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僑村:孝道美德傳承百年 農旅融合煥發新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海南文昌僑(qiao) 村:孝道美德傳(chuan) 承百年 農(nong) 旅融合煥發新生
中新網海口5月10日電 題:海南文昌僑(qiao) 村:孝道美德傳(chuan) 承百年 農(nong) 旅融合煥發新生
記者 張茜翼
“連心路”“齊心壩”“團結渠”“同心閘”“嬸嫂井”……在海南僑(qiao) 鄉(xiang) 文昌市公坡鎮水北村委會(hui) 茂園村,這些有著特殊意義(yi) 名稱的基礎設施,是村民口口相傳(chuan) 的驕傲。近年來,茂園村將傳(chuan) 統文化、鄉(xiang) 俗美德融合一體(ti) ,協力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煥發出新生機。
茂園村全村僅(jin) 20餘(yu) 戶村民。記者近日走進茂園村,這裏樹木環抱、綠意盎然。百餘(yu) 年來,茂園村以“一家有難,全村幫忙”、“濟困扶危,人人擔當”為(wei) 祖訓,形成兄弟團結、嬸嫂和睦、互幫互助、孝老愛親(qin) 、講求信用的良好村規民風,流傳(chuan) 著許多為(wei) 村民津津樂(le) 道的孝道美德故事。
“茂園村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公坡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林雲(yun) 向記者講述道:在清朝同治年間,茂園村一位叫韓升陛的年輕人考中武舉(ju) 人。因家中母親(qin) 病重,為(wei) 伺母行孝,韓升陛選擇延期赴任。他的孝行故事傳(chuan) 遍十裏八鄉(xiang) ,人們(men) 常以此故事教導子女。
茂園村是個(ge) 僑(qiao) 村。20世紀20-30年代,茂園村人將海外奮鬥的所得回報家鄉(xiang) 。他們(men) 將建房所用的木材、地磚、水泥,一船一船地從(cong) 南洋運回。如今,茂園村民居宅院鱗次櫛比,格局各具特色。
茂園村的“孝子橋”是泰國華僑(qiao) 韓秋華1997年捐建的。當年,韓秋華之先祖母符氏,常回娘家照料患疾雙親(qin) ,因符氏不諳水性,其子堅持每天背著母親(qin) 過河,留下一段佳話,後人韓秋華觸景生情,籌建石橋一座。
近年來,從(cong) 茂園村走出去的華僑(qiao) 華人紛紛回鄉(xiang) 投資、建設鄉(xiang) 裏。他們(men) 和村民一起捐款6萬(wan) 多元,建起一座“齊心壩”,解決(jue) 村民生產(chan) 生活用水問題;一起為(wei) 水北小學教育慈善會(hui) 出資16萬(wan) 多元,為(wei) 茂園村教育基金會(hui) 捐助11萬(wan) 多元。
記者在村內(nei) 走訪發現,多戶村民民居的大門上掛著“敬老典範”“敬老之家”“孝第”等門匾。村民韓秀元是村裏的“敬老典範”。據介紹,韓秀元是家中長子,家中還有3個(ge) 弟弟,均娶妻生子。多年來,四嬸嫂之間和和睦睦、孝老愛親(qin) ,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年邁的母親(qin) ,而且對村中多位臥床不起的老人同樣照顧有周,成為(wei) 村裏的美談。
“誠”文化是茂園村另一個(ge) 特色。今年70歲的村民韓漢泉說,茂園村主要收入靠每年冬季種植辣椒和反季節瓜菜。風調雨順之年收成好,村民收入高些。但若遭遇天氣惡劣或市場價(jia) 格低迷,經濟就下降。茂園村信譽好,村民到農(nong) 村信用社貸款,每逢收獲出售辣椒後,及時歸還貸款。因此,2003年,茂園村被文昌市農(nong) 村信用合作社評為(wei) “信用村”,村民不需要任何擔保手續,就可以貸款。
韓漢泉說,茂園村有著團結互助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村裏建有微信互助群。2014年超強台風“威馬遜”襲擊茂園村,村民們(men) 在重建損毀房子後,紛紛捐出餘(yu) 下的水泥,大家出工出力,一起修建了一條長100米、寬1.5米的“連心路”。
村裏有一口古井,名為(wei) “嬸嫂井”。“這個(ge) 井講的故事是,有兩(liang) 家的嬸嫂,都一大早起來給一個(ge) 孤寡老人挑水,爭(zheng) 先照顧孤寡老人。”韓漢泉說。
“村民親(qin) 如一家。大事大家商量,小事一笑了之。”村民小組副組長潘菊仙說,“從(cong) 老一輩就樹好了榜樣,對後代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傳(chuan) 承。”
如今,茂園村成為(wei) 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試點村、海南省三椰級美麗(li) 鄉(xiang) 村、文昌市公坡鎮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基地。
當前,這個(ge) 小村莊正謀劃農(nong) 旅融合發展。林雲(yun) 說,村裏成立了種養(yang) 綜合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種植牧草和水稻、養(yang) 黃牛和文昌雞等種植養(yang) 殖業(ye) ,探索出一條產(chan) 業(ye) 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路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