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開門迎客

發布時間:2022-05-19 11: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5月18日,作為(wei) 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要內(nei) 容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在古都洛陽正式開門迎客。

  【解說】此次開館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總體(ti) 設計以體(ti) 現“運河源、隋唐韻、河洛技”為(wei) 出發點,展示大運河遺產(chan) 的文化內(nei) 涵。展廳共有三層,展出了從(cong) 眾(zhong) 多大運河相關(guan) 文物中精選的近400件(套)文物精品,包括汴河文化層、隋代石獅子、唐三彩天王俑、唐鹽鐵使印、唐代倉(cang) 窖遺存、回洛倉(cang) “大業(ye) 元年”磚,洛陽運河一號、二號古沉船等。

  【解說】據了解,該館一、二層的“國運泱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為(wei) 常設展,共分為(wei) “天工國運一統中華”“千年運河萬(wan) 物通濟”“隋唐盛世國運繁華”“古今輝映源遠流長”等四大部分,以創新和古老傳(chuan) 承的方式展示了大運河的前世今生。三層通過精心設計及多媒體(ti) 手段,講述了隋唐年代一粒米從(cong) 征收、運輸到達“國家糧倉(cang) ”的運河漕運之旅。

  【同期】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曹琥

  我們(men) 整體(ti) 布展主要體(ti) 現隋唐的曆史特點和大運河的文化符號,根據展覽的陳設場景,提供布展相應的文物。比如,我們(men) 水上生活的場景內(nei) ,主要以運河一號出土的船上的相關(guan) 鐵器文物為(wei) 主。

  【解說】洛陽作為(wei)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和樞紐城市,至今還保存著通濟渠(洛陽段)、含嘉倉(cang) 、回洛倉(cang) 、隋唐洛陽城等大量珍貴的運河遺產(chan) 。2014年,含嘉倉(cang) 160號倉(cang) 窖遺址和回洛倉(cang) 遺址作為(wei) 中國大運河的典型遺產(chan)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此次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的建成開放為(wei) 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展示提供了一個(ge) 重要平台。

  【同期】洛陽市文物局局長 餘(yu) 傑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建成開放,標誌著我們(men) 洛陽市在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展示上取得階段性成果。我想,這不是終點,是一個(ge) 新的起點。下一步我們(men) 要圍繞以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為(wei) 平台,進一步加強隋唐大運河曆史文化研究,把隋唐大運河文物博物館建成一個(ge) 向全中國、全世界展示大運河輝煌曆史的一個(ge) 精神殿堂,為(wei) “東(dong) 方博物館之都”建設貢獻力量。

  李超慶 範治乾 楊笛 河南報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