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短視頻“青少年模式”仍存漏洞 業內建議開麵部識別

發布時間:2022-05-12 11:24:00來源: 廣州日報

  短視頻“青少年模式”仍存漏洞

  監管趨嚴(yan) 業(ye) 內(nei) 建議開麵部識別 短視頻平台大力開拓電商

  隨著四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簡稱《意見》),對未成年人參與(yu) 網絡直播劃了“紅線”。近年,短視頻迅猛發展,用戶規模逐年擴大,除了未成年人參與(yu) 直播打賞等問題外,青少年沉迷短視頻而引發的一係列問題,已成為(wei) 許多家長的擔憂。

  據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多家短視頻平台盡管已設置“青少年模式”功能,但大部分對於(yu) 未成年人保護上仍存不少漏洞。同時,“青少年模式”需家長主動開啟。多方專(zhuan) 家指出,防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僅(jin) 靠“青少年模式”遠不足夠。建議所有短視頻平台都須接入防沉迷實名驗證係統。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短視頻平台可仿照網遊防沉迷係統,每次登錄都需人臉識別,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假冒成年人進入平台。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文靜

  調查:“青少年模式”要家長主動設置

  近日家長黃女士發現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er) 注冊(ce) 了短視頻平台的賬號,並且被拉入多個(ge) 粉絲(si) 群組。更讓黃女士生氣的是,在這些粉絲(si) 群中,大家都在攀比誰的粉絲(si) 多、誰的等級高,並且為(wei) 了達到高等級,女兒(er) 還被一些“粉頭”勸說去做任務“拉人頭”,同時,黃女士發現,她女兒(er) 在平台注冊(ce) 過程中,無須人臉識別等就注冊(ce) 成了19歲的“成年人”。

  記者從(cong) 多家短視頻平台了解到,多家平台對“青少年模式”的設置,包括自動啟動時間鎖,每天最多使用40分鍾,關(guan) 閉直播、充值、打賞等功能,精選一批教育類、知識類等適合青少年用戶觀看的內(nei) 容。而且,晚上10點至早上6點無法使用。記者設置“青少年模式”後發現,短視頻的界麵上隻有訂閱、推薦、點讚、轉發等簡單功能,而用戶的個(ge) 人主頁隻有曾點讚過的視頻,不能發布任何作品,也不能拉任何群組。

  然而,大部分短視頻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是需要家長主動開啟,或主動在平台實名認證是未成年人,每次打開App才會(hui) 進入“青少年模式”。記者體(ti) 驗發現,在平台上,假如隻是觀看視頻、發布短視頻、購物等,則無須實名認證。什麽(me) 情況下需要實名認證?據了解,實名認證主要是用於(yu) 開直播、收益提現等。

  那麽(me) ,在家長不知情,或沒有主動設置“青少年模式”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在短視頻平台上,則存在無限時瀏覽視頻、加群組、認識網友……

  多方專(zhuan) 家指出,防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僅(jin) 靠“青少年模式”遠不足夠。建議所有短視頻平台都須接入防沉迷實名驗證係統。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yu) 短視頻平台,可以采取多種手段防未成年人沉迷,例如算法、AI技術以及人臉識別等。

  國家網信辦: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亂(luan) 象

  隨著短視頻平台的誕生、擴大,MCN機構應運而生。在短視頻平台上,聚合了大大小小的MCN機構。不僅(jin) 是不同賬號匹配不同的主播、不同的內(nei) 容,同時,網紅主播、明星等的粉絲(si) 群等,都是靠這些機構、工作室來運營。

  “粉圈”、直播打賞、短視頻、MCN機構等是近年國家重點整治的領域。2021年來,相關(guan) 部門已開啟多輪“清朗行動”。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飯圈”亂(luan) 象整治、春節網絡環境整治、用戶賬號運營亂(luan) 象整治等15項“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200萬(wan) 餘(yu) 條,處置賬號13.4億(yi) 個(ge) ,封禁主播7200餘(yu) 名,下架應用程序、小程序2160餘(yu) 款,關(guan) 閉網站3200餘(yu) 家。

  4月,國家網信辦等三部門展開為(wei) 期兩(liang) 個(ge) 月的“清朗·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luan) 象”專(zhuan) 項行動。聚焦各類網絡直播、短視頻行業(ye) 亂(luan) 象,著力破解平台信息內(nei) 容呈現不良、功能運行失範、充值打賞失度等突出問題。

  監管趨嚴(yan) 短視頻平台目光瞄準電商

  線上營銷服務、直播業(ye) 務是短視頻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據快手公布的2021財報顯示,2021年快手全年總收入達810.8億(yi) 元。按照業(ye) 務線劃分,線上營銷業(ye) 務在2021年的收入為(wei) 426.65億(yi) 元,占全年總營收的52%;直播業(ye) 務在去年全年的收入為(wei) 309.95億(yi) 元,占全年總營收的38.2%。至於(yu) 其他業(ye) 務(含電商等),去年營收為(wei) 74.21億(yi) 元,占比9.2%。

  據另一家視頻社區嗶哩嗶哩(簡稱B站)的財報披露,2021年B站總營收達193.8億(yi) 元。在主要業(ye) 務板塊中,增值業(ye) 務,包括會(hui) 員費、直播服務以及其他相關(guan) 服務,2021年營收是69.3億(yi) 元;廣告方麵的營收是45.23億(yi) 元;電商及其他的營收為(wei) 28.34億(yi) 元,占比分別為(wei) 35.8%、23.3%、14.6%。

  業(ye) 內(nei) 看來,隨著有關(guan) 部門對網絡直播嚴(yan) 管,以及“粉絲(si) ”經濟逐步見頂,短視頻平台已開始尋找其他變現模式。電商是其中之一。近年,B站、抖音、快手在電商領域動作頻頻,不僅(jin) 在平台上開啟電商頻道,去年底,抖音更上線獨立電商App“抖音盒子”。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