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旋的溫烙歌:交會時速870公裏!駕著高鐵列車破紀錄
飛旋的溫烙歌
交會(hui) 時速870公裏!駕著高鐵列車破紀錄
說真的,我從(cong) 沒想過自己會(hui) 如此幸運,能駕駛世界領先的新型複興(xing) 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與(yu) 同事一起,在新建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創造出單列時速435公裏、相對交會(hui) 時速870公裏的高鐵動車組列車明線交會(hui) 速度世界紀錄。
不要小看我們(men) 這次從(cong) 350公裏到435公裏的進步,這標誌著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CR450科技創新工程”全麵展開,為(wei) 時速350公裏安全標準示範線建設提供最重要支持和保障。
按照我國鐵路列車的命名規則,CR450代表設計時速400公裏的列車。目前,中國高鐵列車的最快運行時速為(wei) 350公裏,是世界高鐵運行速度最快的國家。日本和法國高鐵的最快運行時速為(wei) 320公裏。
兩(liang) 車交會(hui) ,時速達到870公裏,是真正的風馳電掣。而我,一個(ge) 34歲的火車司機,穩穩地坐在了駕駛室。回味著4月21日那個(ge) 載入史冊(ce) 的交會(hui) 時刻,現在仍感到激動萬(wan) 分。我發自內(nei) 心地認定:是國家給了我這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是動車組司機這個(ge) 崗位賦予了我前行的動力和青春的意義(yi) 。
剛來到鄭州機務段的時候,我是一名客運司機,主要跑鄭州至北京的線路。2020年4月,我通過層層考試選拔成為(wei) 一名動車組司機。我的心裏一直想著要努力走上行業(ye) 的金字塔塔尖,成為(wei) 業(ye) 務最精、水平最高的火車司機。
因此,段上通知選拔濟鄭高鐵聯調聯試試驗司機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報了名。
今年大年初三,培訓宣告結束,也標誌著線上試驗正式啟動。起初是逐級提速階段,從(cong) 鄭州東(dong) 站到濮陽東(dong) 站一趟一趟往返跑,並不斷提升速度,看線路有沒有什麽(me) 問題;隨後是信號試驗階段,看動車組上的車載設備是否和檢測線路上的信號相匹配,基本上一天要試驗15趟。
由於(yu) 鄭州東(dong) 站日常接發列車數量高,為(wei) 了不影響鄭州東(dong) 站載客動車組列車的正常運營,試驗工作全部挪到了夜晚進行。對線路的不熟悉、夜晚光線不足等問題,給試驗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記憶最深刻的是重聯動車組逐級提速期間,由於(yu) 夜晚行車瞭望困難、列車自動防護係統隔離,列車除了速度,沒有任何位置信息和安全控製功能,我們(men) 隻能靠自己對前方窗外進行瞭望,獲取有用信息來卡控安全。我們(men) 試驗的列車速度是350公裏,緊急製動就要6500米,如果因為(wei) 一時疏忽,導致動車組沒有及時“刹住”,停在要求的位置,後果十分危險。對此,我們(men) 根據一趟一趟跑出來的經驗,判定何時降速運行、何時撩閘,並積極克服夜晚光線弱、平原地區大霧多發等不利影響,認真尋找路線上的“固定標記”,如線路旁邊的山、水、工廠及線路彎道、公裏標,同時對時間進行精細卡控,確保不出現一點差錯。
時間過得很快,交會(hui) 試驗的日子到來了。2022年4月21日,對我來說這是個(ge) 終生難忘的日子。淩晨5點30分,我按照規定在鄭州東(dong) 動車所進行測酒等一係列出勤準備後,駕駛試驗動車組列車來到鄭州東(dong) 站。在完成一趟交會(hui) 預演任務後,我把綜合檢測車停在濟鄭高鐵新鄉(xiang) 東(dong) 站至新鄉(xiang) 南站K385+000m處,然後靜靜地等待發車命令。
12點41分,隨著試驗指揮負責人一聲“發車”命令,我駕駛動車組緩緩啟動,逐漸加速,100、200、350、430……隨著儀(yi) 表盤上速度顯示的不斷提升,模糊的車窗外飛快地閃過一樁樁電線杆的身影,我抓著操縱杆的手也不自覺地越握越緊,手心潮濕、心跳加快。
當時速達到435公裏的時候,我駕駛的列車和相向而行的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列車,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裏“擦肩而過”。交會(hui) 的瞬間,帶起的氣流讓車體(ti) 明顯擺動了一下,我的身體(ti) 也隨著輕微一晃。壓抑的歡呼聲從(cong) 我身後傳(chuan) 來,我知道,那是同車領導和同事們(men) 的聲音,因為(wei) 我們(men) 又創造了一個(ge) 新的世界紀錄!
列車停穩後,我坐在駕駛座上平複心情,這時候同車領導笑著問我“緊不緊張”。
說真的,緊張倒不是很緊張,但激動是真激動,短短的0.86秒,交會(hui) 時速870公裏!有幸為(wei) 中國高鐵事業(ye) 作出載入史冊(ce) 的貢獻,是我一輩子的驕傲!張聰奕整理
曹乾偉(wei) (鄭州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動車組司機)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