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發展特色養殖 致富有“鹿”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秦皇島發展特色養(yang) 殖 致富有“鹿”
【解說】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駐操營鎮板廠峪村發展以梅花鹿為(wei) 主的特色養(yang) 殖,並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開發出鹿肉水餃、鮮鹿茸等係列產(chan) 品,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致富有“鹿”。
近日,走進駐操營鎮板廠峪村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耳邊不時傳(chuan) 來呦呦鹿鳴,53歲的謝為(wei) 福正在給梅花鹿喂桲欏葉。謝為(wei) 福告訴記者,一年前他還在村裏放羊,不光辛苦還賺不到什麽(me) 錢。現如今,在生態園打工,不僅(jin) 輕鬆不少,每個(ge) 月還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
【同期】秦皇島鹿兒(er) 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工作人員 謝為(wei) 福:也不累的慌,工資也還算挺可觀的,工資給的也不低,管吃管住,我覺得是相當不錯了。
【解說】謝為(wei) 福所在的梅花鹿生態文化園,是當地人施敬民一手打造的。2004年,施敬民調查發現板廠峪村環境幽靜,水質優(you) 良,還有漫山遍野的桲欏葉資源,非常適合梅花鹿養(yang) 殖,於(yu) 是他便在這裏投資建場。施敬民回憶說,起初養(yang) 殖之路並不順利。
【同期】秦皇島鹿兒(er) 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當時)一起就上了160隻小鹿,那時候鹿的行情是七千和(到)八千塊錢一隻,然後養(yang) 了一年半,就死了76隻。
【解說】隨後幾年,施敬民又遇上了養(yang) 殖梅花鹿的“寒冬”,七八千元進的鹿,到出欄時隻能賣到1200元左右,加上飼養(yang) 費,一頭鹿賠了近1萬(wan) 元,在家人的支持下,施敬民沒有放棄。一直到2012年,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多次到外地考察調研,轉變了單一養(yang) 殖的銷售模式,成立了公司,打造自己的品牌,確定了鹿產(chan) 品深加工發展路線。
【同期】秦皇島鹿兒(er) 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現在)做深加工客戶群就多了,對這個(ge) 產(chan) 品認知的也廣了,咱們(men) 家鹿兒(er) 堡的知名度也就大了,收入照以前翻了幾倍。
【解說】施敬民介紹,近年來,梅花鹿市場迎來了“回暖期”,他抓住發展時機,打造了梅花鹿生態文化園和觀光園,每年吸引上萬(wan) 人次的遊客。文化園在用人高峰時帶動當地100餘(yu) 名村民就業(ye) ,每名村民每年平均直接增收0.9萬(wan) 元。不僅(jin) 如此,施敬民還以高於(yu) 市場價(jia) 的價(jia) 格每年向周邊村子收購玉米,作為(wei) 梅花鹿的飼料。
【同期】 秦皇島鹿兒(er) 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下一步,我們(men) 準備把這個(ge) 梅花鹿(養(yang) 殖經驗),在咱們(men) 海港區駐操營鎮傳(chuan) 授到各家各戶,讓他們(men) 都做起養(yang) 鹿致富之路。
諶詩雨 趙春龍秦皇島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