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疫情期間騙子猖獗 上海警方精準“隔離”涉疫類詐騙

發布時間:2022-05-19 14:17:00來源: 法治日報

  疫情期間騙子猖獗 虛假購物類詐騙案多發

  上海警方精準“隔離”涉疫類詐騙

  本報記者   餘(yu) 東(dong) 明

  □ 本報見習(xi) 記者 張海燕

  “您好,張先生,我是××金融服務平台客服,我們(men) 服務業(ye) 務就要下架了,請您盡快注銷賬戶。”今年4月,家住上海的程序員張先生接到了一通自稱某知名金融服務平台的客服電話。最終,在對方的誘騙下,張先生賬戶裏的125萬(wan) 元存款被轉走。

  這是上海市反詐中心近期公布的一起典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例。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從(cong) 上海市反詐中心獲悉,疫情期間,虛假購物類、冒充電商客服類、刷單返利類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多發,“假冒金融客服”“領取工資補貼”“遊戲賬號裝備”等成為(wei) 不法分子伺機作案的新套路。

  針對疫情期間電信網絡詐騙新趨勢,上海市反詐中心從(cong) 攔截、預警、勸阻等多個(ge) 維度綜合施策,做到見招拆招、以快製快、精準反詐,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涉案金額實現同比“雙降”,有力維護了市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

  精準防範阻隔詐騙

  在上海市反詐中心動態預警數據模型中,記者注意到,很多關(guan) 鍵詞已被列為(wei) 高頻涉詐詞,係統一旦識別,便會(hui) 及時向市民群眾(zhong) 發送提醒短信預警。

  據反詐中心民警介紹,疫情期間,市民群眾(zhong) 減少流動,但各類網絡詐騙案件數量卻未明顯減少,其中“遊戲賬號充值、裝備交易”類案件持續多發。特別是5月份以來,上海市反詐中心先後接報了數十起以領取“居家、隔離補貼”為(wei) 由的“木馬釣魚”類案件。

  在遊戲賬號充值類詐騙中,不法分子打著“高價(jia) 收購、低價(jia) 充值、免費領取”等幌子,吸引網遊愛好者上鉤入套。結果可想而知,有的私下交易損失了遊戲賬號裝備,有的掃描點擊虛假二維碼、網址鏈接被騙走了多年銀行積蓄,有的更是落入連環套被忽悠支付了高額的“保證金”“解凍金”。

  在以領取“居家隔離補貼”為(wei) 由的“木馬釣魚”類案件中,警方經研判發現,係不法分子通過入侵部分企業(ye) 公司郵件係統,冒充公司財務或行政等部門向員工群發郵件,謊稱“可申領工作補貼”,誘導受害人掃碼登錄“釣魚網站”,在獲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後,實施盜刷行為(wei) 。

  對此,上海市反詐中心結合每日滾動警情,重點針對高頻涉詐關(guan) 鍵詞,動態搭建預警數據模型開展前端過濾,盡最大努力將詐騙“觸手”隔離於(yu) 市域之外,日均預警發現各類潛在受害人12.5萬(wan) 人次,同步發送提醒短信預警。針對高危潛在受害人,反詐中心有效結合智能語音和人工電話手段開展勸阻,日均撥打勸阻電話超3.5萬(wan) 通,單日高峰值更是一度達到5.5萬(wan) 通。

  快偵(zhen) 快處全力挽損

  在微信群裏發布“代購生活物資”,等拿到代購款便解散群聊玩“失聯”。5月初,上海市反詐中心牽頭普陀分局便對這樣一起以代購生活物資為(wei) 由實施詐騙的案件開展研判,先後串並本市長寧、寶山地區3起案件,並迅速鎖定活動於(yu) 浙江省某市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滬浙兩(liang) 地警方聯手下,王某被成功抓獲,目前返贓退款及案件偵(zhen) 辦等工作在進一步開展中。

  據了解,針對全市涉疫類詐騙警情,上海公安機關(guan) 始終堅持“快速反應、快速研判、快速查處”,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堅決(jue) 遏製此類違法犯罪活動滋生蔓延。尤其對於(yu) 以“社區團購、代購跑腿”等名義(yi) 實施詐騙警情,市公安局刑偵(zhen) 總隊牽頭組建打擊工作專(zhuan) 班,主動幹預、集中研判、重點攻堅,指導全市公安機關(guan) 及時打擊處理一批涉案嫌疑人,並將被騙錢款返還受害人。

  與(yu) 此同時,上海市反詐中心持續優(you) 化“接報快處”機製,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挽回受害人損失。不久前,反詐中心接到一起冒充熟人詐騙案件,接報後,中心立即會(hui) 同屬地徐匯警方兩(liang) 級聯動、逐級查詢,先後用時70分鍾,累計關(guan) 聯查詢19個(ge) 銀行賬戶,成功緊急止付95.4萬(wan) 元,為(wei) 受害人挽回了近百萬(wan) 元被騙資金。

  數據顯示,反詐中心接到被騙群眾(zhong) 報案後,堅持第一時間對涉詐銀行賬戶資金進行緊急止付,想方設法實現被騙資金“攔截更早、損失更小”,3月以來累計止付查凍資金3500餘(yu) 萬(wan) 元。

  加強宣傳(chuan) 源頭治理

  近日,家住上海市金山區的陳先生收到一封名為(wei) “疫情補貼申報”的郵件,郵件內(nei) 含一個(ge) 二維碼,提示掃碼自助辦理。聯想到上午做核酸檢測時社區民警的反詐宣傳(chuan) ,張先生意識到這是詐騙,就及時向社區民警報告相關(guan) 情況。

  “千萬(wan) 不要掃碼,這是典型的涉疫詐騙!”屬地楓涇派出所民警沈辛鬆了解到情況後,立即上門對張先生開展全方位的防範宣傳(chuan) ,並通過警民微信群提醒轄區居民提高警惕。

  疫情期間像這樣的反詐宣傳(chuan) ,上海警方絲(si) 毫不曾懈怠。針對疫情期間多發的詐騙類型,上海市公安局會(hui) 同市通信管理局,已部署3家運營商向全市手機用戶發送反詐公益宣傳(chuan) 短信4000餘(yu) 萬(wan) 條。

  在社區,民警以核酸檢測點為(wei) 陣地,在維護秩序的同時,會(hui) 同居村委工作人員、防疫誌願者通過發放傳(chuan) 單、張貼海報等形式向群眾(zhong) 普及反詐知識,引導20餘(yu) 萬(wan) 市民群眾(zhong) 積極注冊(ce) 國家反詐中心App。

  在方艙醫院,民警利用執勤間歇,通過小課堂講解、麵對麵交流等多種形式,強化以案說法,普及防騙知識,切實增強艙內(nei) 市民群眾(zhong) 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此外,警方還將警用無人機應用到反詐宣傳(chuan) 中,在降低疫情防控風險的同時,利用無人機輕便靈活、傳(chuan) 播範圍廣等特點,織密起一張全覆蓋式、立體(ti) 式的反詐安全網。

  而對於(yu) 那些被詐騙的企業(ye) 單位,上海市反詐中心還及時發送《反詐提示函》,敦促涉事企業(ye) 公司切實履行反詐主體(ti) 責任,及時反查郵件係統安全漏洞,排查整改工作郵箱,特別是財務、行政等重點部門郵箱密碼存在弱口令等隱患問題,從(cong) 源頭上做好防範措施。

  隨著“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chuan) 月的正式啟動,上海警方還將進一步加強宣傳(chuan) 教育,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hui) 反詐濃厚氛圍和強大聲勢,堅決(jue) 遏製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有力維護市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和合法權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