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走近ICU護士:“生命之門”背後的捧燈人

發布時間:2022-05-12 14: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2日電 題:走近ICU護士:“生命之門”背後的捧燈人

  中新網記者 張瑋

  一襲白衣,一頂燕帽,頊雪蓮每天都會(hui) 把自己的護士服整理得幹淨平整,因為(wei) ,這是她的熱愛和青春。

  12日是第111個(ge) 國際護士節,記者見到頊雪蓮時,她剛從(cong) 抗疫一線撤下來,結束集中隔離。利落的腳步讓人絲(si) 毫感覺不到她的疲憊。

  1984年出生的頊雪蓮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的護士長,采訪當日,記者希望這位常常“藏”在口罩後麵護佑生命的白衣天使,能在鏡頭前露出容貌。摘掉口罩的頊雪蓮叫停了采訪,要求補個(ge) 妝再繼續。

  接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采訪,記者真正走近ICU護士,發現他們(men) 是“生命之門”背後的捧燈人,而頊雪蓮隻要談到自己的醫護生涯,眼裏總會(hui) 閃著光。

  需要消毒的第一份工資

  2003年大學畢業(ye) 的頊雪蓮正巧趕上SARS。“當時一線的醫護人員比較緊缺,我又是臨(lin) 床護理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直接就火線入職了。”

  也許是太年輕,第一次接觸傳(chuan) 染病的頊雪蓮並沒感到緊張和害怕,一直忙於(yu) 穿梭在各個(ge) 病房中。

  頊雪蓮記憶最深的是,下班回隔離住所時,同行的同事們(men) 還開玩笑說,“不知道下一次能不能平安回來”。

  因為(wei) 這句玩笑話,頊雪蓮當晚躺在床上還“心懷負擔”了一小會(hui) 兒(er) ,但一覺醒來,太陽升起,又都忘記了。

  在一線工作將近1個(ge) 月,頊雪蓮從(cong) 未想過,她的工作初體(ti) 驗居然是在隔離狀態下完成的。

  “工作都有慣性了。收到第一份工資後,我們(men) 都想著是不是需要消過毒再用。”現在想起來,頊雪蓮還是會(hui) 被當時單純的自己逗樂(le) 。

  ICU的護士都是女漢子

  2007年,醫院開始組建ICU,頊雪蓮作為(wei) 科室“元老”,從(cong) 一個(ge) 板凳、一張紙開始組建團隊。

  “我們(men) 從(cong) 8名醫護人員,發展到現在的72人;從(cong) 最初的18張床位,到現在34張床位。”頊雪蓮的語氣中明顯能聽出珍惜,“它就像我們(men) 的孩子一樣。”

  在ICU裏,收治的大多是多髒器衰竭的危重型病人,這對護士的護理工作來說是個(ge) 不小的挑戰。

  “髒器管理、管路護理、皮膚護理、生活護理……”頊雪蓮說,這對ICU護士的要求特別高。

  特別能吃苦,是頊雪蓮對ICU護士的評價(jia) 。她還記得,2015年,ICU搬了“新家”,床位增加了,護理人員也增加了,但同批次的護士正好都趕上孕產(chan) 期。“70多個(ge) 護士裏有30多人在同一時段懷孕了。”

  “可大家仍然堅持工作,甚至有的護士懷孕8個(ge) 月了還在倒夜班。”頊雪蓮說,讓她最感動的是,原本需要被照顧的孕婦,在ICU裏卻是照顧病人的女漢子。

  “這也許就是傳(chuan) 承的力量,一代代護理人和重症人留給我們(men) 的信念。”頊雪蓮說,穿上護士服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該有的使命。

  6次與(yu) 新冠病毒正麵較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liang) 年多來,頊雪蓮曾6次主動請纓前往救治一線,與(yu) 新冠病毒正麵較量。

  作為(wei) 第一批內(nei) 蒙古馳援湖北醫療隊成員,2020年初,頊雪蓮帶著科室的一部分護士前往荊門市京山市,接管了當地定點醫院一個(ge) 重症病區。

  “我們(men) 當時落地湖北後,還在去醫院的路上就不停地接到當地患者打來的電話。他們(men) 一直在向我們(men) 求助。”頊雪蓮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覺,“這些電話突然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men) 這麽(me) 重要。”

  也是因為(wei) 這些感受,在湖北抗疫的53天裏,頊雪蓮和隊友們(men) 從(cong) 未覺得累。

  之後,多地陸續暴發疫情,頊雪蓮先後赴呼倫(lun) 貝爾市、滿洲裏市、額濟納旗,以及位於(yu) 呼和浩特市的內(nei) 蒙古定點醫院支援救治一線。

  每一場戰疫都會(hui) 給頊雪蓮留下不同的印象和收獲,而她對地理位置偏遠、醫療資源匱乏的邊陲小鎮額濟納旗的記憶尤為(wei) 深刻。

  “七八個(ge) 小時將84張床位的兩(liang) 層樓,改建成符合標準的隔離重症病區。”頊雪蓮告訴記者,這是一場“說幹就幹”的經曆。“我們(men) 提前完成任務,開始收治病人。”

  在頊雪蓮心中,日常護理ICU病人和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差別並不大。

  “這兩(liang) 年,我已經適應了穿著防護服工作。”頊雪蓮說,“身體(ti) 上的苦和累都能克服,但是隊員們(men) 如果技術上出現‘空窗’了,會(hui) 讓我更著急,因為(wei) 倉(cang) 裏的活兒(er) 隻能靠自己。”

  白衣燕帽就是“天使”的模樣

  頊雪蓮是個(ge) 堅強的人,卻會(hui) 因為(wei) 患者的一句“不舍”感動很久。

  “記得有個(ge) 被確診的獨居老人,平日裏習(xi) 慣自己在家煮掛麵吃。進倉(cang) 隔離後,我們(men) 幫他找了個(ge) 小鍋,隻要他想吃掛麵,護士就會(hui) 給他煮。”頊雪蓮說,老人一直不停念叨著,他這輩子都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護士隊伍已經達到501.8萬(wan) 人,比2012年增長了一倍還多。

  像一朵朵悄悄開放的扶郎花,白衣天使把陽光的秘密帶給患者,將他們(men) 的希望放大。(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