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切換:護士們穿上白衣是“天使” 走出病房變“達人”
穿上白衣是“天使” 走出病房變“達人”
戰疫、臨(lin) 床、生活、愛好……看護士們(men) 如何無縫切換
護士是健康的使者,是生命的守護神,昨日,在第111個(ge) 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中共廣東(dong) 省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發出《致全省護理工作者的慰問信》,點讚全省護士。
一身素裝,白衣天使。疫情襲來,他們(men) 化身“大白”,直麵病毒毫不退縮;護理崗位上,他們(men) 用雙手迎接生命的希望,用臂膀撐起生命的堅強,照護溫暖人心;脫下工作服,他們(men) 養(yang) “多肉”、跳芭蕾、練拳習(xi) 武,拉琴畫畫,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美好豐(feng) 盈。
讓我們(men) 一起走近當代護士群體(ti) ,感謝他們(men) 拯救生命嗬護健康,感受多麵天使的麵麵俱美和妙手仁心。
廣州市婦女兒(er) 童醫療中心神經內(nei) 科護士長沈慧玲
“園藝能手”打造“花園式科室”
作為(wei) 廣州市婦兒(er) 醫療中心神經內(nei) 科的護士長,沈慧玲日常業(ye) 務非常繁忙,但在抗疫“大白”、科室工作和業(ye) 餘(yu) 生活間,她遊刃有餘(yu) 地轉換著不同的角色。
敬畏生命,是她對待工作的準則。從(cong) 去年5月份廣州的疫情開始,沈慧玲就加入了市婦兒(er) 醫療中心的核酸采樣支援隊伍,負責整支采樣隊伍的物資調度,被許多同事稱為(wei) 是采樣隊的“大管家”。每次支援外采核酸,她每天都全程參加,最早一個(ge) 到、最晚一個(ge) 走,經常是從(cong) 早上6時起床持續工作到淩晨兩(liang) 三時。去年,她參加“攻堅隊”進入荔灣區的高風險區中南街,直到解封才撤離;今年,她支援過周邊城市,市內(nei) 外采的足跡遍布了天河、白雲(yun) 、南沙、花都等區。
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她對待生活的態度。沈慧玲的興(xing) 趣愛好廣泛,旅遊攝影、吟詩作對、美食園藝……從(cong) 小受父母影響,沈慧玲一直有種花的習(xi) 慣,“從(cong) 一顆種子發芽,到小苗培育,直到開花,這是一個(ge) 充滿樂(le) 趣的過程。”沈慧玲說,在工作壓力太大的時候,自己就會(hui) 去打理花草,放鬆之後,整個(ge) 人就會(hui) 豁然開朗。她笑稱,科室在自己的打造下,也成了“花園式單位”。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症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姚抒予
“小提琴手”為(wei) 患者擦亮“心靈之窗”
眼睛被稱為(wei) “心靈之窗”,而眼科護士恰如眼病患者的“擦窗人”,而“90後”護士長姚抒予擔負這一重任已有五年。
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姚抒予是小有名氣的“多麵手”:護理技能過硬,戰疫表現出色,擅長科普演講,能導會(hui) 演,更有一手器樂(le) 和聲樂(le) 絕活。
在這“許多麵”中,她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本職。“在眼科急症科,我們(men) 應對的是眼科急症,特別是致盲的突發眼外傷(shang) 。例如運動、車禍等因素導致的突然失明,相當一部分傷(shang) 者是孩子,年輕人。” 姚抒予說,除了專(zhuan) 業(ye) 地幫助患者處理病症,在護理中施以善言安慰也是眼科護士的職責所在。此外,姚抒予致力於(yu) 眼病預防和科學治療宣傳(chuan) ,從(cong) 2020年起,她先後獲得多個(ge) 眼健康科普大賽的獎項。
醫院的各類文藝匯演現場也常出現她的身影。作為(wei) 現場總導演,她多次策劃、組織文藝匯演。擁有小提琴藝術水平5級、鋼琴藝術水平5級證書(shu) 的她,還是一名流行音樂(le) 唱將。但在這些藝術愛好裏,她最喜歡的還是器樂(le) 演奏,不管是在急症科工作,還是外出馳援核酸檢測采樣,她都盡量安排每天練習(xi) 十幾分鍾。“人生長度有限,我追求的是拓展生命的深度,高效工作,多彩生活。”姚抒予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ICU護士長劉珊珊
“芭蕾公主”用愛好給自己“一個(ge) 擁抱”
作為(wei) 一名ICU護士長,疫情期間,劉珊珊的日常工作兼顧臨(lin) 床工作、學習(xi) 、教學、科研、管理、創新,工作節奏是——晚上7點收工是“早下班”,第二天早上7點收工則算是“一早下班”。但她說,工作再忙再累,也要致工作以擁抱,讓愛好成為(wei) 自己的“避風港”。
6年前,因為(wei) 長期熬夜班,身體(ti) 向她發出了抗議,劉珊珊想要找一個(ge) 能堅持下去的運動方式來改善身體(ti) 機能。她想起了自己兒(er) 時的公主夢,希望自己能頭戴皇冠、踮起腳尖,做一回天鵝公主。於(yu) 是,毫無舞蹈基礎的她,居然開始去學跳芭蕾了!而且不經不覺地,就堅持了6年。現在劉珊珊每周會(hui) 有四五天上芭蕾課,每年會(hui) 演排練期間,每周6天、12~14節課是常態,最長的一天上了10個(ge) 小時,芭蕾已經成為(wei) 生活中固有規律的一部分。雖然身體(ti) 並沒有休息,但是心理上卻得到了很大的放鬆。
“雖然不一定能做好漂亮的舞姿,但是我可以做教室裏笑得最大聲的人。”劉珊珊眼裏,護士的工作充滿了生老病死,而舞蹈可以給她“一個(ge) 公主的擁抱”。跳舞的同學來自各行各業(ye) 各個(ge) 年齡層,大家相互學習(xi) 鼓勵分享生活,也能拓寬自己的見識麵。
喜歡漢服旅行,也是劉珊珊的另外一種“穿越”。她是一個(ge) 漢服愛好者,也喜歡唱粵劇,如今,她的《穿著漢服去旅行》已經更新到30多期了。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造口傷(shang) 口專(zhuan) 科主管護師邱良枝
“街舞達人”舞出生命活力
從(cong) 研究生階段開始接觸糖尿病足潰瘍傷(shang) 口護理工作的邱良枝,如今已在造口傷(shang) 口專(zhuan) 科的崗位上奮鬥了近六年。“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每日麵對各類型的疑難傷(shang) 口患者和造口患者,患者傷(shang) 口愈合那一刻帶給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無可替代!”邱良枝說,以乳腺癌性傷(shang) 口來說,它具有感染負荷重、滲液量大、散發惡臭氣味、易出血等特征,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巨大打擊。
作為(wei) 一名造口治療師,邱良枝除了對症處理促進傷(shang) 口好轉外,還要客串“心理輔導員”,邊換藥邊跟患者聊天,告知傷(shang) 口護理等知識,幫助患者“心靈減負”。曾有一位從(cong) 深圳定期到廣州複診的乳腺癌患者,經過她的不斷撫慰,從(cong) 最初的絕望自厭到重新綻放笑容。最後一次返院化療時,她的傷(shang) 口已經完全愈合,患者特意找到邱良枝,對她深深鞠了一躬,感謝她幫助自己“找回活下去的勇氣”。
工作之餘(yu) ,邱良枝是個(ge) 街舞愛好者。“三年前誤打誤撞迷上了街舞。跳舞時,隨著音樂(le) 的節拍律動身體(ti) ,釋放了工作上的壓力,尤其對我這種需要長期彎腰工作的人而言,腰不疼了腿不酸了,簡直一舉(ju) 多得。”她笑說,“跳舞和護理工作一樣,基本功沒練紮實就談不上技藝的精進。”邱良枝說,無論是街舞還是護理工作,自己都是需要繼續淬煉的“練習(xi) 生”,希望未來的自己在這兩(liang) 個(ge) 領域都能踔厲奮發,讓心裏的那顆向陽而生的種子“開出最美的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需醫療與(yu) 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護理師陳賽
“油畫愛好者”記錄“生死疫線”
職業(ye) 生涯已有28年的陳賽從(cong) 業(ye) 經曆豐(feng) 富,先後在胃腸外科、心髒外科、心髒ICU、耳鼻喉科、泌尿外科、腎移植專(zhuan) 護小組等崗位奮戰過。“這麽(me) 多年來,我一直為(wei) 有幸投身這一神聖的行業(ye) 而自豪,可以說青春無悔。”陳賽說,無論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生死疫線”上,她和同事們(men) 見證了許多悲歡離合,與(yu) 患者之間並不僅(jin) 僅(jin) 是“以生命相托”的關(guan) 係,更是“用溫情相待”的關(guan) 係。為(wei) 了更好地幫助患者,她考取了心理谘詢師,秉持同理心,為(wei) 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貼心護理服務。
2020年武漢戰疫期間,陳賽創作的抗疫主題油畫《整裝待發》讓她“出圈”了。這幅畫描繪了一位穿著防護服的醫務人員在進入隔離病區前,將醫院院徽描繪在另一位隊員的防護服上,記錄下醫務工作者在“生死疫線”忘我奮戰的感人瞬間。而她和中山一院麻醉科主任馮(feng) 霞教授一同創作的油畫《抗疫》,則被國際醫學界頂級期刊《麻醉學雜誌》選用。
總是謙稱自己是“油畫愛好者”的陳賽,還發揮自己所長,通過創作生動、飽含真情的文藝作品,向公眾(zhong) 傳(chuan) 遞正能量,展現當代護理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今年的護士節,我有一個(ge) 心願,希望能有更多有誌青年加入護理隊伍,一起傳(chuan) 遞南丁格爾精神。”
廣東(dong) 省第二人民醫院傳(chuan) 統醫學與(yu) 運動傷(shang) 害康複研究所護師於(yu) 超月
“臨(lin) 時媽媽”追求職業(ye) 與(yu) 生活互相成就
一家6口5個(ge) 人相繼確診新冠病毒肺炎進了隔離病房,隻剩下2歲半的孩子無人照料,還發燒了,怎麽(me) 辦?2020年初新冠疫情最嚴(yan) 峻時,於(yu) 超月是孩子的28位“臨(lin) 時媽媽”之一,在負壓隔離病房裏照護孩子10天。“他們(men) 跟我的寶寶差不多大,我非常揪心!”於(yu) 超月第一時間報名當“臨(lin) 時媽媽”,完全放棄調休,哄他吃藥打針,哄他吃飯睡覺,陪他遊戲玩耍,陪伴正處情感依賴與(yu) 高需期的孩子度過跟媽媽分離的日子。
跨越3600公裏從(cong) 遙遠的北方小鎮來到了美麗(li) 溫暖的廣州,於(yu) 超月說,自己是護士職業(ye) 的追夢人。繁忙工作之餘(yu) ,於(yu) 超月最愛的是運動健身,精練語言藝術,幫助自己調試出良好的身體(ti) 狀態。
在省二醫,隻要涉及主持、朗誦、演講,大家都會(hui) 第一時間想到於(yu) 超月。正因有這個(ge) 特長,於(yu) 超月有機會(hui) 、有能力投入到公益行動中。她帶領青年同事們(men) 聯合省婦聯、殘聯、婦女兒(er) 童基金會(hui) 及獅子會(hui) 等舉(ju) 辦了“鳳凰重生,大愛廣東(dong) ”活動,救助了一批又一批大麵積燒燙傷(shang) 困境兒(er) 童。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監護室護士長鄺兆漢
“十項全能”選手永遠全力以赴
從(cong) 2020年春節至今,鄺兆漢一直在醫院發熱門診、市八醫院隔離病區ICU,以及各區核酸采樣點輪轉,根本就沒有停歇過。即便有非常豐(feng) 富的抗疫經驗,他仍把每一次出動都當作第一次,全力以赴,“做到零感染永遠是第一要事,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作為(wei) 兩(liang) 個(ge) 孩子的爸爸,他極度細致的工作讓病人十分受益。61歲的馮(feng) 先生(化名)是一名新冠肺炎合並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經常感覺呼吸困難,並發症難以控製,患者的精神狀態也不好,抑鬱焦慮。鄺兆漢針對性地製定了非常細致的護理方案,指導他進行鍛煉,經常跟他聊天談心。很快,馮(feng) 先生就平靜下來,積極配合治療,順利出院。
生活上,鄺兆漢還是個(ge) “十項全能”運動健將。身高1.8米的他高大帥氣,精通各種球類,曾代表廣州市衛健委參加氣排球比賽,是醫院運動會(hui) 上跳高、鉛球、4×100米的常勝冠軍(jun) 。
在孩子眼中,鄺兆漢是個(ge) “超人”——工作、學習(xi) 、接送孩子上學、輔導功課、收拾房間、打“怪獸(shou) ”(新冠病毒)、買(mai) 菜做飯……樣樣都能安排妥當。有一次,他連續接收了3台手術,完成一個(ge) 血液透析處理交班後,到傍晚6點半才匆匆趕去幼兒(er) 園接兒(er) 子。雖然又是最後一個(ge) 離開幼兒(er) 園的,但兒(er) 子看到爸爸卻十分開心,“爸爸去打怪獸(shou) 了,爸爸是英雄!”
廣東(dong) 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er) 外科護士長張穎
“烘焙達人”護佑新生萌娃
2007年畢業(ye) 至今,張穎一直在廣東(dong) 省婦幼保健院工作。在同事們(men) 眼中,張穎是屬“牛”的,“拓荒牛”的“牛”。2013年7月,張穎開始著手組建新生兒(er) 外科護理單元。對於(yu) 剛當護士長2年多的張穎來說,這是個(ge) 不小的挑戰。從(cong) 0到1,張穎組建科室護理團隊,並帶領團隊完成新生兒(er) 外科各項流程和指引等150多項,積極探索開展護理新項目。“我很喜歡去鑽研。”工作中的張穎還是發明小能手,獲得實用新型專(zhuan) 利5項,這隻是她發明創造中的一部分。每當在臨(lin) 床中發現問題,張穎都會(hui) 問自己能不能通過一些改變去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久而久之,很多“小發明”就在工作中自然產(chan) 生了。
時刻準備著,帶隊或作為(wei) 組長隨時出發支援核酸檢測,這是張穎疫情期間的工作常態。加上負責醫院越秀院區和番禺院區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可以說,抗疫已成為(wei) 張穎如今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抗疫工作最忙的時候,張穎曾連著近50天沒有休息。
張穎愛鑽研的勁頭還延伸到了生活中,她尤其喜歡烘焙,各式各樣的甜品糕點,隻要給她看上一遍製作方法,基本都能一次成功。“入門了之後,你會(hui) 發現有很多東(dong) 西是可以舉(ju) 一反三的。”張穎笑言,她喜歡烘焙,但其實自己吃得少,大多是分享給同事、朋友了。對她來說,下班後的烘焙時光是極為(wei) 有效的調節放鬆方式。
廣東(dong) 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庾浩堅
“武藝高手”“仗劍”走杏林
畢業(ye) 於(yu) 廣州市八十一中學的庾浩堅是一名地道的“廣州仔”,家裏幾代“赤腳中醫”的他,2015年護理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進入省中醫工作如今已七個(ge) 年頭。疫情發生之始,庾浩堅第一時間報名支援發熱門診,並“火線”入黨(dang) 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dang) 員。馳援武漢的召喚下發時,倒夜班的他遺憾錯過了報名時間,這一次終於(yu) 順利應召報名加入了援港隊伍,跟隨德叔和十幾名去過武漢抗疫的戰友一起戰鬥。
他還是一名擁有6年八段錦教學經驗的指導老師、教練。喜愛傳(chuan) 統中醫養(yang) 生的街坊經常會(hui) 在省中醫院大德路門診廣場看到八段錦的演示視頻,那位白衣飄飄的帥氣演示者就是庾浩堅。他是國家體(ti) 育總局所拍攝的八段錦標準視頻演示者,也是德叔主編的一套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康複教材《傳(chuan) 統養(yang) 生康複操》的編輯之一和“封麵人物”。
庾浩堅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多次參加義(yi) 診、演示,帶領街坊和患者練習(xi) 八段錦、太極等中醫養(yang) 生操來促進心髒康複,身體(ti) 力行地推廣運動康複理念。能做到這一點,得益於(yu) 他從(cong) 小學習(xi) 武術強身健體(ti) 。在學校的時候,他就是武術隊隊長,還在省級武術錦標賽的舞台上獲得過劍術、棍術、長拳、套路等獎項,一身貨真價(jia) 實的“武藝”絕對不是“花架子”。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盧慕榮
“長跑健將”拚盡全力與(yu) 死神賽跑
危重病人的臨(lin) 床護理是一項嚴(yan) 峻的挑戰,畢業(ye) 至今,盧慕榮已在重症醫學護理領域默默耕耘20餘(yu) 年。
“隻要還有在院患者,堅決(jue) 不撤!”2020年疫情肆虐,廣醫二院抗“非典”老將盧慕榮主動請纓馳援,成為(wei)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雙護士長之一。在那段馳援的日子裏,她帶領荊粵80多人的護理團隊,順利完成ICU和重症隔離病區的救治重任,堅守到最後一位患者出院。這兩(liang) 年,數不清多少次帶隊支援核酸采集,盧慕榮一直在抗疫一線堅守。
在ICU“戰場”與(yu) 死神賽跑、爭(zheng) 分奪秒挽救患者生命的盧慕榮,生活中是一位長跑健將。清晨,她都會(hui) 在家附近的曉港公園晨跑一圈,再回醫院開始一天的工作。得益於(yu) 這個(ge) 良好的晨跑習(xi) 慣,多年來她保持著讓人羨慕的身材,在工作中更是精力充沛、滿腔熱情。
“盧護士長早!你也來晨跑啊!”前不久的一天清晨,晨跑時她遇到了之前搶救過的患者馮(feng) 先生(化名)。當時,馮(feng) 先生患上爆發性心肌炎,情況危急,盧慕榮和醫護團隊拚盡全力,為(wei) 他上了ECMO救治,另馮(feng) 先生得以順利康複。他如今能跑10公裏,身體(ti) 狀態很不錯。看到馮(feng) 先生重燃起對生命的希望與(yu) 熱愛,盧慕榮腳下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監護室護士黃靜
“擼鐵達人”心肺複蘇疾拳如風
黃靜說選擇當一名護士,是從(cong) 小學時期就有的想法。她七八歲的時候曾因車禍住過一次院,父親(qin) 也因身體(ti) 不好住過十幾天院,那些日子裏護士小姐姐的細心照顧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自己當護士後,在武漢雷神山抗疫的那些日子裏,她全身心地投入、護理好每一位患者,陪他們(men) 聊天說話,給他們(men) 帶去心靈的安慰。後來患者隔著層層防護,都能認出她的眼睛。
對於(yu) 黃靜來說,當護士是她從(cong) 小的夢想,夢想照進現實是一件最美好的事;而對生活保持熱愛,則會(hui) 讓她更遊刃有餘(yu) 地應對工作。“急診的工作不輕鬆,搶救是經常發生的,要有充沛的精力。我覺得早上起來做個(ge) 運動,一天都會(hui) 很精神,能夠應付高強度的工作。”提到堅持健身和到拳館學習(xi) 拳擊的愛好,黃靜這樣說。不熟悉她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這個(ge) 文靜得有點“高冷”的女孩,護士服之下竟有一身“肌肉”。
黃靜說,自己今年有個(ge) 小目標,要努力學習(xi) ,爭(zheng) 取考過護理專(zhuan) 業(ye) 的中級職稱,提高技能,幫助更多的人,“如果有時間,想學更多的東(dong) 西來豐(feng) 富自己的生活。”
留言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祝願護士們(men) 節日快樂(le)
“祝願護士們(men) 節日快樂(le) 。我從(cong) 事臨(lin) 床醫療工作60多年了,始終堅信醫療離不開護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說法是千真萬(wan) 確的。護士也是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哪怕是植物人,在護士充滿愛的喚醒下也會(hui) 眼角流下淚來,我真的無比欣慰。讓護士們(men) 用最精湛的技術、最無私的奉獻跑贏死神。”
——成守珍 廣東(dong) 護理學會(hui) 理事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第48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
“1988年開始從(cong) 事護理工作,原來已經走過33個(ge) 春秋。我堅信護理是人類最偉(wei) 大的職業(ye) ,是愛,是善良,是正義(yi) 的化身。”
——宋慧娟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護理部主任、全省乃至全國專(zhuan) 科護理起步、發展的見證者、親(qin) 曆者
“我看到了兩(liang) 地像一個(ge) 團隊一樣精誠合作,看到了香港市民的溫暖與(yu) 友善,更看到了祖國的強大。當香港逐漸恢複勃勃生機,全體(ti) 隊員倍受鼓舞,深感所有的汗水與(yu) 付出都是值得的!”
——魏琳 廣東(dong) 省中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中醫護士、援港護士代表
“將所有的‘心’,包括愛心、熱心、耐心、細心、 關(guan) 心和責任心投入到護理事業(ye) 中,隻要肯付出,患者信任,同事喜歡,男護士一樣也可以被認可!”
——李傑 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心外重症監護二科B區護士長、2021年廣東(dong) 優(you) 秀護士,男護士代表
“沒有一場災難不可逾越,用實際行動,用科學精神,用嚴(yan) 謹態度,用人文關(guan) 懷,肩負起時代賦予白衣天使的使命擔當,實踐南丁格爾精神。”
——佟亞(ya) 娟 廣東(dong) 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護士長、第六屆廣東(dong) 好醫生好護士榮譽獲得者
“軍(jun) 民共協作,防控穩如鐵。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人民解放軍(jun) 的身影,守護生命是軍(jun) 隊護士的職責與(yu) 使命。”
——黎蔚華 南部戰區總醫院護理部主任
數說廣東(dong) 護士
護理隊伍
截至2021年,全省護士數量達40.2萬(wan) 人
自2012年以來全省注冊(ce) 護士年均增長率達8.1%
每千人口中
注冊(ce) 護士數達3.17
醫護比達到1:1.25
床護比為(wei) 1:0.68
本科以上學曆護士占比26.8%
護理水平
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現了優(you) 質護理服務100%全覆蓋
各種新舉(ju) 措新做法貼近患者,貼近臨(lin) 床,患者滿意度大幅提升
專(zhuan) 科護理發展迅速,僅(jin) 2021年就培養(yang) 超過4000名專(zhuan) 科護士
多項護理科研成果榮獲中華護理學會(hui) 科技獎
全省護理質量控製管理七項同質化、規範化。
抗疫主力
一線抗疫的80%是護士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40萬(wan) 護士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1628名護士英勇奔赴湖北抗擊疫情一線,醫療隊長七成是護士
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一線抗疫的80%是護士
專(zhuan) 題策劃統籌/黎蘅、何雪華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何雪華、任珊珊、周潔瑩、翁淑賢、張青梅、吳婉虹、伍仞、王婧、林霞虹
通訊員粵衛信、許詠怡、朱一藝、魏星、蔡嘉鴻、王雯玉、朱健、遊華玲、查冠琳、李雯、林惠芳、林偉(wei) 吟、彭福祥、邰夢雲(yun) 、廣醫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