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盲盒很火,監管別“盲”

發布時間:2022-05-12 14:56:00來源: 工人日報

  記者 柳姍姍

  “幹巴愣子辣椒盲盒”“32根胡蘿卜盲盒”“土豆自由盲盒”……近期,隨著一些地方疫情暴發,出現了采用盲盒方式銷售果蔬等生活物資的現象。上海和吉林相繼發布合規警示、提示函,明確提出應當切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不得趁機利用盲盒銷售形式清理庫存積壓商品,不得以盲盒為(wei) 噱頭模糊商品信息、捆綁搭售等。

  起源於(yu) 玩偶盲盒的盲盒經濟近年來得到井噴式發展,並逐步延伸至文具、美妝、零食、旅行等多個(ge) 行業(ye) 領域。與(yu) 此同時,誇大商品價(jia) 值、虛構中獎概率、銷售臨(lin) 期商品或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過度營銷、設置不退不換霸王條款等問題隨之出現。律師表示,應盡快出台相應的指導性規則,為(wei) 盲盒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劃定合規紅線。

  中獎概率是否真實很難知道

  今年8歲的吉林長春女孩樂(le) 菲兩(liang) 年前迷上玩偶盲盒,如今,陸續拆出來的小玩偶們(men) 整整齊齊擺在她的房間裏。樂(le) 菲媽媽說,該品牌的玩偶盲盒有很多係列、很多主題,想湊一套就得不停地拆。

  在長春的各大商場裏,很多賣文具、首飾、玩具的店鋪都會(hui) 在顯眼位置放置擺滿各種盲盒的大架子。

  “這些盲盒都以隱藏款或高價(jia) 值產(chan) 品為(wei) 噱頭,營銷方式類似於(yu) 抽獎,極易刺激消費者購買(mai) 欲望。很多盲盒玩家抽到隱藏款後,還會(hui) 到二手交易平台炒賣,至少能有原價(jia) 四五倍的獲利。”曾在兩(liang) 家玩具文具店銷售過盲盒產(chan) 品的龐元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龐元最早接觸盲盒是在2019年底,當時一款盲盒機非常流行,該款盲盒宣稱有一定概率抽到品牌手機或其他高價(jia) 值產(chan) 品,每個(ge) 35元。在搶購大軍(jun) 中,龐元一口氣買(mai) 了6個(ge) ,但隻拆到一些枕套、坐墊套、水果叉等小物件,市場價(jia) 還不到10元。

  “能不能拆到手機,或者說中獎概率是否真實,消費者很難知道。”龐元說,如今,這種曾在商場風靡一時的盲盒機因為(wei) “中獎率太低”早已不見蹤影。

  龐元曾就職的玩具店一直不溫不火,在盲盒最流行的時候,店老板引進了十幾個(ge) 盲盒品牌,店裏的生意還真就有了起色。“如果沒了盲盒的包裝和隱藏款的噱頭,恐怕沒幾個(ge) 人會(hui) 買(mai) 。”龐元說。

  天貓國際曾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每年有20萬(wan) 消費者一年中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wan) 元,甚至有消費者一年要耗資百萬(wan) 元。2020年底,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成為(wei) 國內(nei) 盲盒第一股,更是掀起了盲盒風潮。

  一時間,盲盒似乎成了一種能讓產(chan) 品暢銷的“包裝”。樂(le) 菲媽媽曾給孩子買(mai) 過文具盲盒,包裝很好看,但裏麵的筆市麵上也就賣兩(liang) 三元,“套”上盲盒就能賣到五六元。今年央視3·15晚會(hui) 曝光了盲盒市場亂(luan) 象,800元的玩偶娃娃成本僅(jin) 30元。

  管理標準缺失導致亂(luan) 象頻出

  有研究機構預計,2022年以盲盒為(wei) 代表的中國潮玩經濟市場規模將達478億(yi) 元。盲盒改變了很多行業(ye) 的銷售模式,但這種新經濟形態因為(wei) 尚未形成規範的管理標準,導致魚龍混雜,亂(luan) 象頻出。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隱藏款盲盒甚至被炒到天價(jia) ,催生灰色產(chan) 業(ye) 鏈。利益驅使下,有玩偶盲盒企業(ye) 員工被曝出“監守自盜”,私自拆盒後進行二次封裝銷售。

  此外,因為(wei) 盲盒具有極強的信息不對稱性,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盲盒銷售假冒偽(wei) 劣、臨(lin) 期過期產(chan) 品,或設置不退不換霸王條款等,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盲盒“馬甲”實施詐騙犯罪。

  2021年5月,有誌願者在成都一快遞點攔截了160多個(ge) “寵物盲盒”;今年2月,消費者蔡女士的孩子在文具店購買(mai) “盲袋”,拆開後發現是過期的棒棒糖、巧克力豆等預包裝食品;近日,廣州警方調查發現3個(ge) 專(zhuan) 門利用貨到付款盲盒快遞實施詐騙的團夥(huo) ,涉案金額高達2000多萬(wan) 元……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公布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顯示,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044861件。其中,因存在商家誘導消費、售賣弄虛作假等主要問題,“盲盒”成為(wei) 投訴新熱點。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盲盒”關(guan) 鍵字,得到1.9萬(wan) 餘(yu) 條投訴結果。消費者稱遇到虛假宣傳(chuan) 、誘導消費、盲盒詐騙、有質量問題不給退換貨、熱款盲盒下單漲價(jia) 後商家單方麵取消訂單強製退款等問題。

  合規指引為(wei) 經營活動劃定紅線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規範盲盒經營及其營銷行為(wei) ,不過,盲盒並非監管盲區,同樣要受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chan) 品質量法、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的約束。” 廣東(dong) 廣和(長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王雨琦律師說。

  王雨琦解釋,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規定,除商品性質不適於(yu) 退貨的商品之外,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7日內(nei) 有權退貨。如果消費者拆開的盲盒並非心儀(yi) 款式,主張7天無理由退貨一般不會(hui) 得到法律支持,但如果是盲盒商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或者商品的宣傳(chuan) 與(yu) 實際不相符,消費者依然有權向銷售者主張民事法律責任,包括退款退貨以及賠償(chang) 損失等。如果商家提出盲盒售出一概不退不換,則屬於(yu) 霸王條款,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近日,肯德基與(yu) 泡泡瑪特推出聯名款盲盒套餐,引發搶購,有人為(wei) 了集整套玩偶,不惜花費上萬(wan) 元購買(mai) 100多套盲盒套餐。王雨琦表示,反食品浪費法第7條第2款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如果用饑餓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盲目消費,已造成食品浪費。

  王雨琦還表示,多次被曝光的寵物盲盒涉嫌違反動物防疫法和郵政法實施細則的規定;曾風靡一時的脫單盲盒(將含有個(ge) 人信息的盒子以盲盒的形式出售,以達到交友的目的——編者注)則可能違反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guan) 規定;如果商家以盲盒的名義(yi) 清貨,以次充好、以假亂(luan) 真,還會(hui) 構成欺詐。

  “想要讓盲盒這種新業(ye) 態實現更健康有序的發展,應盡快出台相應的指導性規則,明確盲盒的營銷方式、產(chan) 品範圍等。”王雨琦說。

  今年年初,上海發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要求商家明確盲盒抽取規則,強調盲盒經營者應公示商品種類、抽盒規則、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等信息,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為(wei) 盲盒經營活動劃定紅線。

  近日,天津泡泡瑪特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因在銷售過程中沒有公示獎品的獲得概率和獎品數量,被罰款5萬(wan) 元。前不久,浙江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對當地一家經營盲盒業(ye) 務的潮玩企業(ye) 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wei) 進行立案調查。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監管者嚴(yan) 格監管,經營者遵規守法,消費者理性消費,這才是盲盒的正確打開方式。

  《工人日報》(2022年05月12日 06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