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老齡化遇見數字化——如何讓我們的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發布時間:2022-05-17 14:42: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李放)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hui) 日,今年的主題是“麵向老年人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數字技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7億(yi) ,占全國人口的18.9%。如何讓老年人和障礙人群便捷、順暢地使用以互聯網應用為(wei) 核心的新一代智能技術,不僅(jin) 關(guan) 係到千家萬(wan) 戶,更是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必答題。

  “‘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是要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hui) 不讓老年群體(ti) 和殘障人士掉隊的一項環境建設工作。”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說。

  2021年9月26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聯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e) 共同開展“敬老助殘,用心服務”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深入社區開展助老助殘小課堂,與(yu) 社區老齡居民互動溝通,為(wei) 他們(men) 答疑解惑。

  2021年,北京市推動首批與(yu) 老年人和障礙人群工作、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51家網站和26款APP開展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工作,著力解決(jue) 老年人和障礙人群在使用互聯網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和障礙人群需求的信息化社會(hui) 建設。

  “你看,現在的這些應用軟件都有‘長輩模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蘇女士今年63歲,網上追劇、買(mai) 菜已經成為(wei) 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這種‘長輩模式’不僅(jin) 字體(ti) 大,看得清楚,還沒有廣告,用起來很簡單。”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彭先生說,“以前父母出門前,我都要幫他們(men) 提前約好出租車,有時候在家看電視都要我提前幫他們(men) 調好。”如今家裏的老人在網上購物、看視頻已經完全不需要別人幫忙了。“有時候我在網上購物,他們(men) 還會(hui) 教我怎麽(me) 買(mai) 更便宜。”

  “您好,請掃碼。”“我這手機掃不了,你看政府給我發的這張卡,你能不能掃我?”“沒問題,顯示您是綠碼,請進。”在與(yu) 防疫人員簡短交談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裏斯達斡爾族區的88歲居民邱玉山順利進入超市購物。

  近日,“反向掃碼”這個(ge) 不算複雜的政策創新引發全網點讚,不少網友稱,這樣暖心的“逆向思維”更能體(ti) 現一個(ge) 國家社會(hui) 文明的進步。

  不僅(jin) 如此,越來越多針對老年人的暖心智能服務出現在我們(men) 身邊。今年1月,北京移動推出了10086視頻客服功能,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為(wei) 老年人‘麵對麵’‘手把手’提供服務;北京聯通推出銀齡卡、孝心卡讓老年人與(yu) 數字生活接軌,遠在異鄉(xiang) 的兒(er) 女,通過“異地同享”“聯通看家”等可以隨時關(guan) 注老人;北京電信為(wei) 老年人開設助老“微課堂”,教老年人學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應用,同時聯手國家統計局老年大學進行反詐知識科普,讓老年人守護好自身“錢袋子”……

  技術上的升級幫助老年人擁抱數字時代,能用、會(hui) 用、敢用、想用智能產(chan) 品。與(yu) 此同時,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逆向思維”探索和暖心智能服務更加契合了老年人的生活習(xi) 慣,讓老年人真切感受到了數字生活的新圖景。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