業(ye) ,2020年新注冊(ce) 企業(ye) 7933家,同比增長331.6%,2021年前5月新注冊(ce) 6957家,同比增長286.5%。

  成本投入上百萬(wan) 元,露營是門好生意?

  “以前從(cong) 業(ye) 者大多都是戶外愛好者以及專(zhuan) 業(ye) 裝備生產(chan) 商,但現在聽說包括地產(chan) 公司、車企也開始跨界入行。誰都希望能從(cong) 中獲利。”鄧麗(li) 告訴記者。

  據媒體(ti) 報道稱,露營的火爆行情吸引了眾(zhong) 多入局者。除了民宿、餐飲老板,首旅、開元旅業(ye) 等旅遊巨頭也借著資源優(you) 勢開發露營地。同時,房車企業(ye) 為(wei) 了產(chan) 業(ye) 鏈的延展和閉合,紛紛進入露營地設計和運營行業(ye) ,甚至融創、萬(wan) 科等房企也開始布局這一市場。

  有數據預估,我國露營市場發展態勢迅猛,市場規模從(cong) 2015年的80億(yi) 元增長至2020年的430億(yi) 元,年均複合增速約40%,預計將於(yu) 2026年達到1500億(yi) 元。

  但要想運營好露營營地,並不輕鬆。

  “盡管行業(ye) 發展已有多年時間,但弊端仍長期存在。”鄧麗(li) 告訴記者,露營營地存在著和酒店行業(ye) 類似的“周末經濟”情況,“節假日人滿為(wei) 患,而在平常卻幾乎沒有人來,營地經常出現空置。時間長了內(nei) 心還是會(hui) 產(chan) 生焦慮,擔心周末生意如果不好的話,可能就會(hui) 虧(kui) 損慘重。”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露營是季節性活動,市場黃金期主要集中在四五月和十月、十一月春秋兩(liang) 季,其他時段因為(wei) 天氣原因少有玩家光顧。

  “要打造一個(ge) 露營地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通常單個(ge) 營地光是購買(mai) 裝備的價(jia) 格就在40萬(wan) 元上下,如果再算上動輒數萬(wan) 元的租金、工作人員開支以及水電、廁所等基礎設施的費用,單個(ge) 露營地的成本需要上百萬(wan) 元。”鄧麗(li) 說,這些成本通常隻能靠黃金期內(nei) 的收入賺取,其他時段收入基本忽略不計。

  鄧麗(li) 也曾嚐試在工作日開展稍微低成本一點的活動。她曾舉(ju) 辦過篝火晚會(hui) 、親(qin) 子活動以及露天電影等活動,但效果並不明顯。

  另一方麵,同質化嚴(yan) 重、單一盈利模式等難點也成為(wei) 露營地經營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小雀告訴記者,自己曾去過多個(ge) 露營地,發現這些場所整體(ti) 風格大致相同,並沒有特別讓自己產(chan) 生“非住在這個(ge) 地方”的念頭。“時間久了也就對露營地的選擇沒太多要求,就是看費用和距離了。”

  事實上,多位從(cong) 業(ye) 者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露營地的商業(ye) 模式還在探索階段。相對歐美和日本等較為(wei) 成熟的市場,當前國內(nei) 市場並不穩定。而露營盡管勢頭火熱,並不保證所有人都能從(cong) 中獲利。

  雖然目前經營並不輕鬆,鄧麗(li) 依然對露營市場有信心。“露營行業(ye) 仍存在難題,市場爆發以及顧客增長速度讓它未來或許能成為(wei) 一個(ge) 千億(yi) 級市場。況且隻要人對自然有所向往,那麽(me) 露營就存在繼續爆發的機會(hui) 。”鄧麗(li) 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